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第 87 章 礼物郭守云紧紧的?抿着?嘴唇不吭声, 刘青青急了?,不由得扬起了?声调:“你倒是说话呀!”
第87章第87章礼物郭守云紧紧的抿着嘴唇不吭声,刘青青急了,不由得扬起了声调:“你倒是说话呀!”
少年已经比她高出半个头,定定看了她半响,微微屈膝,伸手握住她的手臂摇啊摇,委屈道:“阿青,你不要生气,我去还不行么?”
“不过,每个月你要来看我三次!”他眼巴巴的看着刘青青,这是他最后的让步。
念及她会晕船,又改口道:“算了,我一个月回来三次,可以么?”
刘青青脸上多云转晴:“你放心,我会时常来看你的。”
两个人头挨着头梳理行礼的清单。
才到村口,远远的便看见站了许多的人,苏氏翘首以盼。刘有山看见他们的马车,喜得晃了晃手中的拐杖:“回来了回来了,阿青他们回来了!”
这是头一次,他们没有在一起过中秋节。
苏氏对两个孩子的挂念担忧在这一刻,化作了眼角欢喜的泪水,她一手拉着刘青青,一手牵着郭守云:“累不累,快回家歇歇,今晚给你们洗尘。”
刘鑫,赵刚,阿喜等,你一句我一句问好,一群人一边往回走,一面热切的讨论着。
正在这是,赵兴冬赶着一架双匹大马的宽大马车,意气风发从村子里出来。
泥土路窄,马车不能通行。
赵兴冬眼底闪过一丝懊恼,拉着缰绳盯着对面关闭的车帘发怔,慧兰在里头么?
“大冬,怎么不走了?”车帘掀开,露出里头许美仙涂脂抹粉的脸。
她擡眼看见刘家人,眼珠一转笑道:“哟,这是去城里做零工回来了呀。我们赶着去府城安置新居呢,你们让一下呗!”她满脸得意,恨不得全村子炫耀,她们搬家去府城。
他们车上放着许多箱笼,只坐了许美仙一人。
刘青青挑眉,他们搬家,怎么不见赵二贵大春爷俩。
阿喜凑在她耳边道:“赵兴冬巴上府城的富户独女,女方买了个院子,说是亲家是乡下的不好听,让他们以后搬到城里住。”
“二贵叔不同意,许美仙闹着和离,领着赵兴冬执意搬家,已经在村子里传开了。”
刘青青倒吸一口凉气:“他这是带着老娘去入赘?”
那边许美仙得意洋洋抱出一盒点心:“冬子媳妇家是府城做大生意的,等成了婚,男主外女主内,以后诺大的家业就靠冬子撑着,你们放心,日后有难处,只管上门,我们冬子不是个忘本的。”
“来来来,这是亲家送来的节礼月饼,你们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月饼吧,诺,都给你们。”
说得府城女方家偌大的家业是她许美仙的,而面前的都是上门打秋风的破落户。
刘青青面色古怪的看着月饼,这世界真是巧啊。
那是张和卖给她的月饼,她换了包装后重新出售,上面还包着青华楼的盒子。
刘青青推辞道:“不用不用,你们留着吃吧,我们家不缺月饼。”她就是卖月饼的,真不缺。
许美仙还当她不敢要这么贵重的点心,一把塞在苏氏的手里:“抱着吧,乡下哪里找这么好吃的月饼!”
阿喜翻了个白眼,讥笑道:“美仙婶子,大春回去没说么,阿青家的作坊就叫做青华楼,你认识盒子上的两个字青华么?”
“你把阿青家的月饼弄来送给阿青,这不是闹么!”
许美仙刷满脂粉的脸上瞬间出现了裂痕,她知道刘家开了个作坊,一直以为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小作坊,哪里晓得,他们家做的月饼都卖到了府城。
她还记得媳妇家的下人婆子来送节礼,捧着月饼那副趾高气昂的模样。
车上的刘慧兰掀开帘子:“行了,阿青,让他们过去。”她还赶着回去做饭呢,阿妹他们在外面肯定吃不饱。
掀开的车帘里,时兴的布料,精致的点心盒子,各自礼物盒子,随意的堆在塞刘慧兰的脚边。而不是像他们,一盒月饼还要锁在箱子里。
许美仙讪讪的,心里后悔极了,要是没和刘家退婚,这个月饼是不是她想吃多少就有多少,车里的时兴布料全是她的。
赵兴冬看见刘慧兰,眼睛骤然亮了一下,不错眼的盯着她。他今日穿了最新的斜纹锦长衫,端是一表人才。
刘慧兰满心都是今日赵垚帮她的事,心不在焉便放下了车帘,压根没看到他。
赵兴冬顿时有些挫败,他下意识的扯了一下缰绳,马匹哒哒走了两步,掉到了路边的水沟里。
刘青青愣了一下,笑道:“美仙婶子,让车就让车,怎的还把车弄到沟里,这让我们多不好意思!”
