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小学开工

三天后,乡政府会议室的木长桌上,叶怀民将钢笔搁在合同末页,墨水在 "锋天建筑" 的公章旁晕染开细小的纹路。+h.o/n\g+t-e~o¨w^d?.~c~o^m¢

"工期两个月,但尽量往前赶。"

指尖敲了敲竣工日期栏,"你早竣工一天,孩子们就少在漏雨的祠堂里上一天课。"

"叶乡长,我儿子也在等着新教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我都会好好建设这个小学,

不辜负乡亲们的期望。"

坍塌的校舍废墟己被清理成平整的地基坑,村民们自发扛着铁锹来帮忙,白发老汉们蹲在阴凉处筛沙子,妇女们用板车运送碎石。

看到这样的场面,叶怀民很是感动,这种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还是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完成的呢。

这些村民都是没有工钱的,但从内心是喜悦的。

叶怀民还是每天都来检查,这次没有在姜锋天头上看到提示词,

那一切都得按照程序来,绝对不能马虎。

小学开工一周的时间,副乡长王海的问题也有了结果, 不仅在姜家村小学上面存在贪污渎职, 以前也有贪污受贿,被双开移交司法部门了, 但王海只交代了自己的问题,没有牵连到任何人。

李长贵终于将悬着的心放下,既然自己未被牵连,要开始考虑人事布局。`j^i`n*j′i*a¢n-g/w?x-c¨.,c`o~m\

王海留下的空缺该由谁补上?

自打王海的问题有了定论,牛刚便天天往自己办公室跑,想法每个人都能看得出来,

按资历,牛刚确实该提副科了,上次若不是叶怀民空降,副乡长的位置就该是他的了。

但他若升职,党政办又该交给谁?

如今还没有能服众的人选,必须牢牢控制住党政办。

牛刚虽然多次向自己提及周晨,但这人能力实在不行,格局又太小,

目前根本不适合党政办主任的位置。

这一年来,工作报告大多是苏雪写的,苏雪能力是有,

可她又不是自己的嫡系。

乡长王伟与王静仍在老地方约会。

激情褪去后,王静枕着手臂轻声问:"王海空下的位置,我有没有机会?"

王伟侧过身,指尖蹭过床单上的褶皱:"你想这个?那你是想的太多了。

我如今的处境你又不是不清楚,谁会支持你?"

"你不是说过,当初来青山乡当乡长,走的是李书记的门路吗?他可是专职副书记,县里三把手,能不能请他帮个忙?"

"现在连我都见不着李书记了," 王伟扯过被子盖住半边脸,"他不把我撤了就算万幸。·丸?夲~鰰,颤¢ ¨冕′费.阅_黩?"

"那你觉得谁会当上副乡长?"

"多半是牛刚。"

王静支起身子:"那我当个党政办主任总可以吧?"

"这也难。" 王伟望着天花板上的水渍,"李长贵那老狐狸怎会舍得这块肥肉?这位置谁抢得过他?"

"跟你这么久,我什么都没得到......" 王静的声音渐低。

王伟沉默片刻,突然转过身握住她的手:"党政办主任的事,我想想办法,看有没有机会。"

"这才是我的男人。"

王静的指尖划过他的喉结,双腿也盘了上去。

姜家村小学的建设正如火如荼,进度远超预期,这主要得益于村民们的无偿帮助。

叶怀民不再每日亲赴现场,而是安排苏雪去盯着。

这天黄锋突然来到办公室,叶怀民见状很是高兴:"你怎么回来了?在那边干得怎么样?"

"干得挺好,己经当上车间主任了!"

"第一批工人发工资后,好多人把钱寄回家,村里都炸开了锅,大伙儿羡慕得很,现在都想去打工。

我这次回来,一是带人,二是办辞职手续。"

叶怀民闻言面露喜色:"好事啊!你回去跟郑总商量,尽量安排夫妻工,要是一家人都能去最好。

但有一点要注意:体检不合格的绝不能录用,工厂活儿辛苦,得对工人负责。"

"我一定严格把关。"

"你还得发掘些年轻人帮你带人,总这么来回跑,非累垮不可。"

"叶乡长说得对,我回去就物色人选。"

你先去办手续,办完了我和你一起回村,

要把工作做扎实了。

傍晚时分,两人仍在前往黄家村的路上。

黄锋望着坑洼不平的路面感慨:"这条破路啥时候能修修?交通太不方便了,我打工的地方都是柏油路。"

叶怀民无奈摇头:"青山乡财政紧张,近几年别想修柏油路。要是能争取到资金,先修成砂石路也行,至少不影响通车。"

"修路还得靠叶乡长啊,其他乡领导没一个干事的。"

"可别吹捧我,空口白牙修不了路。"

两人说说笑笑来到黄锋家。老支书见儿子回来十分高兴,三人很快围坐在一起喝酒。

老支书端起酒杯:"这几天家里门槛快被踏破了,好多人问啥时候能去打工。"

叶怀民夹了口菜道:"你儿子这次回来接人,但不能一次带太多,得分批走,免得岀问题。"

"叶乡长说得对," 黄锋放下酒杯,"我先带走一批,到了就安排人回来接,多派几个人往返。"

酒过三巡,三人越聊越畅快,越聊越开心,仿佛己经看到了黄家村的幸福生活了。

第二天,叶怀民和黄锋在村部院子里支起长桌开始登记。

晨光穿过老槐树的枝叶,在花名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叶怀民特意叮嘱:"尽量安排夫妻或者一家人一起走,到了外地也好互相有个照应,也省得两地分居。"

黄锋一边记录一边点头:"上次带出去的几户人家都说好,在厂里能互相帮衬,心里也踏实。"

叶怀民看着排队登记的村民,想起从记忆中了解到的情况:

在蓝星上,因为两地分居导致婚姻出现问题的例子太多了。所以格外留意这点,能避免就尽量避免。

拿起笔,在登记册上仔细标注着每户的家庭关系,遇到夫妻或一家人的,就用红笔在名字旁边画上连线。

"这样一目了然,安排的时候也方便。" 对黄锋说。

前来登记的村民们脸上都带着期待的笑容,不少夫妻还特意站在一起,生怕被分开。

叶怀民看着他们,心里想着:希望这样的安排能让他们在外地安心工作,也能守护好一个个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