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消费心理和借势 好风凭借力

第65章消费心理和借势好风凭借力

距离开业还有三日,谢芳草忙忙碌碌,带着铺子里的女娘们,做铺子七夕节氛围的打造。

在墙上、木柜上装饰彩纸折成的桃花瓣、门口的两棵桃树上也挂满了粉色丝带,到时客人们领了木牌和红绳,便可以将心愿挂在树上了。

胡绣娘瞧着满树的丝带布料,心疼的直抽抽,如此多的桃花丝带,全部都用的库房里上好的粉色妆花锻!

而这一整匹粉色妆花锻,价值都要一两银子,如今就这样被裁剪成了二百根粉色丝带!

胡绣娘想到这里,已经快要眼冒金星,再想到若是放在铺子外头,被人偷了去,都觉得自己快要晕倒了!

库房和采购岗,真是不好干啊!

但谢芳草决定要干的事情,那也是一定要干的,且,要干,就一定要干好。

气味和色彩,都会唤醒人不一样的情绪和记忆,在谢芳草眼里,七夕便是粉色的,是香甜的,所以铺子的整体设计是粉色的,铺子里的香味是桃子味的。

而当粉色桃花瓣,粉色桃花树布置好的一瞬间,七夕的氛围感便有了。

铺子里的年轻女娘都觉得好看极了,胡绣娘却是欣赏不来。

但挂都挂了,总不能再费劲取下来。

但又生怕贼人惦记铺子树上的粉色丝带,趁夜里来偷了去,刚好这周胡绣娘和常绣娘值夜班,夏夜凉爽,便在铺子外头铺了凉席,直接睡在铺子外面。

谢芳草说不动胡绣娘和常绣娘,又怕她们被蚊子咬,便做了灯笼,到了夜里,放在树下吸蚊子。

却见满树的粉色丝带被灯笼一照,有种说不出的如梦似幻,胡绣娘和常绣娘一瞧,也没了言语,只觉得彷佛真的到了鹊桥夜,七夕会,都舍不得开口惊扰了这片刻的宁静。

人们常常追求虚无缥缈的永恒,但这一刻的记忆,怎么不算永恒呢?

这一刻,星河璀璨,清风拂过,粉树飘摇,浪漫这个词的意义,便全部显现。

谢芳草瞧着,也不禁入了神。

这个时空,总得有点美好的事情吧,尽管前路如何漫漫,总归可以让生活美好些的。

铺子的陈列布置一新,谢芳草又开始进行最后一次试营业模拟。

这次谢芳草邀请了杜娟娘一家子和李知意一家子来店里,杜娟娘和李知意都还没来过,刚好可以让铺子里的女娘实战演练一回。

刚开始马玉儿和小梦几个都还有些不好意思,觉得都是正经的客人,又比自己身份高些,见了人就犯怵,不敢开口说话,可越是不敢说话,越是手足无措起来。

谢芳草瞧了,便知道问题出在哪了,这些女娘们,从心里便觉得不自信,短时间内没办法抛下门户之见。

谢芳草便自己在前头做接待,让大家跟在自己身后,先看,后学。

等杜娟娘和李知意两家人都走了,谢芳草瞧着屋子里十分沮丧的女娘,问大家,“你们觉得一个好的铺子伙计是什么样子的?也就是我常常说的销售。”

金儿瞧着其他的女娘们还在思考,自觉已经模模糊糊懂了一些东西,又觉得自己作为谢芳草的秘书,有义务为谢芳草身先士卒,于是擡起头来道,“掌柜,是不是要能说会道?然后让人觉得亲近?”

“很好,金儿已是有了自己的思考,其他人呢?大家想想,你去一个铺子,会因为什么买铺子里的东西?”

“我们都是去铺子里买包子、买衣服,买米买油,买些用得着的东西。”这个问题许桂花答上来,大丫也点点头。

“没错,你需要铺子里的东西,才产生了购买行为,那有没有买过不是特别用得着的,只是让你觉得开心的东西?”

荷花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回味,“我有回花钱去茶馆听了一回说书,还喝了一碗茶,这个感觉不是特别用得着,但我觉得这个钱,花的很值,我那一日都很开心哩。”

大家都有些羡慕荷花,但话题慢慢就朝着谢芳草想要的方向延展开来了。

一时冯绣娘又说,自己有次因为街上买栀子花的小女娘,实在讨人喜欢,那栀子花又十分的新鲜,便花了两文钱,买了几支回家,第二日还簪在头上。

罗绣娘倒是嗔怪的瞧了冯绣娘一眼,说当时大家都以为是谁送了冯绣娘栀子花呢,后头大家就慢慢攀比起来了,都去外头买了花来簪,自己见大家都买,便也买了来。

等到后头几日,绣娘们有簪月季,有簪牡丹的,原来那最开始的栀子花竟是冯绣娘自己买的!