许美仙站在路边,看着水沟里的儿子,和散落一地的箱笼,一张脸青青白白来回变换,牙缝里喷出几个字:“你们先走!”
刘青青淡然一笑,招呼大家回村进屋。
她回望着身后的母子两人,许美仙正指着垂头丧气的赵兴冬破口大骂,她扭过头,不经意的询问阿喜:“赵兴冬媳妇家在府城做什么营生?”
若她没记错,后面几日薛文豪那厮中断路线,他们家竟然能把府城的月饼送到常平县,除了家里干运输的,她想不到其他营生了。
她正打算收拾车马行,就在这里遇到他们家的未来女婿,是不是冤家路窄?
回到家归置好箱笼,刘青青抱着棉花黑炭揉了半响。
顺便到后院看了看大妞二妞还有大青驴。小动物们对她回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然后便是一一分发礼物。
刘青青给大家准备的礼物实用经济,每人一身时兴的布料,刘鑫家大宝儿,未出世的小宝宝也有。
阿喜等喜滋滋的抱着,一面计划着做件什么样的衣裳,一面听她们在府城的际遇,
接下来便是汇报各自负责的事物。
刘有山挺着胸脯笑道:“我们护苗小分队给十里八乡的百姓们驱虫,赚了一千八百两,库房里的毒蘑菇全部用完了,库里只剩下鲜菌子。赚得钱,恰好平了鸭子和菊蓟的费用。
只是还欠着村民们一大笔菌子钱呢。”
刘青青笑笑:“没事,我们去府城赚了一笔,我带了两万两回来。”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两万两,是他们听错了么?
刘青青没有说青华园的事情,解释道:“我们月饼新颖味道美,大卖太正常了,等月底,人人都有大红包奖金。
而且,最幸运的是,阿云被知府大人看中,收作了学生,这次回来,他收拾收拾就去府城读书。”
什么,知府大人的学生,大家艳羡的看着郭守云,不晓得他是走了什么狗屎运。
其中赵刚脸上最是复杂,郭守云是他启的蒙,从一开始的白玉盘都不理解,到现在能将四书五经随意背出来,进步之大他感触很深,他暗暗发誓,晚间再多读一个时辰的书。
目光焦点的郭守云有些不适应,习惯性往刘青青身后躲,却想起来,以后他要学着一个人面对,要为阿云撑起一片天空,红着耳根子挤了一下嘴,算是回应。
刘满仓红着脸急急忙忙道:“东、东家,棉花地里的棉花都变成了白色,什么时候采摘?还有田里的稻谷已经低了头,今年喷了药,空穗的少,产量高,这么多的田地,是不是我先预定二十个短工?”
收割稻谷是力气活计,他在心里琢磨着去请哪家的汉子。每到秋收的时候,一家壮劳力,百家求,去晚了请不到人。
听到棉花成熟,刘青青大喜:“是该多请几个,请十五个麻利的女工,五个男工就够啦!”
刘满仓有些焦急:“小东家,你不晓得,收割稻谷是个力气活,五个男工恐怕不够。”需要先把稻谷割下来,然后拉回家,趁着日头好在石头上把稻谷摔下来,一天下来,五大三粗的大男人都累得够呛,妇人哪里干得下来。
刘青青笑道:“没事,你按照我说的办,我从城里买了些器械回来,收割稻谷不用那么费力。倒是棉花,必须尽快采回来,免得下雨发霉。”
她已经迫不及待盖新棉被。
等安排好这些事物,几人抱着自己的布料,喜滋滋回家准备做新衣。
苏氏把放在井里湃着的葡萄拿出来:“快吃吧,最后六串,那会才从藤上摘下来,都洗干净了。”刘青青去府城的时候已经成熟,采了两筐去,赚了一笔,剩下的留着给他们过节,苏氏却还省着,一串没动,等他们回来一起吃。
刘青青含了一个,脆甜清香,摘了两个塞到趴在一边尾巴摇成风火轮的棉花和黑炭嘴巴里。
家里的葡萄树在她日日不缀的浇灌下,突变长成了阳光青提,真是意外之喜。明年可以剪枝培育更多。
她拍拍两小只的脑袋:“明年让你们吃个够!”
