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破釜沉舟

次日清晨。

吕蒙刚从城墙上下来,准备探望周瑜,却发现几名信使也在屋内。

“大都督,您身负重伤,我实在不忍见您再劳累……”

“我们已为大都督备妥马车,烦请大都督即刻启程回江东。”

几名信使语气诚恳。

但在吕蒙眼中,却满是虚伪。

周瑜面色惨白,扫视众人一眼,随后看向吕蒙说:“子明留下,我有话交代。”

“大都督?”

几名信使略有不满。

但周瑜冷眼一扫,几人便噤若寒蝉,灰溜溜地退出门外。

“大都督。”

吕蒙轻抿嘴唇,坐在床边。

“子明,我准备跟随使者回江东了,江陵就交给你了。”

周瑜面色严肃,气息微喘地说,“记住,必须死守城池,等待主公的大军到来。”

“只要主公的三万兵马抵达江陵,这里就能固若金汤。”

“江陵,绝不能失!”

吕蒙认真点头:“请放心,都督!”

“很好!”

周瑜颔首,又叮嘱道,“不过,若形势不利,可以弃城撤退,务必保存实力。”

“我们的兵力所剩无几,留给江东一些根基吧。”

“咳咳咳……”

话音刚落,周瑜剧烈地咳嗽起来,腰间的绷带上很快渗出了血渍。

“都督,您好好休养,有我在,江陵定能无忧。”

吕蒙语气笃定。

“去吧,让使者进来。”

周瑜摆了摆手。

“属下遵命。”

吕蒙转身离去。

当晚,一辆马车从江陵城缓缓驶出,隐入夜色之中。

城墙上无数双眼睛注视着那辆马车,满含不舍。

吕蒙本想封锁消息,但城内守军怎会察觉不到?他只能派探子驱赶曹军探子,确保周瑜顺利离开江陵。

直至一个时晨后,苏晨才得到消息。

此时,周瑜怕是已在渡江途中,他无奈放弃拦截计划。

然而,周瑜离去对苏晨来说也是好事。

“赵霸,随我去江陵城一趟。”

苏晨唤来赵霸,带着十余名亲兵,策马直奔江陵。

不久,二人来到城下。

借着月光,苏晨看到城头的江东士兵一个个垂头丧气,神情慌乱,显然因周瑜离开而士气低落。

“江东军心已散。”

苏晨低声自语,随即回头对赵霸喊道,“走,先回营。”

回到营地,苏晨立即命令赵霸:“立刻召集数百名熟悉江东民谣的人,待会儿有大用。”

“咦?”

赵霸挠挠脑袋,一脸疑惑,“大人,召集这些人来有何用意?”

“自有安排,去吧。”

苏晨摆摆手,不耐烦地说道。

“那我这就走。”

赵霸点头,随即策马而去。

一个多时晨后,他才领着七八百人赶到。

这队伍里,有正规军,也有民兵,甚至还有一些炊事人员。

瞧着那些曹军精锐还显得平静,可那些民兵和炊事员却紧张得浑身发抖,到了苏晨面前更是汗流浃背,生怕被派去冲锋送死。

“诸位。”

苏晨一声招呼,待众人稍稍安定下来,便笑着开口:“待会儿,你们到江陵城外唱江东民歌,声音越大越好,此举必有重赏。”

“什么?还能立功?”

“不会是在骗我们吧?”

“当然不是!能让赵将军如此敬重的大人,怎会戏弄咱们?”

一听这话,众人心头皆燃起希望。

毕竟平日里,民兵与炊事员根本没有立功机会,如今只需唱歌就有赏赐,谁不愿试试?

见大家都有所期待,苏晨微微点头,立即命赵霸带领众人出发。

半个时晨之后,

江陵城外响起一阵阵婉转动听的民歌声。

歌声悠悠,逐渐飘入城内。

城墙上,众多江东士兵先是一怔,随后陆续聚集到墙边,仔细聆听。

那熟悉的旋律不断回荡在耳边,许多人不禁双眼湿润,心底莫名涌上一股悲凉之情。

“头儿,真想回家。”

众人纷纷转身,朝着身旁的将领诉说心声。

江陵城。

吕蒙疾步登上城墙时,眼前的景象让他眉头紧锁——江东士卒一个个无精打采,斗志全无,甚至不少人脸上还挂着泪痕,显然刚经历过一场情绪低落的洗礼。

察觉到这一幕,吕蒙脸色骤变。

紧接着,他便听见了城外传来的悠扬歌声。

仅仅几句话,吕蒙内心泛起复杂情绪。

仅仅片刻,他的意志已如磐石般坚定,迅速回过神来,随即面色铁青地对身旁的侍卫下令:“速去击鼓,重重地擂响,让所有人听见,立刻行动!”

城外,数百人齐声高唱江东民谣,此起彼伏。

他虽试图制止,却无力回天。

唯一能做的,只有借助鼓声鼓舞军心。

不久,城墙上传来了急促的鼓声。

咚咚咚!

江东士兵这才回过神来,四处张望了一番,随后勉强镇定下来。

然而,士气依旧低迷,毫无提升。

吕蒙只能摇头叹息,继而站在城头,稳住军心。

“报!”

次日清晨,传令兵的呼喊将吕蒙唤醒。

他迅速起身,疾步来到门外,厉声问:“出了何事?”

“禀告吕将军,据斥候探报,曹军已销毁炊具、埋掉灶台,焚毁粮草,倾巢而出,正朝江陵城赶来。”

传令兵单膝跪地,抬头急切地禀报。

什么?

听到曹军来袭的消息,吕蒙大吃一惊,脸色骤变。

不过,他震惊的并非曹军倾巢出动,而是对方竟主动毁粮,这分明是断了自己的退路!若无法攻克江陵城,那四万曹军顷刻间便会崩溃。

“好一招破釜沉舟!”

吕蒙脑海里浮现出四万曹军高昂的士气与决绝的决心,不禁心头一紧。

再想到江陵城当前的防御力量,忧虑之情愈发深重。

难!难!难!

即便如此,他也必须硬着头皮守住江陵城,这是他对大都督的承诺。

“传令,全军戒备,准备迎敌,待曹军攻城时,务必全力放箭。”

吕蒙果断下令。

“遵命!”

传令兵领命而去。

吕蒙随即抓起佩剑,登上城头。

极目远眺,果然看见远处奔袭而来的黑色洪流。

尽管曹军人数众多,但队列整齐划一,丝毫不显混乱,显然是出自名将指挥。

“曹军之中,有曹仁、曹洪这样的沙场统帅,还有黄忠、魏延、赵霸这般勇猛的将领,这一战,恐怕免不了血雨腥风。”

吕蒙紧蹙眉头,低声自言自语。

他有意避开了一个人——那个曹军的祭酒。

吕蒙不愿提及此人,更不敢提起,唯恐稍有触动,就会干扰自己的判断。

此刻,曹军在距离江陵城两里外的旷野驻足。

吕蒙满是疑惑。

曹军为何停下?

紧接着,吕蒙双目圆睁,难以置信地凝视眼前景象。

曹仁挥手后,曹军阵营中传出低沉的战鼓声,伴随着鼓音,四万曹军开始移动,却并未直扑江陵城,而是迈着整齐的步伐,徐徐前行。

且这四万人,每一步的距离都分毫不差,仿若一人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