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当家 她是迫不及待想跟刘家成为亲家了……
第146章当家她是迫不及待想跟刘家成为亲家了……
浓情蜜意一晚过后,屠洋洋见刘健国没有再提及,以为他只是一时兴起,就是嘛,他自己也不过才十九岁,正值年少,何必有什么孩子的拖累。
懒人的思维本就是得过且过,屠洋洋又开始恢复到上班慢慢加工摸鱼下班被人侍候着摸的舒心日子。
某日下大雨,电闪雷鸣,连绵不绝的雨点有如倾盆而出,即使撑着伞也被淋得一身湿透的屠洋洋,推开门就看到正挽起裤脚清理伤口的刘健国。
他冒雨赶路,水气遮眼一时不察路上有个大坑,摔了一大跤,手肘跟膝盖脚踝都擦破了皮。
“这是怎么搞的?”屠洋洋看那麦色肌理被擦得血肉模糊,心疼坏了,赶紧从系统里兑换了支表皮生长因子的药膏拿出来,给伤口清洗过后涂上,能加快愈合不留伤疤。
刘健国道,“这只是意外。”磕磕碰碰太正常,要不是被她撞见,他全然没放在心上。
“你跟人打架了吗?有人欺负你?”屠洋洋联想到自己穿不穿工衣都被人呵斥。
刘健国失笑,“我怎么会跟别人打架,谁会欺负我。”刺水大队跟厂里的人巴结他还来不及呢。她眼里满是关心与体贴,他心里欢喜,柔声道,“只是下雨时骑车摔的。”
“啊,那路也太不好了。”屠洋洋了胜与无的对着他的伤口吹几口气。
她愿意养着刘健国,可他却不乐意总在屋里呆着,也是,就这么巴掌块大的地方,又不能随意收听电台阅读书籍,实在是无趣。他天天送自己上班后去上工,差不多在她下班前回来,看起来精神饱满,她就没管。
他从来没说过难,不过刺水大队到机械厂的距离,骑车快也要近一个小时,每天在路上都要花费两个小时的功夫呢。
那路还那么烂!
把他都摔伤了!
屠洋洋想着,得把路修一下才行。
可看日子马上就要春耕,上哪里找人修路呢?她也不方便一下子把钱拿出来啊。
明面上她的钱可都在刘健国那里,估计也就能剩下个二三百。
她年底年初的时候都提了次级,如今她已经是十二级技术员,每月拿62块钱。厂长跟她讲过本来以她的技术完全可以赶得上八级工,工资应该更高,但她走行政级达到十二级后,可以有高级干部待遇,之后再出门洽谈商务,买票住招待所会更方便。普通津贴6块,另外给的是技术津贴,特殊津贴,大约每月发钱10块,甲级肉票10斤,乙级5斤,丙级4斤(原本都是5斤左右,但计划经济困难,供应下调,只有她是特殊技术津贴,才给得这么高。可这猪肉其实也是她自己弄来的,也算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了。)
还有过节费,新年、春节,一共六块。跟女性特有的妇婴费,本来是每月发麻纸或者月事纸,不知道为什么不供应了,改成发钱,她每月是1块5.
不算过节费,每月她实领工资是79.5元。可比不上厂里八级工的工资,足有112.5元。真要计较的话,屠洋洋肯定是吃亏的。
“咱们还有多少钱?”屠洋洋不太清楚自己的家底,修路不是她自己能做的,也不可以由她来做,她想个由头要让大家乐意修路,然后带头捐些钱,应该能行。
刘健国马上道,“还有684块8毛5分,卖的猪肉款423块我另外收好的,要做什么吗?”
“还有这么多吗?你没花啊。”这钱还给了他妈两百块不是吗?
