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下酒菜(一更)……
一百一十四(一更)
牧轻语不敢相信,这么一会功夫,顾安知就比他的辈分大了。
他抽了抽嘴角,僵硬的说:“顾叔叔?”
顾安知高兴地回:“诶,乖侄子。”
牧轻语从牙缝里挤出来一句:“你的脸皮怎么这么厚呢?”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顾安知微笑着跟他说,“学着一点。”
牧轻语:“!!!”气死了!
他们今天过来吃饭,带的菜不是正餐的菜,毕竟首辅请他们吃家宴,肯定早就准备好了,他们准备的是下酒小菜。
卤了一些鸭翅、鸭脖、鸭掌和一些莲藕海带等等蔬菜,做的甜辣口味的。
来京城之前,阮白泠没有吃过海带,他们那边离海太远了,京城附近也没有海,但是有运送过来的海带,卖的价格还可以,顾安知就买了一些回去,让阮白泠试着卤一下。
阮白泠看着这些绿油油上面沾满了盐、并且干巴巴的能抽死人的片状东西:“这是什么啊?好吃么?能咬动吗?”
“这是晒干的,先把它们泡开了洗干净了再做,很好吃的。”顾安知说。
“长在海里的草吗?海里的野菜?”阮白泠回忆起了他刚与顾安知成亲的时候,天天挖野菜吃,那些野菜带着苦味,还有些涩味,他只能尽力将那些苦涩的味道去掉,让它们吃着跟正常的菜差不多。
那时候顾安知说:“天天吃这些太下火了,脸都吃绿了。”
现在他看着这些绿油油的海带,想起了那些野菜的味道。
但是海带泡好了煮出来后,这味道把他惊艳了一把,“这么鲜,口感咯吱咯吱的,比那些野菜好吃太多了。”
“你觉得惊艳,还不是因为把期待感降低了,才会觉得海带好吃。”顾安知笑着说:“其实把海带磨成粉,也能当味精用,只不过咱们那边没有海带,就用小麦提炼味精。”
“磨成粉?是不是跟鸡精差不多?”阮白泠记得前两年顾安知给村里的味精厂增添了新的产业链,将煮好的鸡肉磨成粉,再加一些菌菇粉一起掺进味精里,那味道真是鲜掉眉毛,价格虽然贵了,但是销量却非常的好,许多面馆、酒楼都会用鸡精来代替高汤,做菜或者做鸡汤面。
顾安知还开玩笑的说:“我也是让大家用上了科技与狠活了。”
不过他这鸡精用的都是真材实料的鸡肉和菌菇,用他做的鸡精煮鸡汤,里面是真的有鸡,只不过是省事了,不用花大量的时间和柴火煮鸡汤了。
阮白泠想,若是在鸡精的基础上,再加入这个海带粉,得多鲜啊。
“太多味道混合在一起,会不会太乱了?算了,我去研究研究怎么做。”阮白泠脑子里多了好多菜谱。
这次带的下酒菜,首辅十分喜爱,他本来就爱吃辣,这个辣味做的恰到好处,而且他们这还没有甜辣口味的菜品,就更加新鲜了。
之前牧轻语就经常打包顾安知酒楼的饭菜回来,虽然都是一些家常菜,但是味道美味。
这次的下酒小菜更是特别,首辅夸他:“你娶了个好夫郎啊。”
首辅还叫阮白泠有空再做一份,他带进宫跟皇上一起喝酒的时候吃。
首辅年岁比皇上大,在村里时他就像个大哥一样照顾皇上,后来跟着一起起义,再起义途中受伤,失去了生育能力。
他和皇帝之前跟普通君臣不同,现在皇上见到首辅,依旧叫他一声老哥哥。
首辅拎着食盒进宫,高兴的说:“这是我新收的义子家做的下酒菜,我得了一盒觉得好吃,特意让他又做了一份献给陛下尝尝。”
