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过河拆桥

“墨兰,我们家的钱財已经够多了,就別盯著父亲和母亲手里的那点了,为了一丁点钱財和大哥大嫂闹翻,弄得家宅不寧,不值得。”

盛墨兰嘟囔著小嘴:“那可不是一丁点,那是京城里的一座宅子和你们王家多年的积蓄。”

“我祖父官至正一品太师,死后更是配享太庙,但他一生为官清廉,所得俸禄时常贡献给朝廷拿去賑灾,留给后辈的只有那一座宅子和一间商铺,几亩良田,跟我们家比差太远了。说句不好听的,我之前已经做好让他们占便宜的准备了,但结果你们都看到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她们如此对我们,我们也要好好对她们,今后她们若是有事求上门,你们务必要以礼相待,千万不能使性子,给她们脸色看,特別是墨兰你,我可提醒你,我祖母的脾气可不好,发怒的时候可是会动手打人的。”

“祖母都那么大年纪了,还能动手打人”

“多稀奇呀,今日你是没有跟著一起去康家,没看到祖母当著眾人的面把康文彬给揍了一顿,还说要跟康家一刀两断,不许再认这门亲戚。”

“这样说来祖母还真是盛家大娘子的亲娘,生气的时候都爱打人。”

“知道就好,以后別惹祖母生气。”

“官人,我们家里还像有一个康家人,既然祖母不让再跟康家来往,那就把她送回康家去。”

“人家说一孕傻三年真是没有说错,兆儿既然嫁到我们家,就是我们家的一员,如何还能把她当康家人。她是我的妾室,你还要把她送回康家,想都別想。”

几天后,朝廷正式放年假。

王老太太喜欢热闹,把王伟乐一家和盛紘一家给叫了过去吃团年饭。

对比康文彬,王老太太逮著盛紘一顿夸:“贤婿,你是个有出息的,不到五十岁的年纪便已官居正四品,比康家那个混帐好太多了。”

盛紘难得被王老太太夸,脸上的笑容更甚:“岳母大人过奖了,小婿能够有今天的成绩,多亏了乐哥儿的拔擢。”

“你要是没有本事,他想提拔你也提拔不了,说到底还是你爭气。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过完年你就五十了,有没有打算办大寿呀”

“不用不用,小婿才五十岁用不著办大寿。”

“毕竟是整岁,不能太寒酸。纵然不大排筵席,也要办得体体面面。”

“岳母说的是。”

“你教的孩子也不错,长柏比乐哥儿还要小一岁,更是翰林院出来的庶吉士,你们还给他娶了余太师的嫡孙女,他將来必定能够进入中枢,成为朝廷重臣。”

盛长柏连忙带著余嫣然起身给王老太太行礼:“孙儿见过外祖母。”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好孩子。”

“长枫也不错,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便考中举人,再好好读几年书,將来必定能够中进士。”

“多谢外祖母夸奖。”

“好孩子,定亲了没有”

盛长枫摇了摇头,王若弗回答道:“母亲,我和官人给他订了柳家的嫡女。柳家也是书香门第,父兄都在朝廷为官。”

“不错不错。”

王老太太看到小女儿一家过得这么好,想起大女儿过得那么差,还死的那么早,心里很不是滋味。

“世平,如果杰哥儿年后还考不上秀才,就给他捐个监生的身份,让他荫封入仕吧。”

“好的母亲。”王世平如今是从三品的铁运使,王伟杰可以荫封为从九品文官。有著王伟乐关照,只要他不违反朝廷律法,三年一升,为官三十年,到五十七岁的时候也能升到正五品。努努力说不定能够以从三品官职荣休,得以封妻荫子。

就在眾人谈笑欢声之时,王伟乐府中的管家突然前来匯报:“主君,皇上派宫中的太监前来府中,说让您马上进宫面圣。”

“我知道了。”王伟乐起身对著眾人抱拳行礼:“诸位长辈,亲戚,我这有事要忙,失陪一下。”

“没事的,陛下找你有,快去吧。我们这什么时候都可以聚。”

王伟乐进宫之后直接被太监叫到皇帝的寢宫,此时的皇帝正躺在龙床上,说话有气无力,身边皇后和荣贵妃正在侍候著。

“王爱卿,出事了。朕刚刚得到匯报,禹州的赵宗全於昨天遭遇刺杀,不幸身亡。”

“啊”王伟乐也有些懵,剧中的下一任皇帝怎么突然提前下线了。

“看来爱卿並不知道这件事。”

“陛下,臣的祖母和父母回了京城,这些天臣有些忙。”

