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做副相还是做太尉,都是为朝廷效力嘛

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登基称帝之后,大肆重用自己的班底,东宫的属官个个鸡犬升天,得以提拔,进入庙堂,身居高位。

之前的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全部致仕回乡养老,由原先的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接任其职位。

之前的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全部致仕回乡养老,由原先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接任其职位。

“臣等叩谢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眾爱卿平身。”

“谢陛下!”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陛下,臣有事要奏。”

“左丞相请讲。”

“谢陛下。臣觉得王参知年纪太小,却身兼多个重要职务,实为不妥。我大乾朝廷人才济济,有的是可以为朝廷分忧之人,何必要让王大人如此操劳。”

“爱卿有何提议”

“臣建议取消王参知身上的参知政事职位和刑部尚书的职位,保留其兵部尚书的职位。”

顾廷燁看不下去了,连忙出列上奏:“陛下,臣觉得如此安排实在不妥。”

“哦顾侯觉得哪里不妥”

“王参知无论是出任地方官,还是率军平定叛乱,又或者是在京城当官,无一例外都做的很好,此前他奉先帝之命远赴禹州处理禹王的身后事,怎可在这个时候降他的职,如此一来,岂不是让一心为朝廷办事的官员心寒。”

新皇闻言微微点头,虽说他也认可王伟乐的能力,但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刚刚坐上皇位,在这个时候一切以稳定为最重要的任务,想要稳定只能在重要的位置上安排上自己的人。

“朕决定撤去王伟乐身上的参知政事一职、撤去其刑部尚书一职和兵部尚书一职。王伟乐身为世袭伯爵,与国同休,理应为朝廷掌管军事,即日起封为从一品驃骑大將军,正二品太尉,接管禁军三司衙门。”

从一品驃骑大將军是虚职,相当於军衔,没有实权;禁军分为殿前司、步军司、马军司,由三司衙门负责管理,最高长官是正二品太尉。

王伟乐之前是大乾朝廷的副相,管理全国五亿多百姓的事务,如今却变成只可以管理禁军的太尉,实权大大削弱,无疑属於明升暗降。

“陛下,这...”

“顾侯,朕可是已经升了王大人的官了,你该不会还不满意吧”

“臣不敢。”

“那此事就这么定了。”

“陛下,老臣又该如何自处”

新皇看著殿下的前任太尉心里很是不爽:“之前爱卿负责带兵前去平定叛乱,却被叛军打得节节败退,从这便可以看出爱卿已经老了,朕不忍心看你继续操劳,准许你以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荣休,准许你的一名儿子以从七品文官入仕,让他代替你,继续为我大乾朝廷效力。”

老太尉心中无限悲凉:“臣领旨谢恩。”

“陛下,跟隨王太尉前去禹州为禹王办理身后事的礼部尚书,据臣所知他今年已经七十有二,比老太尉的年纪还大。”

新皇大手一挥:“既然如此,便让张尚书以正二品特进荣休,准许其一名儿子以正八品文官入仕,代替其为朝廷效力。礼部尚书一职由...”

新皇党一举拿下正二品副相的职位和三个尚书职位,可谓是硕果纍纍。

...

“我们是跟隨王参知和张尚书前去禹州,为禹王办理身后事的官员,赶紧开门让我们进城。”

正在坐著喝茶的守城武官顾廷燁听闻士兵的匯报后,立马来到队伍跟前指挥士兵挪开栏杆,为眼前的队伍新开一条不用检查和交入城费用的特別通道。

“王大人,是卑职。”

王伟乐掀开轿子的帘子就看到顾廷燁正站在轿子旁跟自己问好:“仲怀,今日怎么是你负责守城”

“之前大人您还是兵部尚书的时候,提拔卑职为巡防营步军统领。卑职听说大人这些天便会回京復命,特意前来守城,方便迎接大人。”

“这么说我现在已经不是兵部尚书咯”

“大人不但不是兵部尚书,也不是刑部尚书,也不是参知政事。”

“三个职位全部擼光,不知朝廷对我有何安排总不会让我就此回家养老吧”

“恭喜大人,陛下提拔您为从一品驃骑大將军,正二品太尉。”

“还不错。”

后面轿子的张尚书闻言忍不住问道:“顾侯,不知朝廷对本官有何安排”

“张尚书,朝廷念你操劳了大半辈子,劳苦功高,决定让你升一级荣休。”

张尚书的语气中充满了落寞:“老夫会让家长嫡长子荫封入仕,今后还望两位多多关照犬子。”

“张尚书,我们现如今都是掌管兵事,可关照不了文官。”

