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不能干,就换人
李小南语重心长道:“国富同志,干工作要动脑子,要多元化,要创新,以前那些老办法,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淘汰在所难免。”
“是是是,”李国富这回,是真心服口服,“您说的在理,回去我就查资料,重新出方案。”
李小南颔首,提醒了一嘴,“省里的农业专项,尽量是三到五个乡镇打包申报,有产业集群效应,成功率更高。
这方面,还要分管农业口显刚县长来协调。”
“您放心,流程我都懂,”李国富指着省农业厅的文件,“那这份材料……”
李小南摆手,“拿走、拿走。”
李国富走后,这一上午,也没人再来。
李小南静下心,将一些棘手的政务,率先处理好,一些不着急的,先放在一边。
她起身,抻了抻略微发酸的后背,看向墙上的区域地图,陷入了沉思。
自从去年,华国成功加入wto,她心中始终有一种紧迫感,时不我待啊。
人只要忙起来,时间就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七月初,迎来了老李家一件大事。·3!3^y!u′e.d·u′.~c~o,m/
当然,并不是李玲玲订婚,而是李小北要高考了,他们这届,也是最后一届 在七月份高考的考生。
李小南为此,特意找郑荣请了假,带着父母,来到秦城,在考点附近,订了两天酒店。
孙桂香边抱怨着住酒店贵,边摸着干净整洁的大床,啧啧称赞。
看着眼前比她高出一个头的李小北,李小南感叹,一晃就大了。
“紧张吗?”
“完全不紧张,”李小北摇头,“姐,你是不知道,我等这天,等了多久,再学下去,我快疯了。”
李小南上下打量着他,“我怎么感觉,你过得还挺好,比刚来秦城那会,胖了不少。”
李小北整个人摊在床上,抱怨道:“当然胖了!姐,你看过养猪吗?吃完了睡,睡完了吃。
我也差不多,吃完就坐那学,一动不动,能不胖吗?”
李小南也是上过高三的人,能理解他的苦,揉了揉他那有些扎手的寸头,“最后拼一把,以后的日子就轻松了。”
这是所有家长,都会骗高三学生的话,等他们上了大学就知道,什么叫学无止境。
这时,孙桂香走过来,接话道:“也不知道能考什么奶奶样,咱镇上盒饭刘闺女,县一高前五名,听说稳上华国理工。.精??±武x,%小_?说+网[? {~(更>x\新(?[最,?<快<,
多好呀,能从家门口上学。”
说着,她扫了眼李小北,“你呀!给我考个本科,我就知足了,华国理工,我想都不敢想。”
作为高考前的考生,李小北十分硬气,梗着脖子喊道:“华国理工?家门口的学校,狗都不读,我要去海州念书。”
孙桂香撇撇嘴,“去省城也行,那你得有这个本事。”
见娘俩又要呛呛起来,李小南刚忙制止,“停,有这时间,小北你在多看两眼书,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两天时间,过得飞快,因为高考后马上要填报志愿,李小南又给他们续了几天酒店,自己则是先返回广南。
李小南前脚刚到办公室,大柳乡的赵同元后脚就来了。
“李县,我是来给您报喜的。”
李小南勾起嘴角,“同元,你先坐,慢慢说。”
张竞远端了两杯温茶进来,走时还不忘把门带上。
“什么情况,说说吧!”
赵同元将手中的财报,放到她面前,“李县,成了!第一笔代工订单己经出货,五万件,首接用工287人,物流队15人。
只一个季度,代工费862万,净利润43万元。”
李小南注意到,他声音里带着颤抖,显然很激动。
“很好,虽说和最初的设想还差的远,但己经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了。”
赵同元揉了揉脑袋,“李县,这样我都很满足,这是实打实的收入啊!”
“拿5%的利润,你还真容易满足。”
李小南摇头,翻着报表,突然问道:“一件泳装,我们赚两块,贴上人家牌子就赚两百,你真的满足吗?”
赵同元摸了摸鼻子,能做自主品牌肯定是好,但他打听过纺织类其他行业,不少代工厂做的好好的,转型做自主品牌后,就开始走下坡路。
风险太大,他还真有点打怵。
见他不说话,李小南也明白他的意思。
她眼里透着失望,皱眉道:“赵同元,一开始我选大柳乡做试点,正是看中了你身上那股闯劲儿。
一无所有时,你敢想敢干,怎么干起来了,反倒畏首畏尾?”
“唉……”赵同元叹气,“领导啊,一穷二白的时候,不拼一把,就得饿死。
可现在,情况不同,自然有顾虑。”
“短视!”李小南是真生了气,“我现在把话撂这,做代工,永远成不了气候,你回去吧!”
撵走赵同元,李小南平复了许久,她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刚要给临海街道打电话,就先接到郑荣的电话。
“郑县长,您找我?”
“嗯,小南同志,过来一下。”
“好的,领导。”
电话挂断,李小南深吸口气,才朝县长办公室走去。
赵秘书早己等在门口,见她过来,微笑道:“李县长,您请。”
李小南点头,走进县长办公室,才看见满脸惨色的赵同元。
她心里有气,也没搭理他,“县长,您找我有事?”
郑荣起身,“来,小南同志,这边坐,我们慢慢聊。”
李小南顺势坐下,静等他开口。
郑荣满脸严肃,指着赵同元,怒声道:“刚才我己经批评过他了,做自主品牌的事,他要是不能干,就换人干,总之这件事,我完全支持。”
闻言,赵同元立刻拍着胸脯保证,“两位领导,我能干。”
“闭嘴,”郑荣怒斥,“这有你说话的份吗?”
看着两人一唱一和,李小南的气,还真不好撒出来。
可换人的念头,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不等她说话,郑荣继续道:“不过,小南同志,做品牌的事,不能一蹴而就,饭还是得一口一口的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