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村里热闹
但是这个角色又不是单纯的好看,她还有七窍玲珑心。
在剧里占比少但是很重要,算是女主成长线的引路人。
许萱?
长相符合。
脑子?
牛翠花是亲奶奶,也得说一句,大孙女除了学习干啥都行。
整天乐呵的打扮,吃吃喝喝。
不过,聪明应该可以演出来吧。
看了一眼许萱,许萱清澈的目光和她对视。
牛翠花心里有点发虚,聪明可以演出来吧?
最后,由牛翠花拍板,一只羊放是放,一群羊放也是放。
先跟着她去试试。
许萱没了心思吃得更快乐了,还约许冉有空一起逛街。
“吃完饭咱们回村上山看看吧。”许建华提议道。
自从去了广市,体验了山上的生活,许建华就惦记着家里的山头。
当年机缘巧合,老爹手里有两座山头,正好西个孩子,两人一个。
“回!从搬完家咱们还没回去过,也不知道房子拆了没。”
许怀川陪媳妇姚晴去产检,其他人三辆车开向幸福村。
车子驶到幸福村隔壁的黄家庄,就看到几个熟人聚在村头树下。!w.6¨1+p`.¢c.o′m¨
“你们在这干啥呢?”车子放慢速度,牛翠花打开车窗探出头喊道。
胖婶嗑着瓜子,正和人叭叭村里热闹呢,猛地听见她偶像牛婶子的声音。
她一转头,还真是。
她颠颠跑过来,身上的肉一颤一颤,“牛婶,我想死你啦!”
牛翠花下车,笑得露出大白牙:“我也想大家伙了,进了城都少了热闹看。”
胖婶一听来劲了,“我给你们讲,最近发生老多事了!”
许家人全部下来,跟着来到吃瓜专用场地—古树下面。
“哎呦,你们不知道,咱们村没进城的人都在这附近村里租房子,那一天天和唱大戏一样。”胖婶嘴皮子翻飞。
幸福村的村民有的认为马上就要分房子了,多余再买房子,宁愿把钱攒着。
胖婶是包山包地种菜养殖,在城里买了房,又在村里租房。
那可真是多亏租了房子。
不然错过多少瓜,多少!
胖婶:“刘家老大还记得吗,多老实一人,他媳妇多俊。他在外面找了个年轻的,他媳妇带着娘家人首接捉奸在床,把男的捆了。”
又压低声音凑到牛翠花耳边:“刘老大浑身光溜溜的,那啥没什么看头,就那么点。”
说着两手比了个长度,语气嫌弃。?k!e~k`a+n/s\h?u~.·c¢o`m?
旁边的人也憋不住了,道:“还叫着喊着离婚,叫我说这都离晚了,过得什么苦日子,啧啧。”
这也就是顾着还有孩子们在,话都收敛了说。
不然炕上那点事不得掰扯掰扯,哪样的男人更中用。
男人要是没钱还没有本钱,还找什么媳妇。
胖婶继续:“不用他喊,他媳妇,不对,孙佳给他几个大嘴巴子,当场分财产离婚,怎么也得一百万吧。”
“哦,分了几套房子不知道。就是她儿子被刘老太教唆着说孙佳不是个好的,嫌孙佳找事,孙佳干脆带着钱走了。”
许冉适时给胖婶递过去一瓶水。
润润嗓子,继续。
“许老头大闺女和二闺女彻底翻脸了,两家各有一个儿子改姓了许,可许老头捏着钱没给,有个甜头吊着呗。”
“田老大,在学校当个小领导那个,都被他继子打进医院了。说是有个有钱有势家的大小姐看上他了,就爱他,就爱他,闹着离婚要第三次娶新媳妇呢。”
真是天降馅饼,人到中年被二十多的白富美看上了。
“据说那大小姐家里当官的,只吃西餐,还有什么三文鱼。奇了怪了,好好一个中国人咋长了外国胃。”
“对了,还有秦家小子,就是染了一头黄毛那个,最近谈了一个女朋友,都领到家里来了,为了娶媳妇都要在城里买房子了。他那个女朋友可了不得,留学回来的!”
“那女的我们也见了,小脸大眼睛长头发,下巴尖的能锄地!”胖婶张大嘴,用两只手往里摁两腮的肉,挤出一个圆润下巴。
大家听得意犹未尽。
精彩,可真精彩啊。
在上山路上,经过拆了一半的幸福村,一大家子人看了一眼,都没有啥缅怀过去的想法。
伤感啥,是钱不香,还是房子不好住啊。
开车经过一大片荒地,这片荒地是许家和村里几户的。
又开了十几分钟来到山脚下。
山路上山梅花、丁香、荆条开得正旺,还有二十多年的杨树、柳树。
走走停停,牛翠花和大伯母时不时揪一把野桑葚,给许萱许冉,再给许怀安。
“快看,还有酸枣。”牛翠花摘了两颗黄色的,擦擦,塞到许建华嘴里。
许建华酸得眼睛眯起来。
真是亲娘啊。
山矮,爬了一会就到山顶,这儿有一片空地。
许大伯心动:“山上有地方,咱们养上土鸡,既能吃土鸡蛋,鸡天天溜达,那肉得紧实,香,熬鸡汤都更鲜。”
“再养上鹅,冬天的时候吃铁锅炖大鹅。”
“还有羊,夏天吃烤羊。”
“就差个池塘,养些螃蟹虾,我在南边吃过阳澄湖大闸蟹,蟹黄蟹膏,一吃一个不吱声。”
许建华观察了一下,这两座山,不对,山包包,压根盖不了房子。
人还挺奇怪,以前家里有地种不觉得什么,没地了以后心痒痒的想种点东西。
牛翠花也是。
一开始欢天喜地的住进大房子,楼房。
住着住着觉得还是有个小院好,想在院里躺着也行,种点小葱西红柿草莓啥的,饿了渴了就摘点。
那叫生活有滋有味。
现在缺点东西。
牛翠花大手一挥,豪迈道:“养!种!”
她还有个念想,想靠自己挣的钱换个大别墅住住。
人总得有个奔头吧。
许建华琢磨一下,道:“咱们也可以试着用草药养鸡,就自家吃。”
“还得是老三会吃,得,就这么定了。回头在附近村里找人拉个网,盖个鸡棚,羊圈,找人养着点。”许大伯拍板。
商量好了,三家一块养,到时候一起分。
至于养螃蟹这事,许大伯想着要不包个池塘再包地,养鱼养虾,开的饭店也用得上。
问问老大愿不愿意看着点,都快当爸了,经常出车也顾不上孩子。
还不如回家跟着他干酒楼呢。
许大伯把这事放心上,承诺:“等着吃咱自家的螃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