“你啥都预备齐整的,我也没处花啊。”刘健国知道洋洋在这方面是个小迷糊,“咱俩是去港城过的年,你那些票工会大姐给了咱妈,她想着咱俩又不在,别可惜了,过年时候大家都乐意捐钱,都高价置换的。在港城咱不是又没花一分钱,回来车票之类还有报销。韩部长说你还有两笔报销款没下来呢。”
她技术员等级上升,相应的粮食生活用品定量都有所提升,他在刺水大队赚工分,加上她的关系队长给予的隐形福利,他们的粮食蔬菜尽够了。
要不是把大半粗粮换成大米、白面,他俩的粮食还能往出卖些。
她那个表姐给了好些布,港城那边给做的新棉衣,还有没做没穿的呢。除了前两天他买牙膏牙刷花了一块二,就只有想着把盐醋票用了花了四块五。
哪里花得完呢?他又没什么想买的,不过要是哪天洋洋有了缝纫机票,他倒是想买台缝纫机回来,好给她做衣裳。在港城的时候,她的大衣,裙子,披肩,衬衫等,穿都穿不完,而回来只能委屈巴巴得穿工装跟绿军装,虽然她穿着一样好看,可他还是觉得,太委屈她了。
屠洋洋开始想怎么修路,这时候修路其实钱还不是最要紧的,毕竟不太可能直接给刺水大队修水泥路,富强机械厂都还没全铺上水泥呢,在这当下搞得太特殊是会出事的。
修土路最主要的就是人工,而要是农闲还好,之前她提议也修过一段,可马上就是春耕了,大家都要忙着种庄稼,这可是一年最要紧的时候,哪里会有空修路。
那就得先帮他们把春耕搞定。
弄个可以改造的翻耕机,大面积由拖拉机进行半机械耕种,小的坡坡坎坎采用耕牛或者人力。
想到就从系统里翻看图片,大概样子有了雏形,等这周休息去刺水大队实地再观察下,设计图她自己就能画个七七八八,这样哪怕是有些超出此年代的产物,也不会被系统警告,她自己想出来的是不会侵权的。
心里有了主意,屠洋洋又道,“那咱们没给妈生活费吗?”说起来,比起她亲妈,刘健国的妈妈对她可好多了。是她从来没体验过的母爱方式,她还蛮喜欢的。
再说秦幺妹做饭好吃啊!亏谁别亏了厨子啊!
“妈说不用给,家里还偏着你弄回来的油水呢,我们的粮食定量在妈那里,妈说还占着咱们的便宜。”刘健国道,“走吧,咱们也该去吃饭了。”
雨小了些,却还没停,两人也只打了一把伞,紧紧贴在一起。
杂院里东边的房子住着王家,门窗都是东拼西凑的,还有糊着旧报纸的,被大雨吹破个大洞,往屋里灌了好些雨水,王大娘正臭着脸拿破盆往外舀屋子里渗进去的雨水,嘴里骂着不知道淘哪里去的孩子跟还没回家的当家的。
锅里蒸的窝窝头,天气不好,想着改改口,她还打了个鸡蛋汤,要是不赶紧吃,又得废柴伙热,一天到晚尽给她找事!
这破房子,破天气,破人!
小半盆水泼出去,擡头就见好一对恩爱的小夫妻共撑着一把伞,甜甜蜜蜜往院中的刘家走。
想到之前她躲雨时秦幺妹给散的瓜子,心里悠悠直叹,这人的命啊,真是不一样。她咬了咬牙,打算再花五毛钱写信,把娘家侄女介绍给刘家大儿。
她那娘家侄女,长的可真是水灵,比她年轻的时候,要俊出去百倍去,也是这样,家里宝贝着,宠着,也想着攀门好亲。左挑右挑,看上的人家相不中她,嫌她是农村户口,而看中她的,她又瞧不上,都21了。
王大娘叹口气,这不是戏里唱的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嘛。农村里难啊,针头线脑都能打破头,大姑娘不嫁,大小嫂子都不乐意,毕竟挣得少吃的多,谁家都缺粮食,都想给自己孩子多吃口,谁还顾得上体面。
刘家就是很不错的人家了,秦幺妹这个婆婆又和气,老大刘健解又是个正式工,家里除了还有个弟弟,只有一个小妹妹,再没别的负担。见秦幺妹相了几个姑娘还没相中,王大娘很想让侄女能嫁进去。
肯定不会饿肚子的。
也用不着呆这连窗户都糊不上的屋子!
同样都在一个小院里,有男人有儿子,秦幺妹那过的是什么日子,她呢?
王大娘想着,眼泪都要掉下来。
她真是命苦啊!
都是厂里的工人,她当家的呢?每月的工资总是缺七少五的,有时候还能少上十块去。不是要抽烟,就是要喝酒,难得买上两个鸡蛋,他当老子的还不让着小的,全划拉到自己嘴里,孩子们没少被挤兑哭。刘家三儿子一闺女,她家两儿子两闺女,大的嫁人了,小的才十岁,本来大家都难,她还好过些呢,她可只有两个儿子。
可转眼,秦幺妹就不难了!
人家命好啊,娶个七仙女一样的能干媳妇,最主要是人家还愿意贴补。
又有钱又有能力,还大方,上哪儿淘换去,就让秦幺妹可碰上了。
王大娘羡慕嫉妒恨啊,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刘健国就跟这新来的技术员给巴上了呢?都怪自己消息不灵通啊,还没清楚来龙去脉,这名花就有主了!
听说司机员后满福一家都后悔的肠子都青了,屠同志可是他接到厂子里,还吃过一顿饭的,那时候他家就得了糖票啥的好东西,也不知道怎么得惹了屠同志不喜,没走动起来,给疏远了。
如今屠同志可是动不动就跟厂长、主任能说得上话的,手底下管着一干小徒弟,威风极了。
越想心越热,直恼当家的还不回来,她不认字,还得让当家的去写信,不然打封电报吧,让侄女快点儿来,她是迫不及待想跟刘家成为亲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