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柯学世界的迪达拉黑夜里的猫a
第3章 奉天?
小
大
夕阳的余晖如同熔化的黄金,泼洒在连绵的荒丘和枯黄的野草上,给这片陌生的土地涂抹上一层悲壮而苍凉的色彩。
九条莲夜,不,现在应该叫做李逆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北方秋季特有的干爽和淡淡的尘土味,还夹杂着一丝腐草的气息。
这气息与他记忆中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同,彻底断绝了与他刚刚脱离的那个充斥着樱花、茶香与血腥味的东瀛世界的联系。
“李逆……”
他低声咀嚼着这个久违的名字,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绝。
这个名字代表着他真正的根源,也代表着他那段被强行扭曲和封印的过去。
如今,肉身更易,时空转换,他终于能将其重新拾起,如同擦拭掉蒙尘的利刃,寒光必将再现。
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彻底告别“九条莲夜”。
他蹲下身,用一根相对尖锐的树枝,在相对松软的泥地上,一笔一划地刻下“李逆”两个字。
动作缓慢而坚定,仿佛不是在书写,而是在进行某种郑重的仪式,与过去诀别,向未来宣告。
写完,他凝视了片刻,随即抬脚,毫不犹豫地将那两个日文名碾入尘土,再无痕迹。
做完这一切,他重新直起身,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冷静地扫视着四周。
视野所及,是起伏的荒丘,一丛丛耐寒的灌木,远处是光秃秃的树林,不见人烟,不闻鸡犬之声。
只有风吹过野草的沙沙声,更衬托出天地间的空旷与寂寥。他判断不出具体方位,但脚下的泥土路虽然坑洼不平,却明显是被人畜长期踩踏形成的,这给了他一个明确的方向。
“当务之急,是搞清楚这个世界究竟是哪里。”
李逆心中暗道。他的思维清晰而冷静,丝毫没有普通人遭遇巨变后的惊慌失措。
前世无数次在绝境中求生的经验,让他早已习惯了在未知中快速寻找锚点。
他整理了一下身上略显突兀的黑色西服,选定一个泥土路延伸的方向,迈开了脚步。
步伐沉稳而均匀,既能保存体力,又能保持不慢的前进速度。
太阳从高悬正中的炽白,逐渐化为一个橙红色的火球,缓缓向着远方的地平线沉去。
李逆的影子在他身后被拉得很长很长,扭曲着,变幻着,如同一个沉默而忠诚的鬼魅同伴。
一路上,除了偶尔惊起的飞鸟和几只探头探脑的田鼠,再无人迹。
他计算着时间和自己的步速,对这片区域的荒凉有了更深的体会。
天色渐渐暗淡,晚霞由绚烂转为晦暗,空气中的凉意开始加剧,渗透进单薄的衣衫。
就在最后一抹天光即将被地平线吞噬之时,他的视野尽头,终于出现了低矮的、错落的轮廓——那是一个村庄。
李逆精神微微一振,但并不急切,反而更加警惕地观察着。他加快了些许脚步,悄无声息地接近。
村庄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是用黄土垒砌的矮墙和茅草覆盖的屋顶,村口歪歪扭扭地立着一棵老槐树,枝桠光秃,更添几分萧索。
当他真正走进村庄时,一种强烈的时代错位感扑面而来。
几个穿着打着补丁的灰布棉袄、黑色粗布裤子的村民正扛着农具往家走,男人们大多剃着光头或留着短发,女人们梳着发髻,穿着臃肿的棉裤。
土路两旁低矮的土坯房烟囱里,冒出袅袅的、带着柴草味的炊烟。
他拦住了一位刚放下锄头、脸上布满深深皱纹、正准备回家的老农。
老农的皮肤是长期风吹日晒的古铜色,手掌粗糙得像老树皮。
“老伯,打扰一下,请问这里是哪里啊?”李逆开口,用的是流利的汉语。语言,是随着灵魂一同带来的,并未丢失。
老农被拦下,先是一愣,借着微弱的天光上下打量着李逆。
眼前这年轻人面容俊秀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冷冽气质,身上的衣服虽然样式古怪,但料子看起来却不差,像是城里甚至外国来的体面人。
老农自然而然地将他当成了哪家迷了路的富贵少爷,态度不由得带上了几分乡下人面对城里人时惯有的拘谨和小心。
“这里啊,是小王村!”
