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为什么不能吃】

第429章为什么不能吃】

夏思月闻言,差点气笑:“小丫头,你要是稍稍争气点,别吃蛀牙,我也不至于不让你吃糖。”

雪雪捂住嘴,口齿不清道:“才没有。”

夏思月转身离去。

不跟小孩子争。

次日早上。

夏思月刚到办公室,就接到村长打来的电话:“你好,我找夏思月。”

夏思月听出了村长的声音:“村长,找我有事吗?”

村长那边传来激动的声音:“阿月,你让人建的希望小学已经建好了,医院也建好了,县长希望你来一趟。”

去一趟黄官屯,少说也要十来天,夏思月是所长,哪能离开那么远:“你跟县长说,我没时间。”

这几年,夏思月投资赚了不少钱。

目前,她已经有四套四合院,存折上已经有七位数了。

这年头,万元户的不多,她这样的家产已经很逆天了。

有了钱后,她选了四个地方,建了四所希望小学,还有四家医院。

医院的医疗设备都是空间出品的。

质量跟功能是没话说。

村长听到这话,眼底划过一抹失望:“自打你回城后,一直在忙,很少回黄官屯。”

夏思月想了一下,确实有很久没回黄官屯了。

“过年回,我们一家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回。”

村长以为夏思月在宽自己的心:“阿月,我会当真的。”

夏思月扶额:“没骗你,过年真的会。”

村长拍了下大腿:“好,我等着。”

挂掉电话,村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里人。

他媳妇激动不已:“我,我现在就去打扫房间。”

在夏思月的帮助下,黄官屯弄了个果园,并且还建了个食品厂。

专门生产水果罐头,比如橘子罐头,桃子罐头,杨梅罐头等等。

生意之火爆,让人羡慕不已。

一年的净利润有十来万左右。

果园是村民的。

食品厂做的食材,就是从果园摘下来的,所以厂里赚到的利润,每个人都有份。

建厂的时候。

夏思月投资了一万块。

占比是百分之四十八。

也就是说,她一个人就分了不少。

大家虽然眼红,但也没说什么。

因为他们知道,若不是夏思月的关系跟那一万块,厂子根本建不成。

大家都很感谢夏思月,但她们一家,又很少回去。

此刻村民听到村长说,夏思月要回黄官屯过年,一个个都激动起来。

“村长,阿月有五年没回来了,这次回来,我想让她们一家来我家过年,你觉得怎么样?”

村长听到男子的提议,皮笑肉不笑地咬了咬牙:“不怎么样!她是我家亲戚,不住我家,却跑去你家过年,像样吗?”

“村长,别那么小气!”

村长气的不行,直接把人轰走:“滚,看到你就烦。”

“我就没见过你这么霸道的,阿月是村子里的福星,你一个人霸占,对不起大家吗?”男子丢下这句话,大大咧咧就走了。

其他人觉得这话很有道理,于是便集体讨伐村长。

“别以为你是村长,就能霸占阿月?”

“村长,我们能过上好日子,都是阿月带来的,你可不能让我们当白眼狼,不给我们报答她的机会。”

“村长,做人要大度。”

“……”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村长直接气笑:“我做人若是不厚道,你们能有现在的好日子?”

大家看到村长气的不轻,随便找了个借口就走了。

望着大家远去的背影,村长是又气又无奈,但更多的是骄傲。

当年为了搞好黄官屯,他辞去了公社的工作,一心一意为黄官屯服务。

经过几年的努力,也终于达到了他想要的结果。

时间流逝,转眼到了年关。

这天,刘桂花跟王婶早早起床做好早餐:“起床吃早餐啦,起床吃早餐啦……”

甜甜睁开松懈的眼睛,看了下外面,天还是黑的:“奶,天还没亮呢!”

