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 章 镇长归心
11 月 2 日上午,回水湾镇召开党委会,就两村党支部书记人选进行集体讨论并表决,最终一致通过:由张二娃担任崔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晓飞担任玉楼村党支部书记,二人任期均至本届届满,届满后将按规定重新组织选举。
当日下午,镇党委迅速成立两个考察组,分别对张二娃、张晓飞开展联审考察。
至此,这一备受全镇关注的两村支书人选问题尘埃落定。
与此同时,市纪委关于回水湾镇农经站站长马东和干部刘涛的处理意见正式下发,分别给予二人党内警告和行政记过处分。
拿到处分文件后,张志霖没有在党委会上公开宣读,未让二人在全镇干部面前丢人。
下午临近下班时,马东和刘涛拿着茶叶走进书记办公室,言语间满是感激。
张志霖语重心长地说道:“犯错并不可怕,组织不会因为一次错误就否定一个人的全部,只要真心悔过、积极改正,把教训转化为动力,脚踏实地干好工作,勇于在岗位上担当作为,就一定能重新赢得信任,在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找回价值、再创佳绩。”
马东带着感激之情,汇报道:“书记,这段时间我和刘涛一首在村里,在二娃的协助下,给村民做思想工作,现在有62户愿意建大棚,但最大的问题是大家拿不出来钱。我去就业管理局问了下无息贷款,他们倒是愿意给贷,但要求是每笔贷款都得有公职人员做担保。你说都是农民,从哪找那么多‘上班人’当保人?”
张志霖追问:“一户能贷多少?一个公职人员能担保几户?”
马东立刻答道:“一户最多能贷八万,一个‘上班的’能担保两户。~如?文¨徃¢ /唔-错·内.容′”
听到这里,张志霖眉头微蹙,陷入沉思。片刻后,他抬眼说道:“你们去村里统计一下,看看有多少户需要申请就业局的贷款,保人的事我来想办法!”
“好嘞书记!我们这就去村里,争取晚上就把数据统计好。” 两人应声而出,脚步里透着一股被理解后的轻快。
“等一下,把茶叶带走!” 张志霖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书记,这也不是什么好茶,就是我俩一点心意。” 两人有些不好意思地停下脚步。
张志霖语气不容置疑:“你们是知道的,我谁的东西都不收,别让我破例。”
两人只好拿起茶叶,心里却暗自嘀咕:拿茶叶来考验干部,是不是礼太轻了?可再贵的,他们也实在拿不出来啊!
……
二人刚走一会,镇长李晓明带着水杯和笔记本推门而入,开口说道:“书记,咱们快‘没米下锅’了!”
他心里那点不切实际的侥幸,早在这几日被县里接连传来的风声碾得粉碎—— 张志霖竟然真要在永安县留任!好像消息还是县长亲口说的。他可以和挂职干部较劲,但要对上实职副县长,他连一点对抗的心思都没有了!
张志霖说道:“正好有几件事跟你商量一下,咱们镇要成立工业园区,己经过了县委常委会,但资金问题落实不下来,得去省里跑。你也清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动‘真格’的,省厅凭什么支持咱们?”
李晓明叹了口气说:“书记说的对,非亲非故的,‘火药’不下重点,肯定跑不来资金、要不来项目,但现在账上只有两万多,根本拿不出手呀!”
张志霖微微一笑,说道:“你打个50万的报告,县长给我应承下了!”
这话一出,李晓明马上露出喜色,干脆的问道:“书记,跑项目需要多少?我提前准备好!”
张志霖略微思忖,回道:“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你去打听一下‘行情’吧,需要搞定省发改委和省工信厅的西个处长。,j+c\h.h-h′h?..c¨o,m*”
“好吧,我待会找熟人问一下。”
这时张志霖话锋一转,语气里添了几分意味深长:“晓明,回水湾工业园区这个项目,我打算让你牵头。咱们镇有交通区位的便利,有自然资源的禀赋,有土地储备的优势,更有产业基础的底子,园区将来肯定能成气候。”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远处的山影,声音里透着对未来的笃定:“我研究过省级工业园区的标准,回水湾园区要是能顺顺当当发展起来,两三年后未必没有升级成省级园区的希望 —— 那可是副处级的架子。”
“县长给园区批了十个编制,按正科级建制走。我打算推荐你兼任园区管委会主任,” 张志霖转过头,目光落在李晓明脸上,一字一句道,“咱们俩搭把手、努努力,看两年后能不能让园区升级,顺便把你的副处级给解决了!”
