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是要进攻了吗?

在人群中,有一千多人默默交换着眼神,一边煽动着旁人的愤怒,一边留意着营地外的情况。

周围大约有两千多名江东士兵驻守,但显然他们并不把这些家伙当回事,一个个嬉笑打闹,很少关注这边。

这时,这些人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起初,他们对杀害江东士兵还有些愧疚,但现在这种念头早已消失不见。

夺取江陵,然后坐等曹军进城论功行赏,这才是他们的目标。

另一边,吕蒙下令后便不再过问,继续在城中巡查。

这样又过了五天。

这几日,庐江兵安静了许多,这让吕蒙十分满意,于是开始考虑如何收服他们的军心。

他特意准备了几车食物前去慰劳。

令吕蒙意外的是,事情进展得异常顺利,所有人规规矩矩,没有半点抱怨或不满。

他满意地点点头,看来这些庐江兵确实听话。

只需再观察一阵子,就可以逐步安排他们驻守江陵。

当然,必须先将他们打散重组,他才敢启用这些人。

怀着愉悦的心情,吕蒙转身离开。

与此同时。

曹营之中。

苏晨召集众将商议,此刻所有人都已到齐,站在营帐内等候。

“自庐江降兵进城,至今已有二十日,时机应该成熟了。”

苏晨看着下面的将领们,平静地说道。

“祭酒大人,是要进攻了吗?”

曹仁兴奋地问。

“是的。”

苏晨点头回应,随即朝帐外喊道:“进来吧。”

立刻。

几名疲惫不堪的亲卫走进来,拱手禀报:

“启禀祭酒大人,我们依照您的指示,前往庐江郡散布谣言,孙权原本驻扎在濡须口,听闻谣言三天后便匆忙赶回庐江。”

“在我们返营复命之前,孙权派遣鲁肃渡江返回江东,具体原因不明。”

听罢,苏晨笑着道:“做得很好,退下吧。”

待众人离去,曹仁等人满是疑惑地询问:"祭酒大人,适才发生了何事?"

苏晨语气平淡地说:"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小计策而已。

相信不用多久,孙权的使者便会抵达江陵,召周瑜返回庐江。"

听罢,众人不禁深深吸了一口气。

这也能算小计策?

仅仅几句话就在孙权心中掀起波澜,他中断了合肥的战事,赶回庐江,甚至想要召回周瑜。

至于鲁肃被派往江东的具体任务,虽不得而知,但绝非小事。

毕竟孙权极为倚重鲁肃,无论何事都会带上他,寻常事务更不会交给他处理。

仅凭这一点,他们即便不清楚具体谣言内容,也能猜到绝不简单。

"那么大人,我们何时发起攻城?"曹仁再次发问。

苏晨笑道:"孙权的使者至少需要两三日才能赶到江陵,这段时间你们可以整顿军队,做好一切准备。"

他补充道,孙权的使者一到,不论周瑜是否动身,都将对江陵军心造成巨大冲击。

此刻正是最佳的进攻时机。

将领们立刻躬身退下,开始部署。

三日后,正午时分。

江陵城。

几骑快马疾驰而来,骑士大声喊道:"主公急召,命你等即刻前往见大都督!速开城门,放我们入内!"

吕蒙正于城头休憩,抬头瞧见为首的传令兵所持令牌,便点头示意放行。

在引导众人前往拜见周瑜的路上,吕蒙忍不住追问:"主公有何吩咐?"

"主公下令,命大都督即刻率军奔赴濡须口,攻打合肥。

主公数日后将亲自率领三万大军至江陵驻守。"

听到这话,吕蒙顿时呆住。

随即感到大事不妙。

大都督若离开,江陵军心必定动摇。

那时,如何抵挡曹军的攻势?

至于主公率军前来,吕蒙并不抱太大希望。

毕竟三万兵马从庐江赶到江陵,少说也得七八天。

但他也只能忧虑地带领使者去见大都督。

那时,周瑜正于营帐之中谋划后续军机大事,反复揣测曹军可能施行的战略。

使者进入时,他全然未觉,依旧背对门户。

吕蒙瞧见大都督这般疲惫,不禁叹息一声,上前将使者来意详细述说。

周瑜蹙眉转头瞥了使者一眼,道:“江陵还需我驻守,烦请告知主公,待他大军抵达,我自会赴合肥。”

“大都督,主公有令,命您即刻启程往合肥!”

使者挺身直立,目光坚定地望着周瑜。

…………

“我知。”

周瑜点头,随后认真解释,“然曹军虎踞江陵城外,若我离开,恐城池难保。”

言毕,他自觉怠慢君命,连忙补上一句:“不如容我三日筹备军务,之后与诸位同往濡须口可否?”

“大都督莫问我,我不过传令之人,无权定夺。”

使者摇头,继而问,“屡次延宕,可是有意违抗君命?”

此言一出。

吕蒙面色骤变,周瑜亦僵在当场,怔怔盯着使者。

良久,周瑜长呼一口气:“非是抗命,实因江陵城关乎甚重,不得不谨慎行事。”

“烦请转告主公,待其至江陵时,我当亲自递上兵符。”

言尽,周瑜冷冷扫了一眼使者,随即迈步向外而去。

“大都督……”

吕蒙急忙追赶。

“你……”

使者被惊得哑口无言,呆立原地,只能指向周瑜的背影。

户外。

吕蒙忧心忡忡跟随周瑜,道:“大都督,真要如此?若消息传至主公耳中,恐会被视为挟制,此举太过冒险,怕是将自身置于危境。”

周瑜神情如常,缓缓摇头:“江陵绝不能有失,相较于江东基业,我个人得失利害微不足道。

即便事后主公怪罪于我,我也毫无怨言。”

吕蒙默然片刻,抬头认真询问周瑜:“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值得!”

周瑜坚定地点点头,“当年伯符将江东托付于我,嘱咐我辅佐主公,我岂能辜负他的信任?否则,九泉之下,我对不起他。”

话语间,周瑜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张开手掌,掌心赫然是一摊鲜血。

吕蒙见状,大吃一惊,急忙握住周瑜手臂:“大都督,您吐血了!”

“无妨,旧疾而已。”

周瑜试图甩开吕蒙的手,却未能成功。

吕蒙坚持道:“大都督,请随我去求医,江陵城中有不少良医。”

“不必了。”

周瑜再次摇头,“曹操随时可能攻城,我必须留在这里指挥,等战事结束再说。”

“这万万不可!”

吕蒙断然拒绝。

见吕蒙态度坚决,周瑜略显无奈,只得说道:“那麻烦你请大夫到府上来,记得不要惊扰百姓。”

“遵命,末将即刻就去。”

吕蒙放开周瑜的手臂,跃身上马,直奔内城。

与此同时,营帐里几名信使交换眼神,眼底闪过一丝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