皇上早就听说了首辅认了顾安知做义子,而且这么爱给他献东西的人除了顾安知也没有别人了。
陛下最近也没什么胃口,就想着跟首辅聊聊天,简单的喝一杯,可是一尝这下酒菜,甜丝丝还带着一点辣,确实开胃。
皇上每天山珍海味,但是把一百道菜上齐了,都已经凉了,给皇上做菜的食材,都把最顶级的给筛下去,免得把皇上口味养刁了,以后不好伺候,就连喝的茶都是去年的陈茶,不能让他喝新的,免得今年的新茶好喝,明年的新茶达不到这个水平了,皇上要他们的脑袋。
陛下现在尝到现做的、新鲜吃食,还挺喜爱,多吃了几口:“要是能把他的夫郎叫进宫来做御厨就好了。”
“这个简单,他现在带徒弟呢,叫一批御厨去他那边学习一下不就好了。”首辅说,“轻语说他们县城开的那家酒楼是由阮夫郎的徒弟在掌勺,味道一模一样。”
“直接把他那徒弟叫进宫做御厨,更加省事。”皇帝也知道宫中这批御厨都是从天南地北挑选出来的人才,一个个都傲气的很,即便是下了圣旨,也不可能心甘情愿的跟一个夫郎学做菜。
再说了那是阮白泠的家传配方,他下圣旨让人家把祖传配方给让出来,也太不讲道理了。
他当过普通的老百姓,就更加理解普通老百姓的苦,自然不会为难别人。
“陛下这么喜欢我这个义子,就将他留在京城吧,不然我想吃一口他们家的饭菜,每次都得入宫等着陛下赏赐了。”首辅故意卖惨:“我这把老骨头,吃一口少一口了。”
皇上笑着指着他:“也就是你敢这样跟朕说话,放心吧,像他这样的人才,朕早就有意将他留在身边。”
首辅的意图达成了,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没多久,顾安知的官职就定好了,先进翰林院。
皇上还特意叫来顾安知,问了问他阮白泠那个手艺好的徒弟情况,让他进宫做御厨。
顾安知把喜哥儿的情况跟皇上说了:“他是个寡夫郎,死了相公之后一直没有改嫁,手艺好,也肯用工,就是不爱说话,性格有些闷。”
他得把情况提前说好了,免得以后皇上知道他是寡夫郎,再觉得他不吉利。古代人事可多了,这个不吉利那个不吉利的,不知道哪里就触碰了他们的霉头了。
他得提前降低皇上的预期,就像阮白泠吃海带那般,预期降低的跟野菜差不多了,才会觉得惊艳。
皇上还以为喜哥儿对前夫深情,才一直没有改嫁,沉闷一些也好,不浮躁,对工作努力认真,是个好的:“那就叫他进宫做御厨吧。”
顾安知回到家后告诉了阮白泠这个消息。
阮白泠:“之前我还担心,咱们到京城之后,他再出以前那件事,现在好了,他入了宫,也不担心他被男人给骗走了。”
“但是其他御厨都是男人,还是有些担忧的……”顾安知隐隐觉得不放心,也担心其他御厨欺负喜哥儿,喜哥儿平日里闷不吭声的,被人欺负了也不敢回嘴。
他战斗力最强的时候就数他恋爱脑的时候了,谁说他男人不好,他就怼谁。
后来没男人了,就立刻清醒恢复正常了。
而且这几年他还挺安分的,在酒楼兢兢业业,还帮着阮白泠带徒弟,有他在,阮白泠可省心了。
后来来了京城,阮白泠又要自己亲自掌勺带徒弟,他都有些不习惯了。他还有些怀念喜哥儿,后悔没有把喜哥儿带过来。