“哎,老夫的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让诸位见笑了。”

从六部之首的礼部尚书,瞬间变为一名身无一官半职的七旬老人,这么大的落差,对方一时间接受不了很正常。王伟乐跟顾廷燁寒暄几句之后,便率领眾人进宫面圣。

新皇的目光一一扫过眾人,最终停留在王伟乐身上。这一刻他的心中无比自豪,之前怎么都不肯投奔自己的王伟乐,如今还不是照样要为自己效力。

“王大人一路奔波劳累,辛苦了。”

“陛下过誉了,为陛下,为朝廷办事,是臣等的分內之事。”

听闻此言新皇心里的感受再次改变,像王伟乐这样不接受任何皇子和王爷的拉拢,一心忠於陛下,这样的臣子试问哪个皇帝不喜欢。

在这之前他有多討厌王伟乐,此时此刻他就有多欣赏之。不禁为之前听信属官们的话革掉王伟乐身上的官职感到一丝后悔。

“不知王大人对朕的安排有什么看法”

“臣不敢。”

“此处不是朝堂,说说也无妨。”

“臣觉得不管是当副相、尚书,还是当太尉,都是为陛下、为朝廷效力。”

“官职有大小,还是很不一样的。”

“朝廷的官职有大有小,但都是朝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官职小的看著不大起眼,但一样有它的作用。”

新皇闻言微微点头,原本打算讽刺几句的,如今却想要嘉奖之:“禹王的身后事你完成得很好,赏赐你黄金千两,汗血宝马一匹,青萍宝剑一把...”

王伟乐听得有些懵,原本以为新皇会给他难堪,没曾想却受到了礼遇,得到了一大堆御赐的物品:“臣谢陛下隆恩!”

新皇接著看向其余官员,或勉励或嘉奖。

王伟乐刚走出御书房大门,就被朱大监叫去太后的宫殿,荣贵妃压在。

“臣见过太后娘娘,见过贵太妃娘娘。”

“王大人,陛下没有为难你吧”

“没有,陛下刚夸讚臣办事得力,还赏赐了不少东西给臣。”

两位妇人觉得很奇怪,相视一眼后都看出对方的疑惑。

“先帝驾崩之际,曾经下令让哀家垂帘听政,原以为王大人会遭受皇帝为难,所以特地叫你过来勉励几句,既然如此,那便作罢。”

王伟乐道谢后离开太后的宫殿,回到府中便看到盛明兰等人匯聚在主屋等候。

眾人一看到王伟乐便围了上来:“官人。”

王伟乐看到她们眼里的关心和担忧,没等她们问出口便解释道:“我没事,刚从宫中出来,陛下赏赐我不少好东西。虎子,让人把陛下御赐的宝物抬过来,让夫人们挑。”

“是主君。”

听到王伟乐没事,还得到不少赏赐,眾人顿时高兴起来,嚷嚷著要先挑。

“官人,你不在家的这两个多月,我给你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足足有六斤多呢。”

王伟乐想到盛墨兰生產的时候自己不在身边,不禁对她生出几分愧疚伸手摸了摸她的秀髮:“等下明儿挑完之后,便轮到你挑。”

“官人,就不能让我第一个先挑嘛”

“第一个挑的人是我,我选了一把宝剑和一匹宝马。明儿知道你擅长琴棋书画,不会跟你爭那些东西的。”

“哦。”

“別不开心了,等下挑完我陪你过去看我们刚出生不久的儿子。”

“嗯嗯。”

“明儿,我不在家的这段日子,辛苦你了。”

“我是这个家的主母,理应为官人管理好后院,让官人可以专心在外面做事。”

“乖,晚上我过去陪你。”

“飞燕,我刚进宫的时候见过你姐姐,她现在挺好的,你不用担心。”

荣妃之前依靠先帝受宠,如今新皇登基她在宫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往日趾高气昂的荣飞燕如今变得文文静静的,反差很大:“嗯。”

“我现在是太尉,今后可以適当关照你的弟弟。”

“谢谢官人。”

“官人,妾身的姐夫家里怎么样啦”

“阿珍,你姐姐受封太妃,她的长子受封王爷,之后会出任从二品禁军步军司指挥使,你不用担心。”

沈从珍代替了荣飞燕原本的地位,凭著姐姐身份的提升,自身的地位也在提升,之前还有些自卑的她,不再小心翼翼,脸上时常掛著笑容,更为她的美貌增添了几分魅力。

“嗯。”

王伟乐分別安慰了一眾媳妇,之后陪著她们挑选东西,陪她们吃饭逛园,逗孩子玩,日子过得好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