一时间铺子里的女娘都笑起来,冯绣娘也笑个不停,说等发了月钱,还得去买了花来簪,如今穿的如此美丽,更得好生打扮才是!

谢芳草听着大家一时又说到要打扮,也是哭笑不得,忙将话题引回到购买行为上去。

人是非常复杂的生物,如果能探究明白人的消费行为是如何产生的,才能找到如何刺激消费的策略,才能知道如何做好销售。

“大家都很不错,已经有了思考的意识,而这个意识,需要大家慢慢锻炼,多问为什么,才能变得更聪明,也能把事情做的更好。”

谢芳草先夸赞一遍大家,看大家士气已经重新高扬了起来,便接着道。

“刚刚大家都说了许多,其实核心便是,人们消费行为的产生,是因为心理动机。桂花说要买有用的东西,这是她有需求,才产生了购买。”

“而冯绣娘,为什么会买一支平日不会买的栀子花?因为卖栀子花的小女娘讨喜,栀子花有香味,还能簪花,但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这个你们后头可以再问问冯绣娘。”

“而其他绣娘,为什么也买花?因为攀比心理,罗绣娘又为什么买?因为她觉得别人都买了,自己不买,好像不太好,便也买了。”

“是的是的,掌柜,你怎么知道!”

“因为你身在绣娘这个群体里面,你不想格格不入,你潜意识里便会考虑你所在的阶层和圈子对你的评价,所以便产生了购买行为。”

一时,铺子里的女娘都若有所思,谢芳草一时也没想着大家这么快就明白,直接把答案说了出来。

“所以好的铺子销售是什么样子的,是我们真正觉得自己卖的产品好,从心底里想把这个东西,推荐给其他人。”

“我们明白人们的购买行为如何产生,能通过各种方法去引导和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让人们产生购买行为。”

金儿继续发问,“所以我们的花笺,专门给那些官家娘子发,就是想刺激她们,让她们产生攀比心理?”

谢芳草赞许的望一眼金儿,又点点头,心里也觉得金儿确实头脑十分灵活,怕是要成长的更快些了。

“是的,包括你们看到的桃花树,若是你们在街上看见了,想不想进来看看?都是一些刺激购买行为的法子罢了,金儿,你也再想想,除了人们的固有需求外,我们还能如何吸引女娘们来到铺子?”

金儿忙不叠的点点头,已是感受到谢芳草举措背后的用意。

谢芳草接着跟女娘们说如何成为一个好的销售,我们要相信我们的产品,就是黄寨镇上最好的,我们只是想让更多人,用到更好的产品而已。

我们真诚待人,我们微笑服务,我们积极安利,买卖不成仁义在!

若是客人找茬,我们保持自己的尊严,不卑躬屈膝,便是了。

而至于如何刺激,相信慢慢的,大家便会有自己的思考。

女娘们也慢慢自信了起来,确实,便是对自己不自信的,也对芳草记这个铺子有自信。

芳草记,跟以往的所有铺子都不一样,哪有铺子有如此多新鲜的物件?哪有铺子能做出如此多漂亮的裙子?

哪有花费这么多心思,教女娘们认字,算数的铺子?

又哪有铺子包吃包住,还给女娘穿最好的绸缎裙子,描眉傅粉涂口脂的呢?

连送货跑腿的吴大钱,暗地里都有些羡慕铺子的女娘了,只恨谢掌柜没有开一个男子的衣饰铺子,自己也想去铺子里面当伙计,自己不想一直只当个送货跑腿的。

罗绣娘跟冯绣娘两人一道值夜班时都说,若不是铺子里的活计确实还是挺多的,谢掌柜又经常有许多奇思妙想,不然咱们真像是养在闺中的小姐,过的是神仙日子。

谢芳草也在心里发出了感慨,每日里的活计,真不知为何如此多!

嗯,还好,还有许多女娘,陪着自己一道干,总算,自己真正不再是孤身一人。

谢芳草一点也不想把她们当员工,她们就是自己的团队,谢芳草准备等铺子开起来,便给大家发原始股。

压榨员工?不存在的,以后大家都是老板!压榨老板?ok,毫无心理负担!