虽然顾安知总跟他说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但是他又觉得知错能改就好,人哪里有不犯错的,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而且喜哥儿自从那次恋爱脑之后,就再也没有恋爱过,他们俩想方设法给喜哥儿介绍了几个条件相当的男人,都被喜哥儿给拒绝了,喜哥儿说无心想那些儿女情长了,只想着好好做菜,多赚些钱,以后收养个孩子,把孩子养大,这辈子也就差不多了。
顾安知看他一心扑在事业上不再相信爱情的模样,也就没再给他介绍对象:“喜哥儿的努力没有白费,现在都当上御厨了,那可是全国顶尖厨师去的地方,我就说努力是有用的。”
阮白泠点头:“还好他没有再找男人,要是现在成亲了,估计也当不了这个御厨了,陛下还说可以给他弄个单独的厨房灶台,跟其他御厨分开。”
“这还好,要是跟那些男人凑到一起去,真怕他挨欺负。”阮白泠放下心来,在宫里也不怕他被坏男人拐走了,他听到这个消息肯定会很高兴的。
他们走的时候,喜哥儿很舍不得的过来跟他道别,喜哥儿也能感觉到阮白泠对他变了态度,都怪他,把他和师父的感情弄没了,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喜哥儿每次想到这一点都十分后悔,什么样的男人值得他这样做?男人就是祸害,害的他一无所有,他这辈子都不要靠近男人了。
……
阮白泠他们离开县城之后,喜哥儿的婆母和小叔子又动了歪心思。喜哥儿在酒楼赚多少钱都不分给他们,看到喜哥儿赚那么多钱日子那么好,他们心里就难受,不如把喜哥儿卖出去,换一笔钱。
等他们把喜哥儿改嫁了,他们能收到彩礼钱,还能让喜哥儿再也没法过好日子了,得了钱又解气,一举两得。
正好隔壁县城有个酒楼老板跟他们说想用二十两买喜哥儿做姨娘。
二十两可是大数目,喜哥儿的婆母一听就心动了。
那家酒楼的掌柜想着反正顾安知去了京城,天高皇帝远的,等他们得知喜哥儿改嫁给他了,都生米煮成熟饭了,还能把喜哥儿给要回去不成?要是欺压他,别人不得说顾安知当了官就欺压百姓,对顾安知的名声也没好处。
他不相信顾安知会为了一个小厨子费心。
如果他们把喜哥儿挖过去,一年可能就得给喜哥儿付二十两的工钱,可是娶了喜哥儿,就不用付工钱了,可以让喜哥儿免费给他们酒楼做一辈子的菜,晚上还能睡喜哥儿,这买卖可太划算了。
这次他们准备用老套路,上次没把喜哥儿带走,是因为顾安知在,这次顾安知阮白泠阿年都不在,剩下的人好对付。
隔壁县酒楼的老板直接就带着迎亲队伍吹吹打打的到了酒楼门口。
婆母和小叔子总结了上次的失败经验,不能强行进去抢人,得合情合理的把人逼出来。
这个办法特别损,他们就在门口嚷嚷,让酒楼没法做生意,喜哥儿这个人又脸皮薄,哪里好意思因为他耽误酒楼生意,为了不让他们继续在门口这么喊,自然会出来,只要人一出来,就立刻绑起来擡上花轿。“新夫郎别害羞了,快出来吧。”媒婆在酒楼门口高声嚷嚷,新郎请来了一大堆嗓门大的男人也跟着嚷嚷:“新嫂子,我大哥一定会对你好的,你婆母已经答应你们的婚事了,快出来吧。”
不一会就围观了一帮路人,他们听了一会就明白了,原来酒楼的厨子是个寡夫郎,被婆母改嫁了。
“这不和规矩吧,这婆母太不要脸了,怎么能把守寡的夫郎改嫁呢?”