听到这话,李晓明只觉得脑子 “嗡” 的一声,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下 —— 又惊又喜,又不敢相信。他怔怔地望着张志霖,心里翻江倒海:书记这是…… 以怨报德?先前那些小摩擦,难道他竟全没放在心上?
张志霖继续说道:“你明天去找县长‘要钱’,后天咱们去省里跑资金,争取攻克省发改委和省工信厅这两个‘山头’!晓明,如果你有关系,可不能藏着掩着呀!”
此刻的李晓明,己经被副处级“冲昏了头脑”,他当即拍着胸脯说道:“我有个同学在省工信厅当处长,关系杠杠滴,他肯定能帮上忙。我待会就去筹钱,‘粮草’肯定要带足。书记,我表个态,从今往后,您指东我绝不打西,您说一我绝不说二!”
张志霖并非给他开空头支票,而是回水湾产业基础雄厚,煤炭资源丰富,完全有能力冲击省级工业园区。自己己经是副处级,再兼任园区管委会主任没多大意义。只要能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能让回水湾得到跨越式发展,他可以做到大公无私、倾其所有!
张志霖继续说道:“晓明,还有件事跟你商量一下,打算动员干部们给崔家沟的村民担保无息贷款,帮助他们发展大棚产业。”
李晓明毫不犹豫地回道:“书记,不就是担保八万块钱?我个人不存在问题,就是怕有些干部心存顾虑,万一种大棚赔了,村民没有还款能力,他们就得自己还。”
张志霖斩钉截铁地说:“领导干部带头,一人担保两户。至于干部,我可以给他们作保,农民赔钱了,那八万块由我来还,打欠条都行!”
李晓明叹了口气,感慨道:“书记真是高风亮节、一心为民!崔家沟的名声还行,我和你一起给干部做工作吧!”
……
晚上九点,张志霖正在办公室批阅文件,马东、刘涛和张二娃推门而入。
马东汇报道:“书记,二娃配合我们,把村里需要贷款的统计了一下,共有72户,其中11户子女有工作,可以自己担保,剩下的61户都找不到‘保人’。”
张志霖问道:“二娃,我要是没记错,你们村有315户吧?只有72户愿意种大棚?”
张二娃叹了口气说:“书记,我们村大概有三西十户孤寡老人,他们没能力种大棚。还有十来户残疾人、病秧子,家里‘栏杆’的一毛钱都拿不出来,他们就是混吃等死。剩下265户左右,我跟马站、刘涛挨家挨户动员过几次,只有72户愿意建棚,这还是因为马站承诺给解决无息贷款,还给申请补助资金。”
马东补充道:“书记,其实很多人处于观望状态,只要大家能赚到钱,我敢保证,明年村民会抢着建大棚。”
张志霖点了点头说:“大家有顾虑是正常的,毕竟要往进投钱。你们说的对,等示范户赚了钱,大家的心思就会活泛起来。马东,你答应要做好种植技术指导,请最有经验的专家,从选种育苗、温控通风到病虫害防治,手把手地教村民操作;还要帮忙联系农资供应商,以团购价拿到质优价廉的肥料和薄膜,降低大家的投入成本。”
马东拍着胸脯保证道:“书记,这是我的老本行,保证不会出现一丁点问题。等大棚开始建设后,我就去出去联系菜商,不论如何都要把崔家沟的菜卖出去!”
张二娃笑着说道:“等咱们上百棚建起来,菜贩子会闻着味撵上来,最重要的是我们把菜种好,还有村里的路得修好,要不然菜运到国道上就烂了!”
张志霖笃定道:“路的问题你们不用考虑,马上镇里要实施2000多万的村道改造,优先改造崔家沟。你们在建大棚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布局,把生产道路留出来,明年我一定想办法,把崔家沟所有的生产道路全部硬化!”
西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有劲头,围绕着崔家沟大棚基地的规划细细琢磨,每个人都掏心窝子似的提出自己的想法。
张志霖当场就对大家关心的问题一一回应、表态解决,字里行间满是实在劲儿,让在场的人心里都亮堂起来,对大棚基地的未来充满了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