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飞涨的房价
林南星估算的差不多。
许冉看着这些在光下好似会发光的房产证,语气开心的要飘起来了:“现在三斤半,改天五斤半,继续买。”
钱用起来,比放在银行更值钱。
房产证收好以后,林南星将沪市的钥匙给许冉:“闺女,今天晚上把东西收拾好,两把钥匙是海景花园的,你想去就去看看。”
“明天晚上到了以后住在外滩酒店吧,出门方便也热闹,浦东那边还是荒了些,小区应该没卖出几套。”
“行,我到了以后周六白天过去转一圈就行。”
周五。
许建华和林南星接上下班的许冉,送她去机场。
飞机落在机场时己经八点多了,许冉拉着行李箱坐上出租车去酒店。
车窗外,灯光璀璨,路两边是高大的梧桐树,街道上时不时闪过一家有情调的咖啡馆。
办理好入住,许冉点了一份小点心,她看着落地窗外的江景,缓缓驶过的邮轮,慢悠悠吃完。
洗完澡,她心满意足地陷在柔软的床里,舒坦啊。~g,g.d!b`o`o`k\.¢n*e_t^
周六一早。
许冉懒洋洋的在床上打了一个滚儿,赖了会床,才起床将窗帘拉开。
她这两天没有什么具体安排,就是走到哪玩到哪儿,心态很松弛。
去不了的地方下次再来,能随时去的地方,一次没逛完就不算是遗憾。
许冉穿了粉色旗袍,戴上珍珠耳钉和手链,头发挽成一个松散的发髻,又将照相机放进单肩包里。
她穿上白色运动鞋,出去吃特色的沪市早餐。
在一条烟火气足的小路上,她听着操着沪市方言的本地人在排队买,就知道来对地方了。
点了一两生煎和一碗小馄饨,她按照许玉说的先喝汤再吃包子,先小心咬开一个小口,吸掉鲜美的汤汁。
再一口咬下去,下面焦香酥脆,肉馅鲜嫩,蘸口醋,口感一绝。
耳边伴着周边大妈们阿拉阿拉,侬来侬去,就像是在听一首吴侬软语的小调,许冉吃完了早饭。
沪市真是个和北方不同的城市。
打上车,许冉报了目的地:“去浦东的海景花园小区。”
司机诧异看她一眼:“说好,过去很远的,要几十块的。¢1¢5!8?t+x`t*.-c?o¢m¨”
坐轮渡和隧道大巴是几毛几块钱,一般打出租过去的人不多。
“可以。”许冉点点头。
车子过了隧道进入浦东,许冉望着窗外,感受到了爸妈说的割裂感。
一边是建筑工地,正在建的高楼,另外一边是大片的农田,破旧的平房,乡间小道。
许冉摁下快门,用照相机记录下这具有历史感的一幕。
海景花园到了,小区环境更不像是在浦东。
现代化的楼,成片的草坪,小区还有时不时有几辆车进出。
不仅环境,这人气也不像当时许建华和林南星来时的冷清了。
许冉找着楼栋,就听见身边走过去两个人在聊天,应该是销售和看房的人。
“侬好好叫想想,我们这个高档小区,房价飞涨哇,一天一个价,从开盘的2000块一平方涨到2600块,到了现在的3000块一平,一平涨了整整1000块!”
他强调:“可不是10块,100块,整整1000块,一平方就赚了你一个月工资吧,大哥侬一看就是能拿最高工资的人。”
“侬晓得伐?以前有对夫妻,因为是头批来买房的,还打了95折,1900一平,230平方的现在赚了多少,侬算算?”
涨到了3000一平了?!
那就是赚了二十五万三千啊!
她们家买的这两套房子,不到两个月竟然赚了五十万。
这价格涨得有些离谱啊。
不过再离谱,她家己经入手了,买到就是赚到。
一对比,五个奶茶铺子半个月赚了五六万,还不如房子涨的钱。
许冉算完,销售也报出数:“一套就是二十五万,你想想,侬要辛苦多少年才能攒下这些钞票?”
“刚开始买的人还送全套家电呢,现在,空房都没剩下几套啦,一会还有人要看房呢,犹豫就没啦。”
想当初,一对夫妇特别有眼光的以1900块一平买走两套房子,接着房价就飞涨,不少人挥着钱过来买房。
他们都不用过多介绍,大家就一套两套的买。
售楼处的人都觉得是这对夫妻带来的开门红,介绍房子的时候都会捎带上拿出来讲两句。
这可是一代传奇了,短时间成为百万富翁。
买房的人也不犹豫了,首接就定下了刚才看的房子。
许冉从别人嘴里听到自己爸妈的故事,感觉还挺有趣。
对这个陌生的地方瞬间产生了一瞬间的熟悉和亲切。
找到房子,许冉进去,因为这里不住人,就先用布罩盖住了家具。
她在房子转了一圈,又透过窗户看向外面,下次来沪市,这里的房价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她心里也产生了一丝疑虑,就算喊出了发展浦东的口号,但是浦东就像蹒跚起步的婴儿,海景花园房价变化得很奇怪,和它现在的阶段不符合。
而且刚才销售说房子己经快卖完了。
房子价格不便宜,买的起的肯定是有钱的人。
他们扎堆来买房子,恰恰说明他们看好这里。
这是不是意味着浦东有不外说的消息出现了呢?
将疑惑暂时放在心里,许冉拎起包往外走,她想去附近走走,再坐轮渡回浦西。
来时的出租车己经离开了。
走在这边的村庄,像是走在以前的幸福村,有的家里是平房,有的是多盖了几层楼。
越靠近海景花园附近的村子,盖的房子就越高,有几家盖到了六层。
小楼一楼看起来破旧,越往上越新,材料也越往上用得越差。
许冉有经验啊,海景花园给了他们希望,这明显是等着拆迁啊。
坐在摇晃着开往渡口的公交车上,望着经过的简陋弄堂、破旧的厂子、水塘,许冉心中闪过一些模糊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