说完这句,她又缩进被窝。

刘桂花怕甜甜不起床,用力拍了两下门:“甜甜,今天要回老家,得起早点。”

这话一出,甜甜的瞌睡一下子就没了,她立马坐起来,麻利地穿上衣服。

夏思月跟其他人也陆续起床。

大家洗漱完,正准备吃早餐时,外面的门突然响起。

甜甜跑过去开门:“大伯,大伯母,二叔,二婶,你们来啦,快进来。”

力力看到甜甜没喊自己,心里很不是滋味:“甜甜妹妹,我呢!”

甜甜会错意了,以为他想吃自己手里的玉米,于是便折断一半递给他:“快吃,冷了就不好吃了!”

力力没有接:“我不是要这个。”

甜甜朝他投去疑惑的光:“那你要什么?”

“你没喊我。”力力扭扭捏捏地说道:“叫哥哥。”

甜甜愣住。

就为了这个!

要不要这么较真?

不过——

甜甜看向下力力,这家伙虽然比她大,但身高却不如她,实在是喊不出哥哥两个字。

“你什么时候这么啰嗦了?快进屋。”

力力一脸哀怨地看着她。

妹妹没小时候听话了。

霍老大也在京都开了两家店。

他没有霍老二有商业头脑,但守着两家店,一年下来能赚一万多块。

至于霍老二。

他不仅开了一家制衣厂,还开了一家电器厂。

夏思月占了百分之七十,他百分之三十。

一年分红下来,可以拿十多万。

一个厂十多万,两个厂就是二十多万。

他媳妇五年前,就把纺织厂的工作卖了。

他现在是霍老二的左右手,两口子配合的相当好。

厂里一个月给她开五百块一个月。

老大媳妇的话,她跟老大一起开店,一人守一家。

三年前,霍老大在京都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也是独门独院。

今年暑假,又买了一辆面包车。

霍老二的话。

他比霍老大条件好许多。

他买了两套房,一辆小车。

至于夏思月。

她除了跟霍老二开厂外,还跟她小舅开了好几家公司。

这几家公司比厂子更赚钱。

她家有四辆车。

她一辆,霍言一辆,她父母一辆,婆婆公公一辆。

自家有车,回老家就不想坐火车跟大家挤了。

连续开了几天的车,终于到了黄官屯。

夏思月她们开四辆车回来。

村民们看到村口停了四辆车,立马跑过来看热闹。

一看是夏思月。

村民立马跑去喊村长:“村长,村长,阿月一家回来啦!村长,村长,快来接人……”

其他人看到大家提着一袋袋东西下车,二话没说跑过来帮忙。

晨晨三兄妹第一次来黄官屯,他们看到大家很热情,非常礼貌地跟大家打招呼:“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你们好!”

雪雪从自己的小背包里拿出水果糖给村里的小朋友:“来,来,第一次见面,意思意思一下。”

村里的孩子们看到雪雪穿着漂亮的羽绒服,扎着两个揪揪,下意识低头看了下自己黑乎乎的小手,幼小的心灵顿时有了自卑感。

大家不好意思接糖,让雪雪误以为他们嫌弃糖,她又掏啊掏,从包里拿出一袋水果冻撕开:“来,这个比糖好吃,果冻不多,就一人两个。”

大家只吃过大白兔糖,从没见过果冻,所以一下子就被她手里的东西吸引住了。

“这东西能吃吗?”

雪雪眨了眨眼睛,不解地看着问话的小朋友:“为什么不能吃?”

小朋友们接过果冻,撕开上面的一层纸,吸溜一下,一口到了嘴里。

爽滑,清凉,柔软有弹性。

好吃的不得了。

雪雪看到大家眼里的震惊,歪头问道:“是不是很好吃?”

众小朋友点头。

雪雪将果冻发放完,又指着身后的夏思月:“这是我妈妈,她说这里是我们的老家,我还是第一次来老家,不知道老家有哪些好玩的,你们要告诉我哦。”

小孩子们跟雪雪差不多大,也没见过夏思月,但这段时间,从大人嘴里听说有京都的人要回村。

他们想,大概就是这些人吗?

京都的人真有钱!

不仅有他们从没见过的果冻,还有四个轮子的小车!