而这就是芳草记的文化基因,做最好的产品,提供最真诚的服务,让员工拥有最有尊严的生活,谢芳草自己践行着,也希望铺子的女娘们,慢慢理解并践行。

“谢掌柜可在?我们方夫人叫送了一些物件来。”却是个白净的小厮,应主子方氏的要求,给谢芳草送来了一些物件儿。

谢芳草忙道了谢收下,又细细问了些方氏的近况,方叫吴大钱带他去镇上食铺里吃个席,回来自己的回信和东西应当也准备好了,再叫小厮带回去。

谢芳草在做铺子开业前的准备时,便叫人给方氏县里的铺子送了信,只是不知方氏能不能收到,也不知铺子里能不能有渠道把信送去开封的粥王府。

信送出去后,便一直没消息,谢芳草本打算明日便去开封一趟,瞧瞧方氏具体啥情况,自己心里也好放心些。

没成想,今日方氏便来了信,也是赶巧了。

却见里面是一封信,还有几封拜帖,又有两锭五十两的银元宝。

信上说一切都好,又说自己用了谢芳草给的计算易孕期的法子,已是怀孕了,如今是王府里顶顶精贵的人儿,吃喝不愁,王爷和王妃还给了许多傍身的银子,芳草再不用替自己担心。

那小厮刚刚也是说方氏怀孕了,但那周王年纪不是很大了吗?还能怀孕?

谢芳草有些疑惑,但一时没多想,继续看信。

方氏说已是跟王爷说了,县里铺子的房契重新回到了自己手上,铺子里的掌柜和账房也还是自己的人,如今又有了周王府的名头,再没人敢随意拿铺子当枪使了。

还说已是跟王爷说了,自己有个干女儿,王爷已是写了信,给县里的族人打了招呼,叫人照应着些谢芳草,如今,谢芳草也是背后有靠山的人了。

另有好几封名帖,是镇上的大户们,当时走的急,没想起这事,这回整理出来了,谢芳草合该去拜访一下,走动走动,混个脸熟。

报上方氏的名字,或是报上周王的名字,便是去县里开个铺子都没问题了。

谢芳草既感动又感慨,那份产妇生产手册和女娘保养手册,给了方氏,还真是用上了!

但这会子来不及多想,赶紧收拾了一些周氏可能用的上的东西。

又写了一封信,这信可能会被人拆,不敢写出格的东西,只让方氏一定要保全自身,若是有事,定要及时跟自己说,又将各个的用法简单介绍了下。

等小厮走后,谢芳草便让老刘和吴大钱先去各个铺子府上送拜帖,趁着铺子还没开业,赶紧把镇上的往来人情梳理清楚。

她确实忘记了要拜访镇上各个大商户东家,只把铺子用的供货商拜访走动了一下,也或者说她根本没有这个意识,但既然方氏给自己指明了路,那自己便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先是拜访镇上的大商人,接着拜访绸缎行业的行会人员。

镇上的大商人还是有许多的,经营着盐业、木材、粮食、棉花、布匹、丝绸、钱庄、药材等的铺子,方氏都给了名单,

而绸缎行会的人员名单,方氏只给了其中三家的名字,其他的,想来是关系不好,谢芳草只等着后头再去想这些。

谢芳草也想摸排一下这些人的态度,便想了个法子,报上方氏干女儿的名头,只绸缎行会的余老板和吴老板接了拜贴,说是下午便在家里,可以随时拜访。

另外两家,以及其他的大商人听了,也没个反应,不知是方氏的名头不好用,还是因为是女娘,总之是见都不见。

而报上芳草记的东家,剩下的商户老板,也有一小半人理,想来是芳草记还太小,许多老板,根本没放在心上。

看来,芳草记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呀,虽然在镇上打了一个很好的宣传牌,但这些商人们,还是不放在眼里的。

谢芳草又让老刘跟吴大钱直接报上周王府的名头,这回倒是都接了拜贴,有的虽有些不敢相信,但倒是态度都挺好,有些还叫老刘和吴大钱进去问了问,只说等着谢掌柜来拜访。

这个结果是谢芳草早预料到的,若是连周王这个招牌都不好用了,那明朝,便是真的凉凉了。

还好,自己借着方氏的势,还能用一下周王的名头,在这风雨飘摇的明代末年,给芳草记一个好的开局,让它不被更大的大风刮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