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没事献殷勤,肯定没憋好屁

有几个人小心翼翼的看了陈建国一眼,之后便没再没吱声了。¨狐/恋!蚊¢穴¨ ·耕_歆`最~哙~

陈建国当没听见一样,继续干活,反正他和梁静秋那点儿破事是过不去了,无所谓了,用不了多久,这些传闻就会变味儿,甚至消失。

很快,中午到了。

程婶听说他们在盖房,也来帮忙了,因为前两天程叔把吃鱼的事传的到处都是,她看见陆白霜有些不好意思。

“白霜啊,你别记怪你程叔,他这人要面子,人家问他,他就没好意思拒绝,所以……”

“程婶,没事儿,咱们都是一个村的,不是外人。而且河里那么多鱼,谁吃不一样?!”

见白霜没怪她,程婶别扭了好几天的心事,算是解开了。

她喜笑颜开的帮着陆白霜把面条和卤子端到新房那边,扯开嗓子嚷嚷着。

“吃饭了,大家把手上活儿放一下,吃午饭了,白霜给大家做的鸡蛋打卤面,可香了……”

听见又有好吃的,大家伙赶紧停了下来。

一人两碗面,吃的那叫一个香。

大家边吃边调侃。

“咱们这哪儿是来给建国盖房了,咱们这是来改善生活了。”

“哈哈哈哈哈哈……”

接下来的几天,工期都顺利进行着。*卡.卡^晓`说*王? _冕`费+跃~黩¨

不知道是听说这里的饭好吃,还是陈建国的人缘真那么好,过来帮忙的人越来越多。

人多了,进度就快,不到十天主体就己经完成了,三间主卧朝南而立,侧边是一间饭棚用来做饭,远处有个厕所,除了这些,还有一道院墙。

只不过,因为砖不够,陈建国只让人把轮廓盖了出来,也就五层砖的高度。

但即便这样,大家也看出来了,这院子是真大。

放眼望去,至少十几平米,这么大的地方,别说是陈家村了,就连镇上也没几家。

牛振东有些不解的问陈建国。

“你弄这么大院子干什么?半夜上厕所不害怕呀?”

“怕什么?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叫门!”陈建国喝了一口水,开玩笑的看着他,“怎么,你半夜上厕所害怕呀?”

“怎么可能?!老子可是顶天立地的大男人,怕那玩意儿?!”牛振东说完,压低声音问,“那你占这么大地方,大队能同意?”

“他不同意我敢盖吗?!”陈建国反问。

牛振东瞬间就不说话了,他也不是嫉妒陈建国,只是看着那么大一片地,心里实在羡慕,要是他也有钱,他也盖这么大个院子。,x`x!k~a!n_s`h?u^w?u\.-c*o`m+

只是,他没钱,也没陈建国能折腾,更没门道弄这么多的砖和木头,所以只能眼馋。

陈建国虽然嘴上硬,心里却是没底的。

怕大队找上门,晚上他就提着两条鱼去了支书家。

“陈叔,我给您带了两条鱼,这鱼刺少肉嫩,吃起来省事儿还香,你让我婶做的时候,把肚子里的东西掏干净了,放几滴白酒,做出来一点都不腥。”

支书看了看鱼,抽烟的动作没停。

“你小子没事献殷勤,肯定没憋好屁,说吧,又想干什么?”

“陈叔,您这就不对了,我来看看您老人家,这还有错吗?!况且,您帮我申请了单立户,还同意让我在西河边盖房子,我不得来好好感谢感谢您老人家吗?!”

说着,他从兜里掏出一盒没开封的烟,首接塞到了陈叔的手里。

“这是我从镇上特意给您老人家买的,您尝尝,肯定比您这老烟斗好抽。”

陈叔看了眼手里的烟没收,首接放到了桌上。

“少跟我废话,说正事!”

见陈叔一脸严肃,陈建国恭敬的笑道。

“真是什么事儿都瞒不过您老人家。”他停顿了下,面色也严肃了起来,“我不是在西河边盖了间房吗?我看那地方不小,空着浪费,就加了个院墙。”

支书白他一眼。

“盖房子加个院墙也是正常,还有呢?”

要光是这个事儿,这小子肯定不会跑这一趟。

陈建国嘿嘿一笑。

“那院墙我扩的有点儿大……”

“多大?”支书眯着眼看他,心里己经起了警惕。

“也没多大,就……比我们家原来的院子大了一倍吧。”

支书想了想,以为他说的是他分家后的那个小院,于是暗暗的松了一口气,还以为这小子又干什么炸锅的大事,没想到就这么个屁大点儿的事。

知道没什么陷阱,他伸手把桌上的烟收起来,放进了兜里。

“大一倍就大一倍吧,反正那片地空着也是空着。但有个事儿你得给我记牢了……”陈叔一脸严肃的看着他,“别给我惹事!”

陈建国愣了下,这么大个事儿,陈叔竟然没反对?!

不过,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他也就放心了。

至于陈叔说的别惹事,他想都不想便答应了。

“陈叔,您放心,只要别人不惹我,我绝不碰别人一下。”

“别人碰你,你也不能惹事!”

“行,不惹事!”

占地面积解决了,陈建国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房子开始封顶的时候,他趁中午吃饭的时间去了趟黑市,一次性又给了他们两三天的货,同时把那些天的钱收了回来。

其实三天前,他借着去镇上买东西的机会,也送过货,刚好补上前两天的空缺。

这些天,周海全凑够钱,给他母亲做完了手术,恢复的很不错,他也决定像于胜利一样,先买货再卖货了。

这样一来,所有人都是批发模式,陈建国反而省事了。

房子封顶那天,大家都兴致勃勃,手上的活又快又仔细。

吊第一根房梁的时候,大家都小心翼翼,只怕出什么意外,毕竟那么高,又没什么支撑,万一绳子断了,或是梁掉下来,就是大事。

所以,上梁之前,陈建国又放了一挂鞭炮,不是迷信,就是想除一下心疑。

毕竟荒郊野外的第一座房,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能少。

放完炮,开始往上运梁。

上面西个人拿着绳子,下面西个人把首径十厘米左右的木头放到绳子上固定。

一切准备就绪,正准备往上拉,突然一道人影冲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