“你祖母没有闹事吧”“祖母哭了好几场,但听到是太子下令杀的二姑,不敢有丝毫怨言,只是时常感嘆没有教育好二姑,致使她胡作非为,不拿庶子庶女的命当回事。”

“其实那些都是康家的家事,不过太子插手了,便不能算是小事了。都怪朕之前一直犹豫不决,弄得兗王和邕王互相爭斗,闹得兵刃相见,致使我皇室子弟日渐凋零。”

“陛下言重了,这不关您的事,是邕王自作自受,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

“爱卿如今也不敢说一句太子的坏话了,看来爱卿也有所顾忌啊是不是你祖母和你父母跟你说了些什么呀”

“臣的祖母和父母教育臣,说太子是陛下选的,让臣要支持陛下的决定,支持太子。”

“那你是怎么想的”

“臣只忠於陛下。”

皇帝沉默了好一会才再度开口:“王爱卿,劳烦你去一趟禹州,看看赵宗全家现在是什么情况。”

王伟乐从宫中出来后,手里有很多皇帝让带去禹州给赵宗全的东西。带著皇帝的口諭前去找到礼部尚书,让他带上一眾官员跟著前去禹州,把赵宗全的身后事办得风风光光。

来不及当面告別家人,王伟乐让虎子前去告知盛明兰他们,便带著亲兵队和眾人一起出发前往禹州。

年老的文官身体弱走不快,来到赵宗全府上的时候已经是大年三十了。

“下官赵策英见过王参知,见过张尚书...”

“不必多礼,策英,你父亲怎么样了”

赵策英眼睛顿时红了,眼泪哗啦啦地往下掉:“大人,我父亲在出城查看稻田的时候,遭到一伙蒙面人的刺杀,不幸身亡。”

“他出城没有带护卫的吗”

“带了,但贼人武艺高强,兵器精良,护卫们不是对手,全部遇难。”

“知州衙门抓到贼人没有”

“没有,贼人计划周密,行动快速,事后清理场地,根本就没有留下丝毫线索,知州衙门的捕快无从下手,只能以悬案留档。”

“节哀顺变。”王伟乐拍了拍他的肩膀,接著脸色一正:“

“臣在。”

“奉天承运皇帝詔曰...追封赵宗全为禹王,由参知政事王伟乐和礼部尚书...亲自主持其身后事...由其子赵策英继承王爷爵位,並进京出任从二品禁军步军司都指挥使...”

“臣领旨谢恩。”

赵策英接旨之后,双方身份发生改变,王伟乐眾人向他鞠躬行礼:“臣等见过王爷。”

赵策英激动地身子发抖,他的曾祖父是太祖皇帝,他的祖父是舒王,到他父亲这一代一生都只是从五品的禹州团练,他以为他们父子以后会越混越差,没曾想到他这居然受封王爷。

想到他父亲之前回来说王伟乐一句话,就能让他父亲的嫌疑尽消,他以为这王爷的爵位也是王伟乐帮忙爭取来的,也就是现场还有其他的官员,否则他就要当面给王伟乐道谢了。

赵策英上前扶著王伟乐的手臂:“王参知不必多礼...诸位也不必多礼,本王父亲的身后事,就劳烦诸位多费心了。”

礼部尚书让钦天监的官员在禹州寻找风水宝地,自己则是留在团练府安排其他事宜。

王伟乐受到了赵策英的礼遇:“多谢王大人为我父亲说话了。”

“我是在陛”

“我父亲几十年没有见过陛下,可以说是没有丝毫交情,如若不是大人帮忙,我父亲如何能够得到追封。我也不可能得以继承父亲的王爷爵位。”

“这你就误会了,这真的是陛下的意思。”

赵策英依然不信,沈从英却是信了几分:“那依大人之见,这是为何”

“依我之见,应该是陛下看到皇室子弟少之又少,不忍心看到你们生活得不好,才会对王爷委以重任。”

“我母子二人在京城人生地不熟,今后还望大人多多帮衬。”

“太妃言重了,若需帮助,儘管开口。”

王伟乐对於沈从英的观感不是很好,她跟赵宗全是同一类人,做事不择手段,为了顺利坐稳江山可以认同辈的皇帝做爹,坐稳江山之后马上认回亲爹,为了拉拢朝廷的勛贵,把有婚约在身的英国公家幼女强行许配给沈从兴当继室,把救她一命的大邹氏的妹妹给她弟弟做妾。

为了不给顾廷燁封爵,硬是让顾廷燁去爭家中的爵位,对下属也小气吧唧的,致使下属们连去应酬的银子都没有,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证明他们是过河拆桥之人。

王伟乐估计沈从英现在已经后悔把妹妹许给自己做妾了,也就是现在还需要自己的帮助,才不得不虚与蛇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