“说不准是好心,不想让寡夫郎为自己儿子守寡,让他改嫁过好日子,听说喜哥儿家里没什么亲戚了,爹娘也都死了,可不是得婆母帮他安排这些事么。”
“听说婆母帮他找的可是隔壁县城的酒楼老板,当老板娘可比当厨子好多了,当了老板娘,不就相当于以前的阮夫郎了么,你瞅瞅阮夫郎现在都跟着顾安知去京城做官夫人了,就算不做官夫人的时候,也是穿金戴银,没事就去听戏,还给他修了条路,多幸福啊。”
“就是说,这么好的一个婚事,打着灯笼都找不到,他怎么还不出来?听说他们师徒情深,喜哥儿是不是舍不得离开,想帮着他师父守着这家酒楼呢?”
“什么师徒不师徒的,自己日子过好了最要紧。”
“你们不知道我们衙门里有人么?敢跑到我们这来闹事?”酒楼新掌柜被他们气的要死,找来一个小二说:“去找县令,让县令把这些闹事的人都抓进去。”
新郎还说:“我们不是闹事,我们这是娶亲。这是喜事,我相信县令大人不会因为这件事就把我们抓起来的。”
其实新郎跟隔壁县城的县令还有些关系,他都提前打好招呼了。
说起衙门里有人,谁衙门里还能没个人呢?
果然,县令听了这件事之后,本来就怕麻烦的他也懒得管:“成亲是大喜事,本官怎么能抓新郎,这样本官成什么了?”
新郎和婆母瞧见县令没来,更加肆无忌惮的在
喜哥儿打开窗户,坐在窗户上:“我死也不跟你们走。”
婆母反正不在乎,死了正好卖了配个冥婚,反正婆母和小叔子瞧见喜哥儿日子过得好,他们心里就不平衡,恨的牙痒痒,喜哥儿要是今天死在这,他们才开心痛快呢。
“喜哥儿,下来把,娘是为了你好,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以后老了怎么办?这门婚事多好啊。”
小叔子也在旁边起哄:“这可是娘磨破了嘴皮子才帮你说的好婚事,进门就当老板娘,多风光啊。”
其实他进门只是当姨娘,老板娘是老板的原配夫人,喜哥儿进门之后不会有好日子过,只会每天像个牛马似的在厨房从早忙到晚,没有一文钱的收入,说不准还要被原配针对。
其他围观的群众也跟着起哄:“你怎么这么想不开啊,哥儿最大的幸福就是找个男人嫁了,生几个孩子,帮助自家男人赚钱才是正道,你帮着你别人赚钱,到头来一场空,还不如把精力放在经营自己的小家上。”
喜哥儿面对这么多人词穷,但是他心里却嘀咕,放屁,自己赚到的钱才是自己的,帮助男人赚钱,才是一场空,钱都被男人揣进兜里了,他能剩下什么?
他还不知道婆母想要让他去姨娘,不然更得气的双眼发黑,做了姨娘,不仅钱得不到,没准生个孩子还要被抱去给主母养,不管抱不抱给主母养,都要记在主母名下,他一个姨娘跟下人有什么区别。
正在众人吵嚷的时候,传旨的公公带着队伍骑着马过来了,瞧见前面那么热闹,他让身边的护卫去问问什么情况,没一会护卫就回来跟他说:“喜哥儿的婆母要逼他嫁人,喜哥儿不愿意,正要跳楼呢。”
“什么!?”公公发出尖锐爆鸣,“赶紧把人给我救下来,这次陛下要咱们过来,就是把喜哥儿带回去当御厨的,要是人带不回去,咱们都吃不了兜着走。”
所有人立刻警惕起来,谁也不想回去挨罚,赶忙冲过去,将迎亲队伍给拿下了。
新郎和婆母还嚷嚷:“你们谁啊?凭什么抓我们?县令都不管我们,你们算老几?”
“你们说我算老几?咱家现在就让你们睁开狗眼看看我算老几。”传旨的公公翻身下马,跟身旁的小太监说:“过去,先赏他几巴掌!”