她笑盈盈递了一个盒子给苏氏:“阿娘,这是特意给你准备的,快戴上看看。”
苏氏呵呵一笑,接过来一看,金丝打造的两个圈,拿在手里疑惑不解:“这是什么首饰,从来没见过?还是黄金的,得花多少钱!”她心疼极了。
“这是眼镜,你带上试一试!”刘青青帮忙把眼睛腿掰开,卡在苏氏的耳朵和鼻梁上。
苏氏短暂的眩晕后,惊喜的指着刘有山:“呀,变得清晰了,我能看到你爹眼角的纹路!”
不仅如此,地面的石头上的纹理,外面院墙下爬过的小蚂蚁,一一呈现在她的视线中。
世界变得清晰直观,不再像原来那样,一团模糊。
她极其喜欢这份礼物,宝贝的摸着眼镜不舍得摘下来。
刘有山眼热不已:“阿青,我呢,你给阿爹准备了啥?”
刘青青扫过他瘸了的腿,她去了府城最负盛名的医馆询问,却没有办法续接断了的腿筋。
她笑道:“阿云在府城给阿爹挑了一匹矮马代步,诺,就是跟在我们马车后面的那匹小黑马。”
大妞二妞性子烈,只给她和郭守云骑,别人稍微挨近一些就不停的打响鼻,那口气就像说:“莫挨近老子!”
她们跑遍了府城的四个牲口市场,才淘摸到两匹蒙古种小矮马。
大妞二妞是标准的大宛马,臀线约摸一米八,跑起来像贴地飞一样,这两匹小矮马臀线约摸才一米,性子温顺耐力好,阿爹可以毫不费力的爬上去,还有一头是给翠翠的。
打个比方,大妞二妞是达到时速一百八上高速狂奔的大型机车的话,那这两匹小矮马便是小电驴,小巧可爱实用,乡村泥土小路或者县城的大道,它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刘有山大喜,他眼红大妞二妞许久,可惜两匹马不搭理他,而且他腿上没力气,根本爬不上去。
之前看见马车后的两匹矮马,以为是小马犊子,听她解释,才晓得那是已经养了三年的壮年小矮马,天生长这么高。
他和刘翠翠一前一后奔到后院,刘翠翠选了小些的红色矮马,他看中高一点的黑色矮马,杵着拐,轻易的便跨坐了上去,扯着缰绳,小黑马笃笃笃指哪去哪,极其听话合心。
他坐在马背上哈哈大笑,他又可以满村子窜门找朋友唠嗑拉。
刘翠翠骑着小红马咯咯咯直笑,她想骑棉花黑炭许久,总是被它们跑掉。
大妞是二姐的,二妞是阿云哥哥的,三妞是阿爹的,四妞是她一个人的。
一家人嘻嘻哈哈站在院子里,看着两人骑着马在后院的苗圃地里到处乱走。
郭守云眼里闪过羡慕,他要去读书了呢,不能日日感受到这份热闹。
不过,刘青青给大家分礼物的时候,一直说这是他们两人一起准备的礼物,那是不是,刘青青内心,和他更亲密一些?
闹完一通,刘青青看着慧兰,抱出了一个匣子:“阿姊,你快要说亲了,我给你订了一面镜子打扮,你看看。”
说起相亲,刘慧兰脸上一红,嗔她一眼:“一天尽胡咧咧。”她脑海里却浮现出一个高大的身影,刘慧兰暗暗啐了一口,嘴角微微上翘。
打开盒子一看,里头是一面木瓜大的镜子,和世面上的铜镜不一样,这面镜子竟然将脸上的汗毛都照得清清楚楚。
她惊讶的眨眨眼,里头的人儿也跟着眨眨眼。
现在还没有玻璃,但有水晶,刘青青一直记挂着给苏氏做一副眼镜,请珠宝店的工人用水晶打磨成凹透镜,镶嵌在黄金打造的镜架上,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看着工匠灵巧的手艺,她灵机一动,让珠宝店打磨了一块薄透的水晶,订做了一块银箔小心贴到背面,清晰明了不如玻璃镜,却大差不离。
保证是这个时代的头一份。
分完礼物,苏氏带着眼镜忙碌起来,她将桌子上的阳光青提收起了四串放到书匣里:“阿云要去读书,这个青提给他带去。”
翻箱倒柜寻布料,平时舍不得穿的布料嫌弃太差:“去府城念书,万一穿得次了被看不起,不行,我们明天去县城重新买最好的布料,再来做衣裳。”
刘慧兰戚眉:“是啊是啊,还有铺盖,城里流行花开富贵牡丹,明日我们扯一床给他做个新的!”
郭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