老农的声音带着浓重的口音,嗓门因常年在地里呼喊而有些沙哑。
“奉天城下面的一个小庄子,偏僻得很哩。少爷您是不是迷路了?要去奉天城的话,好办得很呐,就顺着脚下这条土路,一直往东走,走上个大半天,估摸着就能见着大路了,再打听打听就能到!”
“奉天……”李逆眼中瞬间闪过一抹极亮的光彩,那是极度兴奋和确认了某种巨大猜想的光芒。
这个名字太熟悉了,这是一个深深烙印在他前世那个灵魂记忆深处的名字!但他需要最终确认。
他压下心中的波澜,继续追问,语气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老伯,再请问您,今年……今年是哪一年?公历多少年?”
老汉听到这个问题,脸上的表情更加古怪了,眼神里透出明显的疑惑和同情。这后生看着挺俊,怎么连年份都记不清了?
怕是真撞坏了脑子,或者受了什么刺激,变得憨傻了哟。他咂咂嘴,还是回答道:
“今年?当然是民国十九年啊!阳历的话,那得是1930年啦!后生,你没事吧?要不要去村里讨碗水喝,歇歇脚?”
1930年!奉天(沈阳)!民国!
所有的信息碎片在这一刻完美地拼接在了一起,在他脑海中轰然炸响,形成了一个无比清晰、又无比震撼的时空坐标!
果然!这里不再是日本,而是中华大地!并且是那个风起云涌、烽火将起的时代!
无数的前世的记忆碎片——关于这个时代的屈辱、抗争、混乱与英雄——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与他刚刚手刃仇敌、毁灭一国的激荡心情产生了难以言喻的共鸣。
一个新的世界,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故国,一个似乎正需要“毁灭”与“重塑”的时代,在他面前展开了波澜壮阔却又危机四伏的画卷。
他的嘴角难以抑制地微微上扬,勾勒出一个复杂难明的笑容,眼神深处燃烧起一种找到了新目标的、近乎狂热的火焰。
这神情一闪而逝,却让原本觉得他“憨傻”的老农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寒意,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好的,多谢了老伯!指点之恩,记住了。”
李逆收敛了所有外露的情绪,恢复了一贯的冷静,对着老农郑重地点了点头表示感谢。
说完,他不再有丝毫停留,转身,依循着老农指引的方向,沿着那条通向远方的土路,迈开了脚步。
脚步依旧沉稳,却比之前更加坚定,仿佛每一步都踩在了
九条莲夜,不,现在应该叫做李逆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北方秋季特有的干爽和淡淡的尘土味,还夹杂着一丝腐草的气息。
这气息与他记忆中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同,彻底断绝了与他刚刚脱离的那个充斥着樱花、茶香与血腥味的东瀛世界的联系。
“李逆……”
他低声咀嚼着这个久违的名字,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绝。
这个名字代表着他真正的根源,也代表着他那段被强行扭曲和封印的过去。
如今,肉身更易,时空转换,他终于能将其重新拾起,如同擦拭掉蒙尘的利刃,寒光必将再现。
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彻底告别“九条莲夜”。
他蹲下身,用一根相对尖锐的树枝,在相对松软的泥地上,一笔一划地刻下“李逆”两个字。
动作缓慢而坚定,仿佛不是在书写,而是在进行某种郑重的仪式,与过去诀别,向未来宣告。
写完,他凝视了片刻,随即抬脚,毫不犹豫地将那两个日文名碾入尘土,再无痕迹。
做完这一切,他重新直起身,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冷静地扫视着四周。
视野所及,是起伏的荒丘,一丛丛耐寒的灌木,远处是光秃秃的树林,不见人烟,不闻鸡犬之声。
只有风吹过野草的沙沙声,更衬托出天地间的空旷与寂寥。他判断不出具体方位,但脚下的泥土路虽然坑洼不平,却明显是被人畜长期踩踏形成的,这给了他一个明确的方向。
“当务之急,是搞清楚这个世界究竟是哪里。”
李逆心中暗道。他的思维清晰而冷静,丝毫没有普通人遭遇巨变后的惊慌失措。
前世无数次在绝境中求生的经验,让他早已习惯了在未知中快速寻找锚点。
他整理了一下身上略显突兀的黑色西服,选定一个泥土路延伸的方向,迈开了脚步。
