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许昌急报!
此时,曹操正召集众将商议。
冰天雪地中,各路将士汇聚一处,谋划着接下来的战略部署。
文官武将在两侧分立,曹操懒散地坐在案桌后方,双掌在身旁炭盆边缓缓取暖。
“此地西凉气候严寒,干燥而寒冷,实在不利于我军作战。
我们应当速战速决才是。”
“若非军师想出妙策,修建了这座冰城,恐怕首战便要落败。”
曹操语气带着些许无奈。
西凉大军不仅英勇善战,其战士的身体早已适应了这般环境,天时、地利、人和均被对方掌控,对他来说极为不利。
幸好有苏晨相助,修筑冰城才勉强抵御了西凉军攻势,不然他连渡过渭河都难,更别说阻挡敌军了。
不过,虽然挡住了西凉军,要彻底击溃他们又是另一难题。
曹操一想到这里就觉得头疼。
“数日前我和军师设下计谋,试图挑拨韩遂与马超的关系。
按理说,西凉军内应已生变故,但近三日派出的探子多次侦查,却发现西凉营地毫无动静。
看来离间之计暂时未见成效。”
“此事刻不容缓,诸位可再思量,是否还有其他良策?”
曹操目光扫过众臣,语气平淡却带着几分催促。
“丞相,西凉军强于骑兵,马超所率八万铁骑对我军威胁极大,恐怕难以招架。
但骑兵惯用长枪,我军可用刀盾兵在前,弓箭手在后应对。”
曹仁率先忍不住上前一步,开口说道。
他曾率领一万弓箭手于城墙上击杀数千西凉骑兵,深知弓箭手对骑兵的强大杀伤力。
既占此优势,自然要充分利用。
毕竟,唯有弓箭手能够真正威胁到骑兵。
上方的曹操轻轻摇头:“且不说西凉骑兵行动如风,攻无不克,我的盾兵能否挡住他们的冲击尚存疑虑。”
另,我军兵员稍显不足,箭矢等补给消耗甚快。
因行军急迫,未携足够箭矢,长此以往,待箭矢耗尽,万人部队恐难施展威力。
且西凉兵精于骑术,虽我军兵卒可制衡其骑兵,却不宜作为主攻策略。
曹操话毕,曹仁便明了退去。
“丞相。”
曹仁走后,夏侯惇出列言道:“适才子孝提及,西凉军强在骑兵,若破其骑兵,则西凉军威胁大减。
末将以为可用钩镰枪应对西凉战马,战马失,骑兵亦无力,届时不足为虑。”曹操点头又摇头道:“钩镰枪虽佳,但仓促之间无暇打造足量器械。”
究其根本,仍是长途征战,辎重短缺所致。
否则何至于陷入今日困境。
夏侯惇略怔,望向身旁夏侯渊。
“诚然,军械由我统筹,若欲备齐钩镰枪,至少需时月余。”
夏侯渊解说后,夏侯惇才不甘愿地退下。
曹仁与夏侯惇之策皆被否决,其余诸将亦不敢多言,只默立皱眉,再无人出列进谏。
曹操无奈一瞥,目光转向谋士群。
程昱心领神会,立即上前道:“丞相,以冰城之固,不如坚守拒敌。
西凉军远征,粮草难继,待其粮尽自退。”
“万万不可!”
曹操断然回绝程昱建议。
“我率军至此,旨在一举平定西凉祸患,岂能每次出征都忧心腹背受敌。”
“今西凉倾巢而出,此乃歼灭良机,怎能错过?”
程昱被拒并不动怒,拱手退下。
见此,曹操亦觉无奈。
只能将视线移向始终打着哈欠、仿佛随时会睡着的苏晨。
其他人的目光也随之投射过去。
在众多注视之下,苏晨原本昏沉的意识瞬间清醒,他环视四周众人,随后望向首座上的曹操。
“丞相,西凉军长途跋涉,不仅粮草匮乏,最关键的是,退路被阻,所以丞相只需派遣一支精锐骑兵,绕道河西,从背后切断西凉军的归途,再由后方与我军合力围攻西凉军,到那时候,韩遂与马超必会陷入困境,军心动摇,我们就能趁机挫其锋芒。”
曹操微微皱眉思索片刻,随即眼中闪过一道光。
“军师所言确合兵法,不过深入敌境,需一位智勇兼备的大将领军。”
曹操话音刚落,底下诸将几乎齐声拱手高呼:
“丞相,我愿前往。”
“我也愿往。”
曹仁、夏侯惇、黄忠等将领争相请命,就连被曹操唤作黄须儿的曹彰也站出来,激动地抱拳要求出征。
虽说是孤军深入,却也是立功良机。
曹操扫视众人,淡然说道:“曹仁、夏侯惇,你们二人要统帅全军,切勿冒险;黄忠年事已高,且西凉土地贫瘠,我不想让老将军过于辛劳。”
“至于我的儿子曹彰,你还年轻,勇猛有余,但智略稍逊,这次就不去了。”
听完这话,几人神情失落,缓缓退回原位。后方的魏延见此情景,眸中精光微闪,明白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迟疑片刻,出列说道:“丞相,末将愿往。”
“魏延!”
曹操眉头紧锁。
老实说,他对魏延并不熟悉,只知道此人早先随同黄忠效力,在夷陵之战中立了些功绩,应当有些才能。
然而,此次偷袭西凉军后方关系重大,曹操不敢轻易定夺,于是转向苏晨询问:“军师觉得魏延如何?”
“好!”
苏晨笑着点头,“文长智谋出众,武艺亦佳,实为最佳人选。”
苏晨如此表态,也是存了私心。
魏延原是他亲自提拔的心腹,与他关系格外密切,不像曹仁、夏侯惇那样仅效忠曹氏家族。
因此,魏延是一个值得栽培的对象。
况且,魏延各项能力都很出色,此次伏击西凉军再合适不过。
“嗯,既然军师有此吩咐,魏延你即刻准备,率领五千精锐骑兵,从背后偷袭西凉军。”
“后天中午,与我军前后夹击西凉军。”
得到苏晨的确认后,曹操迅速确定了人选。
“多谢军师和丞相的信任,末将必当竭力完成任务。”
魏延躬身行礼,感激地望了苏晨一眼,随后回到自己的位子。
会议结束后,曹操原本想继续与诸将交谈,但帐外突然闯进一名满是倦容的传令兵。
“报!”
“禀告丞相,许昌急报!”
传令兵话音刚落,在场众人皆大吃一惊。
许昌可是他们的重要据点,绝不能出问题,否则后果难以想象。
“呈上来。”
曹操满是困惑,他对许昌经营多年,早已将其打造成固若金汤之地,再加上荀彧在此坐镇,实在想不出许昌城内还会发生什么事!
程昱急忙上前接过急报,递至曹操手中。
曹操展开来看,放置在案桌上。
仅仅扫了一眼字迹,他就明白这是荀彧亲笔所书,心中顿时沉重几分。
毕竟,能让荀彧亲自书写的东西,绝非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