第78章 张老三的新生(下)
张老三的日子,却过得愈发有滋有味。地里的玉米和土豆,长势喜人,眼看着就要迎来一个天大的丰收。家里的婆娘,在纺织司领的工钱,已经足够他们添置不少新物件。儿子狗子,更是成了他的骄傲,不仅《千字文》快背完了,还开始学起了简单的算术。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这天夜里,狗子突然发起烧来。
小家伙的脸蛋烧得通红,浑身滚烫,嘴里说着胡话,上吐下泻,把张老三和婆娘吓得魂飞魄散。
“孩儿他爹!这这可怎么办啊!”张老三的婆娘,抱着虚弱的狗子,哭得六神无主。
张老三的心,也瞬间揪紧了。
在他们老家,村里的孩子,最怕的就是夏天闹肚子发烧。这病来得急,去得也快,往往前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人就没了。村里人都说,这是被不干净的东西“魇”住了,只能听天由命。
他好几个邻居家的孩子,都是这么没的。
一时间,那种在逃荒路上,眼睁睁看着生命流逝的无力感和恐惧,再次将他笼罩。
“别别慌!”张老三咬着牙,强迫自己冷静下来。.1-8?6,t¢x,t′.\c?o¨m.他猛地想起了一件事。
“找找赤脚医生!对!找村里的李大夫!”
他象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连鞋都来不及穿好,疯了一般就冲出了家门,向着村东头那间挂着“保安堂”木牌的小屋跑去。
村里的赤脚医生,是个姓李的年轻人,据说是张神医的关门弟子。平日里,他除了教大家伙儿怎么消毒防疫,就是背着个药箱,在田间地头,为那些不小心磕了碰了的村民,免费处理伤口。
他人很和气,但村民们对他那套“喝开水、勤洗手”的理论,大多还是将信将疑。生病这种事,大家还是更相信烧香拜佛。
“李大夫!李大夫!救命啊!”张老三一边跑,一边声嘶力竭地喊着。
很快,那间小屋的灯就亮了。年轻的李大夫披着衣服,提着药箱就冲了出来。
“别急!慢慢说,怎么了?”
“我我儿子狗子!发烧了!上吐下泻!”
李大夫闻言,脸色一变,二话不说,跟着张老三就往他家里跑。
一进屋,看到躺在炕上,已经有些神志不清的狗子,李大夫的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他没有象村里的老郎中那样烧龟甲、算八字,而是立刻开始进行一系列张老三完全看不懂的检查。¨搜%搜\°小???说+?#网? £ˉ?无^错#内u容>
他先是摸了摸狗子的额头,又翻开他的眼皮看了看,接着,又拿出一根光滑的小木片,压住狗子的舌头,仔细地观察他的喉咙。
“今天都吃了些什么?”李大夫沉声问道。
“就就吃了些食堂的饭菜,还有下午天热,他嘴馋,喝了喝了院子水缸里的一瓢生水。”张老三的婆娘,带着哭腔回答。
“生水!”李大夫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
他立刻从药箱里,取出了一个奇怪的玻璃瓶和一些粉末。他先是用一种带着刺鼻气味的液体(酒精),仔细地清洗了自己的双手,然后小心翼翼地,从狗子的呕吐物中,取了一点样本,放入了玻璃瓶中。
“是痢疾!”他做出了判断,“还好,发现得早。”
他迅速地从药箱里,取出几包早已配好的药粉,交给张老三的婆娘。
“去,用开水冲服!另外,用这个‘补液盐’,兑上一大碗温开水,让他小口小口地喝下去,千万不能断!这是救命的东西!”
他又从怀里,掏出了一小瓶透明的液体。
“这是大人亲自分发下来的‘消毒药水’。你们立刻,把孩子用过的所有东西,都用开水煮一遍!再用这药水,把家里彻彻底底地擦拭一遍!尤其是那口水缸!”
他的语气,不容置疑,带着一种强大的自信。
张老三夫妇俩,虽然听得云里雾里,但看着李大夫那镇定的神情,他们那颗慌乱的心,也莫名地安定了下来。他们立刻手忙脚乱地,按照李大夫的吩咐,开始忙活起来。
李大夫没有离开,他亲自守在炕边,不断地用浸了烈酒的布巾,为狗子擦拭着身体,进行物理降温。
一夜,就在这紧张而又有序的忙碌中,过去了。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屋子里时,奇迹,发生了。
狗子的烧,竟然退了!
他虽然还很虚弱,但已经能睁开眼睛,小声地喊“爹”和“娘”了。
张老三的婆娘,抱着失而复得的儿子,喜极而泣。
而张老三,一个铁打的汉子,则“噗通”一声,跪在了那位忙碌了一夜,熬得双眼通红的年轻大夫面前,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
“李大夫您您就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是我们狗子的再生父母啊!”
这件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村民们第一次,亲眼见证了“科学”的力量。
他们终于明白,李大人让他们喝开水、勤洗手、搞卫生,不是在多管闲事,而是在救他们的命!
他们也终于明白,那位平日里看起来不起眼的赤脚医生,手里掌握的,是能和阎王爷抢人的神仙本事!
从那天起,“保安堂”的门坎,快要被踏破了。
村民们不再相信鬼神之说,有个头疼脑热,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去找村里的李大夫。
而张老三,更是成了“卫生防疫”最坚定的拥护者。他不仅把自家院子,打扫得一尘不染,还自发地组织起了村里的巡逻队,每天检查各家各户的卫生情况。
他逢人便说:“李大人给咱们分田地、分房子,是让咱们活下去。这保安堂的李大夫,是教咱们怎么好好地活着!这两样,都是天大的恩情,咱们得知足,得知好歹!”
朴实的话语,却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一种名为“文明”和“科学”的种子,就在这潜移默化之中,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悄然生根、发芽。
而这一切的缔造者李睿,在听完这件事的汇报后,只是欣慰地笑了笑。
他知道,自己正在做的,是一件比锻造一千柄麒麟刀,一万门赤龙炮,都更有意义的事情。
因为,他正在改变的,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