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见周海洁没说话,李小南有些焦急,真怕这家公司被人截胡。.幻¨想?姬/ /无~错+内\容_

“领导,短期看,科创公司对税收和就业的带动能力不强,但从长远角度,互联网必定会成为未来趋势,大有可为呀。”

怕周海洁不信,她通过林薇给的链接,打开了外媒报道。

“领导,您看,漂亮国的谷歌,刚成立两年,估值己超十亿美元,百度采用的相似技术,没道理在华国干不起来。”

“十亿?这么值钱?”周海洁明显来了兴趣,她虽然不懂计算机,但她了解李小南。

她这个秘书,在经济方面眼光独到,如此大力推荐,看来这个小公司,或许真是潜力股。

“当然。”李小南深知,周海洁的软肋在哪,“最重要的是,这类企业能带动全产业链发展。您看,服务器、宽带这些,都需要技术人员维护,多少也能带动就业。”

周海洁还未表态,孙大勇却在此时,给李小南泼了盆冷水。

“李秘书,您预测的这些,太乐观了。去年刚经历互联网泡沫,多少投资人血本无归,我认为,不能贸然拿财政资金冒险?”

孙大勇当然能看出她的迫切,他就是故意捣乱的。

没别的原因,明明大家一样平庸,偏显出她来,先出头的椽子先烂。/比1奇&中?@文2!网?\> ?#追!\最[,/新/x?章>^<节??\

他虽然干不成什么事,但也能让李小南什么事也干不成。

至于财政资金,呵呵,不过是托词罢了,往年浪费的财政资金海了去,又不掏自己腰包,没了,就没了呗!

李小南瞥了他一眼,自然明白,这老家伙不怀好意的在这搅局呢!

她故意道:“孙局说的在理,风险确实存在。”

“所以我建议,不首接给予资金支持,政府用信用背书,为企业担保贷款,并提供五年的税收优惠及办公场地。即使这家小公司失败,政府的损失也有限。”

“不行。”孙大勇摇头,“这跟首接给钱有什么区别,百度这家小公司要是破产了,剩下的钱,还不得政府还,我不赞同。”

周海洁摆手,制止了双方的争论,一锤定音道:“行不行的,一起过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领导发话,谁也不敢炸刺儿。

一群人来到‘百度’展台前,里面只有两个年轻人在。

周海洁拿起宣传手册,其中一名戴眼镜的男同志抬头,用略微烫嘴的普通话介绍道:“您好,我们是一家新兴的互联网公司,主营业务是做搜索引擎,我是创始人李宏彦。?k*s·y/x\s^w′.*c!o*m_”

周海洁抬眸,看着这位年轻人,三十岁不到,穿着板正的白衬衫,很斯文,提到自己的事业时,语气里充满了自信和热爱。

“能演示一下吗?”

“啊?!!”李宏彦受宠若惊,一上午的无人问津,彻底将他们的骄傲粉碎,见有人感兴趣,声音里,是压制不住的激动,“您跟我来。”

哪怕站在周海洁身后,李小南也能感受到,这位当家人的紧张。

一行人走进里面,空旷的展台瞬间变得拥挤,众人围住李宏彦,紧盯着他在笔记本电脑上、忙着操作的手。

一串串代码被敲出,最后汇集成简单的搜索框弹出。

“现在中文网页还不多,但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每个人都会用到百度。”李宏彦说完,在搜索框内,敲下‘招商引资’西个大字,几秒钟后,十几条新闻链接,从上到下,依次排开。

首到这一刻,周海洁才明白,李小南为何如此看好这家小公司。

作为主政一方的领导,她时常需要查阅各地政策文件,怎么可能意识不到这项技术的价值!

“你们一共有多少员工?”

“额,目前只有七个。”李宏彦不好意思的挠头,显然他自己也清楚,这个体量的公司,跟小作坊没什么区别。

“虽然我们人少,但都是搞技术出身,全是精兵悍将。”

周海洁不置可否,继续问道:“那投资呢?拉到了多少。”

提到投资,李宏彦明显气短,“目前只拉到一笔,但烧的很快,到目前来说,有些捉襟见肘了。”

他深吸口气,坦言道:“这次来投洽会,也是想碰碰运气,希望能找到对互联网公司感兴趣的企业或是地方政府,解决接下来的资金问题。”

虽然他不知道,这一行人是谁,但李宏彦能感觉到,他们对百度有兴趣。

以百度如今的现状,绝对不能放过。

李宏彦深吸口气,“这位女士,搜索引擎,是能改变人类获取信息方式的技术。

所有的新兴技术,在前期都是烧钱的,一旦成功,它所带来的利润,也将十分可观。”

说完,小心翼翼的看向周海洁,似乎很怕她嘴里吐出个‘不’字来。

周海洁面露微笑,带头鼓掌,“说得很好,我确实有兴趣,那我们聊些实际的,你的条件呢?”

李宏彦满眼激动,伸出五根手指,“五百万,我们需要五百万的投资。”

“五百万?”孙大勇惊呼,今年招商预算的十分之一,他不可能同意,浪费在这家小公司上,连连摇头,“不行,太多了。”

李宏彦懵了,不是,这群人到底谁说了算呀!

见周海洁迟迟不语,李宏彦瞬间萎靡,“450万,不能再少了,再少就搭建不起来,你们白花钱,我们也浪费时间,不如现在一拍两散。”

周海洁看向他,缓声道:“我们提供三年免租办公场所,配套人才公寓,并设立五百万专项资金,用于互联网产业引导。”

见李宏彦满脸喜色,周海洁眯着眼,“我们的条件是,你们必须将总部和核心团队放在秦城,并承诺三十年内不搬走。”

周海洁方才沉默,只是在思考,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

她欣赏眼前的年轻人,但她不是冤大头,秦城连省会都不是,如若真如李小南所说,这个企业未来无限,那她今天的培养,会不会是给他人做嫁衣。

所以,想她投资可以,霸王条款也得签一下。

“啊?秦城??”李宏彦懵了。

他刚从漂亮国留学归来,本身又是南方人,对于其他省市,除了省会,了解有限。

李小南双眼带笑:“海河省秦城市,这位是秦城周市长,李创始人,您考虑的怎么样?

你可要想清楚,不是所有人,都和周市长一样,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