步伐沉稳而均匀,既能保存体力,又能保持不慢的前进速度。
太阳从高悬正中的炽白,逐渐化为一个橙红色的火球,缓缓向着远方的地平线沉去。
李逆的影子在他身后被拉得很长很长,扭曲着,变幻着,如同一个沉默而忠诚的鬼魅同伴。
一路上,除了偶尔惊起的飞鸟和几只探头探脑的田鼠,再无人迹。
他计算着时间和自己的步速,对这片区域的荒凉有了更深的体会。
天色渐渐暗淡,晚霞由绚烂转为晦暗,空气中的凉意开始加剧,渗透进单薄的衣衫。
就在最后一抹天光即将被地平线吞噬之时,他的视野尽头,终于出现了低矮的、错落的轮廓——那是一个村庄。
李逆精神微微一振,但并不急切,反而更加警惕地观察着。他加快了些许脚步,悄无声息地接近。
村庄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是用黄土垒砌的矮墙和茅草覆盖的屋顶,村口歪歪扭扭地立着一棵老槐树,枝桠光秃,更添几分萧索。
当他真正走进村庄时,一种强烈的时代错位感扑面而来。
几个穿着打着补丁的灰布棉袄、黑色粗布裤子的村民正扛着农具往家走,男人们大多剃着光头或留着短发,女人们梳着发髻,穿着臃肿的棉裤。
土路两旁低矮的土坯房烟囱里,冒出袅袅的、带着柴草味的炊烟。
他拦住了一位刚放下锄头、脸上布满深深皱纹、正准备回家的老农。
老农的皮肤是长期风吹日晒的古铜色,手掌粗糙得像老树皮。
“老伯,打扰一下,请问这里是哪里啊?”李逆开口,用的是流利的汉语。语言,是随着灵魂一同带来的,并未丢失。
老农被拦下,先是一愣,借着微弱的天光上下打量着李逆。
眼前这年轻人面容俊秀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冷冽气质,身上的衣服虽然样式古怪,但料子看起来却不差,像是城里甚至外国来的体面人。
老农自然而然地将他当成了哪家迷了路的富贵少爷,态度不由得带上了几分乡下人面对城里人时惯有的拘谨和小心。
“这里啊,是小王村!”
老农的声音带着浓重的口音,嗓门因常年在地里呼喊而有些沙哑。
“奉天城下面的一个小庄子,偏僻得很哩。少爷您是不是迷路了?要去奉天城的话,好办得很呐,就顺着脚下这条土路,一直往东走,走上个大半天,估摸着就能见着大路了,再打听打听就能到!”
“奉天……”李逆眼中瞬间闪过一抹极亮的光彩,那是极度兴奋和确认了某种巨大猜想的光芒。
这个名字太熟悉了,这是一个深深烙印在他前世那个灵魂记忆深处的名字!但他需要最终确认。
他压下心中的波澜,继续追问,语气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老伯,再请问您,今年……今年是哪一年?公历多少年?”
老汉听到这个问题,脸上的表情更加古怪了,眼神里透出明显的疑惑和同情。这后生看着挺俊,怎么连年份都记不清了?
怕是真撞坏了脑子,或者受了什么刺激,变得憨傻了哟。他咂咂嘴,还是回答道:
“今年?当然是民国十九年啊!阳历的话,那得是1930年啦!后生,你没事吧?要不要去村里讨碗水喝,歇歇脚?”
1930年!奉天(沈阳)!民国!
所有的信息碎片在这一刻完美地拼接在了一起,在他脑海中轰然炸响,形成了一个无比清晰、又无比震撼的时空坐标!
果然!这里不再是日本,而是中华大地!并且是那个风起云涌、烽火将起的时代!
无数的前世的记忆碎片——关于这个时代的屈辱、抗争、混乱与英雄——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与他刚刚手刃仇敌、毁灭一国的激荡心情产生了难以言喻的共鸣。
一个新的世界,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故国,一个似乎正需要“毁灭”与“重塑”的时代,在他面前展开了波澜壮阔却又危机四伏的画卷。
他的嘴角难以抑制地微微上扬,勾勒出一个复杂难明的笑容,眼神深处燃烧起一种找到了新目标的、近乎狂热的火焰。
这神情一闪而逝,却让原本觉得他“憨傻”的老农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寒意,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好的,多谢了老伯!指点之恩,记住了。”
李逆收敛了所有外露的情绪,恢复了一贯的冷静,对着老农郑重地点了点头表示感谢。
说完,他不再有丝毫停留,转身,依循着老农指引的方向,沿着那条通向远方的土路,迈开了脚步。
脚步依旧沉稳,却比之前更加坚定,仿佛每一步都踩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