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要不开个技校? 总归标准化培养,这些……

第74章要不开个技校?总归标准化培养,这些……

吴老板名为吴慢,但做事一点不慢,中秋前就叫人给了谢芳草准信,说是毛线做出来了,属实效率高。

谢芳草便带着周氏、刘甜儿去了吴老板的小作坊,拿了毛线细细看。

却见这毛线跟如今的毛线稍微细一些,不过丁点指甲盖那么粗,但吴老板说试验了许多次,这毛线已是最粗的,太粗了容易卡住缫车,太细了容易断,且不似谢芳草要的那种粗棉线。

说来这毛线道理也简单,将棉放多一些,缫车缫三遍,棉便成了粗棉线,就是谢芳草要的毛线。

谢芳草试了试用手下了狠劲儿扯毛线,一时扯不断,比之前直接用手搓出来的棉线更加细密且紧实,遂放了一半心。

又叫周氏刘甜儿两人坐了,现场织了一个大手套出来,看看好不好织。吴老板眼瞅着这棉线在两人手里,七扭八拐,一时眼花缭乱,一会儿功夫便成了一个手套,简直神仙技艺。

周氏和刘甜儿瞧着吴老板和作坊里的女娘赞叹不已的目光,一时笑起来,也觉自豪无比。

谢芳草瞧着这毛线织出来的手套,戴着也比之前的手套更加暖和,但不知能用多久,之前的手套十分容易脱线,质量属实不大好,便又叫吴老板试试洗一洗捶一捶,看看洗多久毛线会断或是脱线起毛。

若是洗两次便脱线起毛了,也不划算,还得看看如何再改良改良,也不能叫别人买了回去,穿个两次便不能穿了,还是要做物美价廉的毛线织品,才是长久之计。

吴老板叫人拿了洗了又洗,捶了又捶,结果倒是好的,洗了七八次,这线倒还是一点没断。

吴老板琢磨片刻,说这应是因为如今用的棉是新棉,且用的是别处的好棉,不是沉棉赖棉,不然确实会出现谢芳草担心的问题。

谢芳草心下感叹,有个懂技术的一起合作,就是稳妥些。

一时想到未来的开厂,这个也是一个关键,忙跟吴慢道,“吴老板,看来这棉的品质可是十分重要的,后头可得派专人把关棉的好赖呐。”

吴老板听了连连点头,只说开了厂,自得时刻关注着,又说自家的棉布,向来名声好,自己可不能砸了自家的牌子。

棉线的问题一解决,谢芳草立马找了两个老板正式签订合同,谢芳草出资五百两,以及毛线衣、毛线袜等的技术,占五分的利。

余老板余立言出资三百两,占两分利,吴老板吴慢给了一个大院子开厂,另加两台缫车机子和两个缫工女娘熟手,也占两分利。

还有一分利,便是方氏的,谢芳草已跟方氏重新联系上,方氏县里铺子的人是方氏信得过的人,日后都可用来传递消息。

因着谢芳草仍是占大头的利,便用了“芳草毛织厂”这一名字,余老板和吴老板都没甚意见,便就此定了下来。

一时银钱、厂子、机器、缫工女娘都就位了,谢芳草又去官府做了登记将铺子编入排甲,缴纳了商税,这些也是谢芳草之前做过的事,又都打点一番,倒是十分顺利,不麻烦。

如此事情逐一办妥,芳草毛织厂便算是正式在官府挂了名,只等着正式投入开办了。

现下谢芳草要做的便是,马上招多些女娘,将毛线织品做出来,销售出去,收回成本,赚取利润。

因着有了开铺子的经验,眼下谢芳草开厂更加熟练。

若是按照一条完整的业务价值链来看,其实这芳草毛织厂算是各铺子的上游供应商,毛线织品做出来了直接分销给四家铺子(芳草记、余记绸缎铺、吴记布铺、方氏绸缎铺)。

先在市场试试水,打响名头,卖的好,其他铺子自会来拿货,市场和销售问题自是迎刃而解。

毛织品其实工艺简单,就是缫车机子把毛线缫出来,然后人工织,现下吴老板已经继续在研究如何用织机织毛衣了,若是研究出来,往后毛织布的制作效率便更加高了。

目前产品就是毛线衣、毛线袜、毛线帽、毛线手套、毛线毯子五大类织品,优势就是便宜且保暖,跟棉衣稍稍贵一些的价格,却暖和许多。

运营目前就是现场的管理运营,芳草记铺子里如今金儿是最得力的,第二便是马玉儿,两人年轻,又都十分会思考且热爱学习,将谢芳草的一些理念贯彻的十分好,潜力无限。

谢芳草便问了两人的意见,说是厂里缺一个管事,负责厂里进度的督办、人员现场管理等,马玉儿一时没说话,金儿便主动说自个儿愿意到厂里,刚好金儿也情商更高些,马玉儿便留在铺子里,帮着谢芳草管些铺子里的事。

交付层,目前就缺织工,刚好郑燕姐带了四个村里的女娘回来,还有三个其他村里的,在路上遇到的。

老刘走时便得了谢芳草的嘱咐,说是若是路上遇到了女娘,看看人品,若是好,不论岁数,便也带回来。

而支持,便又要人力、财务、采购、行政、品质管理了。

这些又没人会,总不能叫许桂花还干厂里的财务吧,两家铺子,还是分开的好。

还有郑燕姐带回来的这些人也都是大字不识且不会说官话,谢芳草又不想这些人只会织毛衣这些,还是想着把人培养出来,读了书,人头脑灵活,有了志向,也能多做一些更加有价值的活计。

一时,谢芳草想着还要跟万老板合作开的酒精厂和香露厂,倒不如开个培训班了,不然每次这些女娘都要自己带,实在是太费心思了。

人力班、财务班、采购班、行政班、缫工班、织工班、提纯班,还有芳草记的绣娘也需要越来越多了,还有化妆班……谢芳草渐渐入了神,这不就是技校吗?

要不,就开个技校?总归标准化培养,这些女娘们,也好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