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舅舅
猪脚先用料酒和白醋焯水去一去腥,接着把姜去皮,用刀拍一拍扁,放入锅炒一下去辣味。
一斤的猪脚大概用西靓姜,炒完姜再把焯完水后的猪脚炒一下,炒到微微黄色捞出。把猪脚和炒好的姜放入砂锅中,再放五六个水煮蛋,倒入两瓶甜醋,放一块红糖,再加一点水,炖一个小时就可以了。
掀开锅盖时,浓郁的酸甜味道冲入鼻端,几个眨眼间,这股味道就弥漫到了整个屋子。
在客厅里玩的墩墩突然皱皱鼻子,抬起脑袋对着空气闻了闻,丢下玩具站起来跑到厨房。
“妈妈,你做什么?”
李婶也好奇地看着她,宋同志用了好多佐料,当看到两瓶甜醋眨也不眨地倒下去时,她是震惊的。
“做好吃的,这个叫猪脚姜。”宋千安用筷子从大块猪脚上揪下一小块肉,递到墩墩嘴边。
墩墩鼻子翕动,秉承着对妈妈的信任,吃了下去,接着咂摸咂摸小嘴巴,半晌说道:
“妈妈,我的舌头··嗯,不欢迎这个菜。”
宋千安:“···”
真难为你了,高情商小孩儿。
宋千安狐疑,不应该啊,这酸甜口的,小孩子应该最喜欢吃的。
没想到晚上袁凛回来的时候,反应和墩墩的一样。2?%零%{1点?*}看=?书o[? u首-_发-
袁凛素来面不改色的脸上,出现了吃到青椒时才会出现的表情。
宋千安看了眼色香味俱全的猪脚姜,问出发自内心的疑惑:“这么不好吃吗?”
袁凛喝了口水,冲淡嘴里的味道后,才说道:“好吃,怎么会不好吃。”
“算了,我自己吃吧。”还好她做的不多,今天吃一顿,明天再吃一顿就没了,
这算是她做饭生涯的滑铁卢了。
“不至于,只是味道比较大。”袁凛去南方执行任务时,见过这道菜,这么多年了他都记忆犹新。
那味道能把人送走。
饭后,宋千安塞了个柿子到袁凛手上,猪脚姜味道比较浓,她要给嘴巴换个味道。
柿子在这个时期是少有的大产量的水果,抗旱还耐寒耐贫瘠,适应性超强。
“明天得再去买点柿饼回来。”宋千安斜坐在沙发上,拿了个抱枕抱在胸前。
她喜欢吃脆柿子,又脆又甜,一口气能吃三个,也喜欢吃柿饼。
“嗯,多买点。”袁凛手上动作利落,柿子皮都打着卷儿垂落。
他们一家三口都好甜口,柿饼这种又甜口感又好的,买回来根本放不久。
“爸爸,我也要。”墩墩双手搭在爸爸的手臂上,奶声要求道。
“你就别吃了,待会儿可没有山楂片给你。!s¨a!n¨y¢e\w\u-./o/r·g-”
胖崽子没有什么吃撑的概念,有得吃就一首吃。
宋千安不一样,她有两个胃,一个胃装正餐饭菜,一个胃装水果甜点,神奇的很。
“妈妈分你一口吃。”
“好~”
袁凛把刀放好,身子放松往后靠。
宋千安咬了一口脆甜的柿子,对面的袁凛身高腿长,坐在那里即使不说话,也让人难以忽视。
突然,袁凛说道:“今天舅舅联系我了。”
宋千安一怔:“舅舅?”
“我母亲的哥哥。”
宋千安心中微诧,偏头看去,顶上的吊灯散发着暖黄的灯光,他眉骨高,那灯光在他眼睛处投下一片深影,整个人多了几分肃穆的气息。
“没听你提起过?”
袁凛声调懒懒:“他们很早之前就出国了。”
宋千安点点头:“你们关系好吗?”
袁凛沉思了一会儿,才说道:“我妈和家里人的关系有点微妙,不过后来也挺好的。我小的时候见到舅舅们的次数不少,首到我离开,回到大院,偶尔也见一见,后来上了学就少见了,最后就是运动开始,他们去了港城。”
三言两语地说完了,可其中的时间跨度长达二三十年。
“那现在找你,是看看你,还是准备回国了?”
袁凛轻挑了下眉尾:“不知道。”
宋千安单手撑着脸,微微歪头,轻声问道:“你心里,会怪他们吗?”
袁凛哑然失笑:“怪谁也怪不着他们吧,只有父母有义务养育孩子。”
没听过要娘家人养的,只有情分,没有义务。
至于他母亲,袁凛垂眸,她连袁立江都不恨,更不可能会恨娘家人了。
客厅一时安静了下来,袁凛抬眸,一眼撞进宋千安心疼的眼神中。
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却不想她心疼。
“我小时候并不算苦,我妈虽然离世的早,但是那几年我过得快乐,虽然后来在袁立江那儿过得一般,但也衣食无忧,后来到了爷爷那儿···”
袁凛停顿了一下,像是不想承认又不得不承认的语气,说道:“也算张扬了,爷爷为我擦了很多次屁股。”
“什么意思?”
“打架,闯祸,他们嘴我,我就打他们,几家的家长互相道歉。”
他还搞了些小计谋回馈给那些“小伙伴”,现在回想,那段时间估计是叛逆期,袁老爷子应该也挺上火的。
袁凛的视线中突然闯入一张和他小时候极其相像的脸,墩墩圆圆的亮如明月的眼睛看着他:“爸爸,你打架吗?”
袁凛的心口狠狠一跳,不知为何突然产生一种不太友好的预感。
他看着胖墩的脸,认真严肃道:“没有,爸爸怎么可能打架,爸爸小时候很听话懂事,从不闯祸。”
墩墩歪头。
宋千安收敛了情绪,把扯远的话题拉回来,问道:
“明天我陪你去?”
袁凛看看她:“嗯,说不定以后你用得上。”
宋千安不明所以,什么用得上?
——————
京市饭店。
袁凛和宋千安到的时候,包厢里己经有一位男士坐在里面了。
男士听到声音起身,视线落在袁凛身上,那一眼包含的情绪太多。
袁凛开口:“舅舅。”
徐家舅舅名叫徐青山,穿着中山装,戴着一副眼镜,像个斯文的学者。
徐青山眼眶有些湿润,眨了几下眼,瞳孔恢复清明,他克制着情绪,脸上笑容温润:“袁凛,好久不见了。”
“这是我媳妇儿,宋千安,我儿子,墩墩。”
“舅舅好。”
宋千安见到徐青山的第一时间就觉得,袁凛的眉眼间和这个舅舅有点像,果然是外甥像舅?
徐家的基因不错。
徐青山眼神落在宋千安身上,“你好,千安。”
墩墩穿着一身绵绸花衣,仰着脑袋,眼睛溜圆儿看着前面的人。
宋千安晃了晃牵着的小手:“墩墩,喊舅爷爷。”
“舅爷爷。”
徐青山垂下目光,看着墩墩的脸,仿佛看到了幼儿时的袁凛。
一时间情绪翻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