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偏爱的大师兄(19)
宋林微并不知道征集令的事,甚至于在姑娘说出口之前,就连小白团子都不知道劳什子征集令。
姑娘见状,明白他们是真不知情,也有些诧异。
或许是本着说都说了,不妨全部说完的念头,她继续道:“北境这边一向不怎么安稳,近这半年更是怪事频发,若非有宋家那几位镇着,还说不好要乱成什么样子,加之先前千机阁算出异星临世动乱初起,叫云中城早做准备,三日前,宋家家主便下了征集令。”
说到这儿,姑娘笑了笑:“虽说云中子弟个个都是人中龙凤,只是到底不似临江城那般大能云集密不透风,连宋思都被扔了出去守关,其余地方难免空虚,城主募天下英豪来此,便就是为了护北境百姓周全。”
剩下的话姑娘没多说,只是光看着坐在酒馆中热火朝天喝酒聊天的来自天南地北的外来人,便不难想象宋家在这片大地上一呼百应的盛况。
云中宋氏,世代出君子,宋氏自己兢兢业业守着北境的百姓,守着北境的边防。
他们所为,落在旁人眼里,也落在旁人心里。
于是在他们发出征集令的时候,许多青年男女,都愿为他们出一份力。
总归也都是为了护佑凡人。
正所谓,得道者多助。
这些宋林微自然能想到,他还想起,在他原本该经历的那一生里,确实也有过云中宋氏的传说。
那是最后才叫李非池救助的人,在整片九州大地一片乌烟瘴气,李非池逐渐强大、成为新一代领头人的时候,云中城里头宋氏的非宋氏的青年子弟,也倾尽一切为北境百姓筑起一道壁垒。
宋林微依稀记得,位于前线的宋家还挺惨烈,年长一辈折戟无数,总之李非池成为“剑仙”之后,于北境立碑无数,以念英魂。
除此以外……倒也确实还有一个叫他很难不在意的点。
在那个幻境里,宋思最终成了新一任的宋家家主,是北境的顶梁柱,也是李非池的至交好友。
而若他没听错,先前守在余关的那个非得拦着他说他好看的少年,也叫宋思。
宋林微:“。”
故而有些事确实不可以多想,权当没发生过便好。
他走神这会儿,姑娘的话题依然从“征集令”歪到了“宋家”身上,三言两语便可看出她对宋家是充满憧憬。
对此宋林微没什么异议,毕竟每一个能给地方带来安定祥和的庇佑者,都值得尊敬,在这方面,宋家无疑是合格的。至于他自个儿的身世——宋家原本也没欠着他。
若连这点儿问题都看不开,这仙也真就没必要再修下去了。
他这么想着,姑娘的声音忽然停了下来。
不止是姑娘的声音,小酒馆中的所有人都停了下来,不约而同望向窗外或是门外。先前挺活泼的小伙计也差点儿没能端住盘子。
无需解释,宋林微也迅速弄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某种说不清的感受铺天盖地涌来,他跟着师尊静修那么多年却仍然受了影响,几乎忍不住想要逃避。
这自然不可能是什么正常情况。
便就在愣神这片刻,已有人熟练地抄起一口铜锣用力击响。
直击天灵盖的铜锣声将产生莫名情绪的人们惊醒,圆脸姑娘已经闪身到了小伙计身边,替他将盘子扶稳,随即闪身离开。
与她一处有动作的还有其余修士,一瞬间,小酒馆里头便没剩几个人,原本敲锣的仍拿着锣,也不管林希他们,屏气凝神,做足了继续敲响下一回的准备。
有了先前的锣声,骤然产生的不适被驱散许多,宋林微转向他师尊,还没来得及说话,便见他师尊抱着小白团子起身,神色依旧平淡:“我们也出去看看。”
她声音依旧温和,宋林微却莫名听出了“我们也出去看看是什么东西撒野”的意思。
只是这会儿他也没法子多问,只跟着林希掀开帘子出了小酒馆。
先前出来的修士往不同方向去了,大街上依旧空旷,却比来时还要压抑不少。宋林微留意到雪停了,街上也不见有风,面上却依旧如刀刮一般疼。
再然后,浓雾席卷,吞没了视线所及的大部分。
他意识到,着大抵就是宋氏下征集令的原因,毕竟这样的状况,着实是防不胜防。
他看向他师尊,在目光触及小白团子那一刻愣了愣。
然而没等他问,小白团子便已经开了口:“是邪祟,能动七情,使人生梦魇,这东西还没生出实体,故而只能驱赶,无法杀灭。”
同行数日,这是宋林微头一回从小白团子脸上看见这样的神情、听见这样的话。
而林希对这样的状态习以为常,只点了点头,而后转向宋林微:“从前教你的曲子,可都还记得?”
宋林微一怔,连忙点头。
林希:“现在,奏。”
宋林微一怔,反应过来之后迅速自储物戒中取出自己的排箫,也不管这是在大街上,架势一摆,直接吹奏。
说来,便是这排箫都是他师尊亲手给他做的,声音空灵悠远,他初听的时候,也曾因为这样的音色震撼。
只是这会儿不是想东想西的时候,他抛开杂念,只叫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演奏当中。
而林希也将小白团子放下,就放到宋林微身边:“统统你守着林微。”
说罢,足尖轻点,消失在了浓雾当中。
宋林微看不见她,也猜不到她意图,只知道她叫自己吹奏乐曲,还叫小白团子守着自己。
他没试着去问,也没停下,只顺着师尊的意思,奏响师尊曾嘱咐他练熟的曲子。
也不知是不是他错觉,眼前的雾仿佛比先前淡了些许。
然后,笛声破空而来,冲开混沌浓雾,同排箫的声音交缠。
宋林微一怔,随即意识到这便是破开迷雾的方式,赶紧是重新跟上对方的笛声。
与此同时,他感觉到自己先前仍有些躁动的心逐渐变得平静,而眼前浓雾散去,露出了街道原本的模样。
他师尊立于不远处最高的小楼顶端,与另一边的两位青年遥遥相望,其中一位抱着把琴,视线落在了宋林微身上,而他身边,面容与他一模一样的青年刚刚将唇边玉笛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