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溪头镇
杨博文立刻眉开眼笑地恭维道:“还是书记厉害,有您这层关系,咱们丰泰县的招商工作肯定能打开新局面,到时候全县上下都得感念书记的功劳。” 接着又趁热打铁说了几句 “书记高瞻远瞩”“跟着书记干准没错” 的场面话,把张明浩哄得眉开眼笑。
见时机差不多了,杨博文起身说道:“书记,您忙着规划招商大事,我就不打扰了,回头招商小组有具体安排,您随时叫我就行。”
张明浩挥了挥手:“行,你先去忙吧,等我把初步的企业名单整理出来,咱们再碰个头。”
“好的,书记!” 杨博文应着声退了出去,刚走出办公室门,脸上的笑容就淡了下去。
叶怀民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摊开着一叠丰泰县的资料,一边翻阅,一边在笔记本上不时做着标记。从资料来看,丰泰县的行政区划不算复杂,下辖八个乡、五个镇,还有三个街道,属于典型的中小县域。!微¢趣′暁!说^ ·勉,肺+阅·毒?
逐页看着关于县域资源的介绍,眉头渐渐皱了起来。资料上几乎没有提及任何可供开发利用的特色资源,既没有储量丰富的矿产,也没有形成规模的特色农业产区,旅游资源更是一片空白。
不过丰泰县的地理位置确实有独特优势,距离东边的江城和南边的锦城这两个超级工业城市都只有两百多公里。这两个城市不仅工业基础雄厚,还都拥有国家级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可是丰泰县并不归这两个城市管辖,属于另一地级市,江城和锦城的产业政策、配套资源,丰泰县一点都享受不到。那些依托大城市发展的企业,大多更愿意选择入驻大城市的工业园区,毕竟那里有更完善的产业链、更便捷的配套服务,丰泰县在这方面毫无竞争力。
“要是张明浩的招商小组真能拉来投资企业就好了。” 叶怀民放下资料,揉了揉眉心,心里暗自思忖。不管怎么说,只要能有企业入驻,就能带动就业、拉动经济,对丰泰县来说都是好事。
可又忍不住琢磨,丰泰县到底有哪些优势能吸引来企业,让它们放弃两百多公里外条件更优越的工业园,选择落户这里呢?是更低的土地成本?还是更优惠的税收政策?
甩了甩头,暂时把这些纷乱的想法抛到一边。′咸,鱼+墈·书+ \毋^错.内!容?当务之急不是纠结招商引资的可能性,而是先摸清县内的实际情况。
叶怀民坐在办公桌前,目光在丰泰县地图上停留许久,手指在溪头镇的位置轻轻点了点。合上资料,按下了桌旁的呼叫按钮。
刘启铭几乎是立刻就走了进来:“县长,有什么事情吩咐?”
“启铭,我想去乡镇看看实际情况,” 叶怀民抬眼看向他,语气平和,“准备先去你的老家溪头镇,怎么样?”
刘启铭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欣喜的神色:“那太好了!县长要去溪头镇调研,是不是要先联系镇里的书记和镇长,让他们提前准备一下?”
叶怀民摆了摆手:“不用那么兴师动众,这次就是普通的走访,随便看看。” 顿了顿,问道,“你会开车吗?”
“会的,我大学时就考了驾照。” 刘启铭连忙回答。
“那你找一辆普通的车,不用太显眼,” 叶怀民叮嘱道,“等下你开车,带我好好转一转。”
“好的,县长,我这就去办!” 刘启铭应声而出,脚步轻快地去张罗找车的事。
办公室里只剩下叶怀民一人,走到窗边,望着县政府大院里的景象,心里有着自己的盘算。这次去溪头镇,说是走访,其实还有些私心 —— 想借机看看刘启铭的生活环境,了解一下他和现在的父母相处得怎么样。
没过多久,叶怀民的手机响了,是刘启铭打来的:“县长,车己经准备好了,就在大院等着。”
“知道了,我马上下来。” 叶怀民挂了电话,从衣柜里拿出一套休闲装换上,换下了平时穿的正装。对着镜子理了理衣服,这身打扮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办事人员。
下楼来到大院门口,刘启铭正站在一辆银灰色的普通轿车旁等着。看到叶怀民过来,拉开车门:“县长,您请上车。”
叶怀民坐进后座,打量了一下车内,很整洁,确实是辆再普通不过的家用轿车,适合这种不打招呼的走访。
“走吧。” 叶怀民说道。
刘启铭发动汽车,平稳地驶出了县政府大院。车子一路向南,朝着溪头镇的方向开去。
叶怀民望着窗外,目光落在路边的田地上,眉头微微蹙起。只见不少地块光秃秃的,只长着些杂草,并没有种庄稼。转头问正在开车的刘启铭:“启铭,你看路边这些地,怎么有些都没有种东西?”
刘启铭看了一眼,脸上露出无奈的神色,解释道:“县长,这主要是因为种地不挣钱。咱们这儿每家每户分到的地不多,零零散散加起来也就几亩地。辛辛苦苦种上一年,除去种子、化肥、农药这些成本,到头来根本挣不到几个钱。”
顿了顿,继续说道:“所以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去江城和锦城打工了,那边工厂多,随便找份活儿干,比在家种地强多了。
留在村里务农的基本都是些年龄大的老人,他们体力有限,只能种自家最核心的几亩地,那些离家远、肥力差的地块,就只能荒着了,也就出现了您看到的这种情况。”
叶怀民点了点头,心里沉甸甸的。
车子继续前行,很快就进入了溪头镇的地界。路边开始出现错落有致的房屋,偶尔能看到几个在村口闲聊的老人,一副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象。但叶怀民知道,这份宁静之下,藏着乡村发展的困境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