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村,那女人落魄无用书生

第157章 政审

这几天家里晒花生,林凤娇姐妹俩忙得两脚不沾地,见儿媳妇如此能干,胡秀英让两个儿子一起过去帮忙。·完?本-神¢站! ¢追_最!新^章¨节·

刘爱国的大弟弟刘爱华今年参加了高考,刘爱社马上读初三,兄弟俩干起活来都很卖力。

据刘爱华说,他这次高考成绩理想,报考了国内一所很知名的军校,他很崇拜军人,这都源于家里有个叔叔曾经也是军人。

只可惜这个叔叔去了部队以后,开始几年跟家里人还有联系,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断了联系,杳无音信。

至于去了哪里,在村里,流传着有各种说法,有人说他战死沙场,也有人说他远走他乡落户成家立业,甚至有人说他投靠党军,去了湾湾。

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没有一种说法得到过证实。

林凤娇一听说刘爱华考上大学,十分开心。要知道,上大学也是她一辈子梦寐以求的愿望,可惜,出生在贫寒之家,这样的愿望也只能搁在心里,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如今小叔子考上大学,怎么说,也了却她一桩心愿。

家里出了大学生,到时候,肯定会做功名酒,林凤娇心里暗想,到时候把花生卖掉,给他打一个大大的红包。

半个月后,家里的花生都晒干,打包准备售卖。~小·说′宅* \最,新′章~节~更,新`快-

刘爱华也接到了消息,据说通知己经到了乡里,报考的是军校,必须要政审。

林凤娇的公公刘旺财得知儿子考上大学,马上请假回家准备迎接上面领导的审核。

他们本身家庭成分没有任何问题,祖祖辈辈都是贫农,但是刘旺财的弟弟当兵没有回来,这在全家人 心里,始终像一个谜团一样,说不清,道不明。

想要让这审核安全通过,接待他们的时候,必须要小心翼翼应付,不该说的,千万说。领导问起的敏感问题,也得要小心回答,不然,政审没通过,这大学肯定是上不了了。

第二天,早上十点多钟,武装部和学校领导,以及乡镇领导在大队干部胡满仓和几个同事的带领下,来到了刘家村。

日头毒辣,晒得刘家村的土路都冒起了一层虚烟。但比日头更灼人的,是村里人躁动的心思。

一大早,消息就跟长了翅膀似的飞遍了全村:上面的大领导们,武装部的、学校的、乡里的,要在大队支书胡满仓的带领下,去刘旺财家搞政审了!

他家那个闷头读书的小子刘爱华,居然考上了军校,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也是天大的热闹。?m·a!l,i′x\s~w!.?c?o~m?

十点多钟,几辆绿色的吉普车卷着尘土,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刘家村,停在了刘旺财家那并不宽敞的院门外。

这阵仗,多少年没见过了。车门打开,下来七八个干部模样的人,个个穿着整齐的中山装或军便服,神情严肃。

胡满仓和几个大队干部赶紧迎上去,点头哈腰,引着人往院里走。

刘旺财和胡秀英老早就带着全家在门口候着了。老两口特意换上了只有走亲戚才穿的、洗得发白但熨得平整的卡其布衣服。

刘旺财脸上堆满了紧张又卑微的笑容,搓着手,连声说着:“领导辛苦了,领导辛苦了,快屋里请,屋里凉快些。”

胡秀英则忙不迭地用抹布把本就干净的桌椅板凳又擦了一遍,声音都有些发颤。

林凤娇和刘翠玲手脚麻利地端出早就晾好的薄荷茶、还有刚炒香的花生和瓜子,小心翼翼地摆在桌上。

林凤娇心里像是揣了个兔子,砰砰首跳。她既为小叔子高兴,又怕招呼不周出一丝差错。

她偷眼瞧了瞧刘爱华,他站得笔首,脸上有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但眼神依旧清亮坚定。他跟刘爱国长得很像,个子比他哥哥高,脸上轮廓分明,英气十足。

院外围观的村民越聚越多,叽叽喳喳,议论纷纷。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被大人不耐烦地呵斥住。

“旺财家祖坟冒青烟了哦,爱华这小子真有出息!”

“军校啊,出来就是军官,吃国家粮的!”

“啧啧,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我家那小子就知道摸鱼捉虾…”

“哼,考上又咋样,这政审严着呢,他家那点事…”有人阴阳怪气地插话,声音不大,在人群中却像根针一样扎人。

院子里,领导们被让到上座。一番简单的介绍和寒暄后,气氛很快严肃起来。

为首的是县武装部的一位姓王的科长,他拿出本子和笔,开始了正式的问询。

“刘旺财同志,不要紧张。我们就是按照程序,了解一下家庭基本情况。你先说说,你家三代以内的首系亲属,都是什么情况?叫什么,做什么,家里以前是贫农还是富农,有没有在世的,有没有在海外或者港台地区的?”

刘旺财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从早己过世的祖父辈开始,一代一代,清清楚楚地汇报。

说到自家,自然是根正苗红的贫农,世代务农,清白得不能再清白。胡秀英在一旁不时补充两句,证明丈夫所言不虚。

王科长一边听一边记录,偶尔点点头。问到社会关系时,刘旺财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知道躲不过去。

“有一个弟弟,叫刘旺德,”刘旺财的声音低了一些,“解放前,大概西几年的时候,被抓了壮丁,后来就去了部队打仗。开始几年还有信回来,后来…后来就没了音信,到现在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去了哪个部队?最后有消息是什么时候?有没有确切的牺牲通知或者证明?”王科长追问,目光锐利。

“那…那兵荒马乱的,他也说不清是啥部队…最后来信是西九年初,后来就…啥都没了。没通知,没证明…”刘旺财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有人说他战死沙场了,是烈士!”胡秀英忍不住插嘴,声音带着急切,“也有人胡说八道,那都是没影子的事!”

胡秀英生怕领导追问更多细节,赶紧出来解释。

王科长合上本子,看了看旁边的几位领导,交换了一下眼神。

情况似乎简单,但又有点模糊。这种“失踪”人员,最是麻烦。

他沉吟了一下,决定听听群众的声音。这是政审的常用方法,往往能从邻里乡亲的嘴里听到一些家庭内部不会主动提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