他们村在方圆百里,算是比较富裕的。

但也只有村长家买了面包车。

……

这次回老家,可以待到初六。

夏思月不想麻烦村长,所以就没在他家住了。

她带人把屋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又吩咐霍言去镇上买些锅碗回来。

其实这些东西,空间都有。

但家里的人都知道,没带这些东西过来,所以不好从空间里拿出来。

三胞胎也帮着一起打扫卫生。

雪雪在家可从没做过这些。

她拿起扫帚,用力一扫,哪里用力过猛,灰尘满天都是。

有个七八岁的孩子看到她连地都不会扫,立马过来帮忙,甚至还告诉她怎么扫地:“扫帚不是这样拿的,双手握着,扫的时候,不能往上,不然脏东西全都往上飞了,要往下一点。”

雪雪学着他的样,慢慢扫:“咦,还真的是这样,你好意思!”

小男孩抓了抓头发:“我们屯子,跟你差不多的孩子,都会扫地。”

雪雪眨了眨眼睛:“我们家请了婶子,所以这些,还轮不到我。”

说完,又怕别人说她懒,什么都不会,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其实我有时候也会做一些家务的,比如帮妈妈盛饭,又比如帮婶子收碗。”

……

刚到家,缺的东西有很多,又加上搞大扫除的缘故,就没做饭了。

不过,就算夏思月想做饭,村长也不会同意。

他得知夏思月一家今天到家,立马安排人去镇上买菜。

村长媳妇早早就在准备了。

下午四点的时候。

村长来霍家:“老三,老霍,表姐,表姐夫,吃饭了。”

刘静在京都买了很多东西。

衣服,涂脸的,吃的,用的,应有尽有。

她跟夏明亮一人扛一个大包。

村长被两人的举动吓到了:“你们这是干什么?”

刘静很淡定地说道:“给你们买些东西,我知道你要说不要什么的话,我想喜欢听这些。”

村长没辙,不再说什么。

不过,他没让刘静扛,而是自己接过袋子,轻松地扛在肩上。

刘静在大城市,很少干重活。

一袋子东西压得她直不起腰。

村长经常干农活,这些重量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村长媳妇看到两大袋子,没好气地说道:“人来就行了,干嘛还拿这么多东西?”

刘静:“你们每年都给我们寄那么多粮食,我也就买点东西,怎么了!说来说去,还是我们占便宜了。”

村长媳妇差点没翻白眼:“明明占便宜的是我们。你每个月都要给我们家寄一大包,屯子里的人,谁不羡慕我们家?

就连邮政局的,都羡慕死了,还说要是他们有这样的亲戚就好了。”

刘静非常土豪地说道:“今年红利多,那点还真不算什么!”

平时寄的最多的,就是一些衣服跟布之类的。

那些都是厂里的,她拿货便宜的很。

……

刚吃完饭,王婶的家人就找来了,她们哭天喊地的:“娘啊!你知道回来啦,这几年,你连电话都不打一个,你怎么这么狠心啊?”

不知道,还以为谁家死人了呢?

王婶看到来人的架势,脸上的表情一言难尽:“我为什么没打电话,难道你们心里没点逼数吗?

我生了那么多儿子,一个个把你们养大,你们倒是好,真正做到了娶了媳妇忘了娘!

疼媳妇是好事,但踩着亲娘的头往上爬,却是白眼狼,没良心。

白瞎了,我对你们的付出。

也幸好我一把年纪了,霍家还要我。

要不是他们,我只怕早被你们磨死了。

你们回去吧。

以后别来找我了。”

在京都的这五年,王婶已经看淡了亲情。

有时候,有血缘还不如没有呢。

她没有亲人缘,这是不能强求的。

王大愣住。

他娘什么时候,这么好说了?

王二反应过来,立马一副我错了的表情:“娘,娘,以前是我不懂事,脑袋抽,以后再也不敢了,求你跟我们回去吧!”

王二虽然说得很真诚,但王婶一点也不相信,她打了个冷笑:“你是看到我兜里有钱了,想哄骗我的钱,而不是真的知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