小太监赶忙过去给他们一人打了几巴掌,新郎一瞧这人是太监,完了,踢到大铁板了。婆母更是吓的两眼一黑晕了过去,小叔子浑身发抖,没一会就吓尿了。
酒楼的人之前瞧见过传旨的公公,两次传旨都是这位公公,可现在顾安知都不在县城,前几天还来信说顾安知在京城做官了,怎么传旨的公公还到这边传旨?
众人正疑惑着,就看到传旨的公公对着坐在窗户上的喜哥儿说:“喜哥儿,快下来,顾大人帮你跟皇上求了个差事,让你进宫做御厨呢。”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瞪圆了眼睛。
围观群众忍不住窃窃私语,有些是替他高兴的,也有嫉妒眼红的。
“什么?喜哥儿做御厨?”
“他手艺是挺不错的,但他是个哥儿啊。”
“他传承了阮夫郎的十成手艺,现在顾大人做了官,总不能让阮夫郎进宫做御厨吧。”
“喜哥儿这是祖坟冒青烟了。竟然能进宫做御厨,还好刚才没嫁人,这要是嫁人了,还怎么进宫做御厨?”
几个男人小声议论:“一个哥儿,飞上天去也没用,还不是嫁不出去的老哥儿,长得这么丑,好不容易改嫁了,他还不乐意,当御厨能长生不老还是能让他生个孩子啊?”
“就是,当御厨不如嫁人生孩子,安安稳稳的好。一个哥儿出去闯荡什么啊。”
红姐听到有人闹事,从甜品店那边赶过来了,正好听到这几个男人的话,她忍不住反驳:“嫉妒疯了吧,人家能进京当御厨,你们呢?当个厨子都费劲,天天脑子里想的就是成亲生孩子,除了这个还能有多大出息?就算结婚生孩子,他去了京城当御厨,肯定能找到更好的,京城里的男人肯定不会像你们几个一样小肚鸡肠。”
“就是,去京城什么样的男人找不到,就算不找,当了御厨,也是光宗耀祖了。”
“听说御厨也有品级的,这跟当官有什么区别?”
“御厨还能见皇上呢,皇上觉得他做的菜好吃,随便赏赐点什么,就够普通人几辈子的花销了。”
更多人是羡慕喜哥儿的:“顾大人心肠好,谁跟着他,他就提拔谁,你看阿年都跟着顾安知进京当了掌柜了,现在又是喜哥儿,下一个是谁就说不准了。”
“当初我要是去他们酒楼做工就好了,可惜那时候犹豫了一下就没位置了,第一批没进去,后面再想进,据说比考科举都难。”
……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话的时候,喜哥儿才回过神来,他捧着圣旨,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他当年背叛了阮白泠,如今他们还不计前嫌,给他这么好的机会,他都想抽自己几巴掌,他早就决定要一辈子给阮白泠当牛做马,现在就算对方要他的命,他都会毫不犹豫给了。
红姐过来搂住他的肩膀:“哭什么?这是好事啊,正好顾大人给我来信,让我去京城开甜品店,现在你也要去京城了,咱们一起去京城闯一番大事业!”
喜哥儿一开始还是有些害怕的,但是一想到这是阮白泠让他去做的事,在害怕也得过去。
说不准他做的饭菜让皇上满意了,能给顾安知和阮白泠带来好处。
那边逼迫喜哥儿嫁人的婆母、小叔子以及那个隔壁县城的酒楼老板全被抓去官府了。
县令看到传旨的太监过来,汗都要掉下来了,尤其是听到那个隔壁县城的老板还骂了太监,县令差点嘎巴一下死在这。
县令担心公公知道他收了钱的事,赶忙把这几个人给判了关进大牢,给公公出出气。
公公看他还挺上道的,满意的夸奖了他一番,等到喜哥儿收拾好行李,一起离开了。
喜哥儿其实没什么行李,他平日里不怎么买东西,钱到手里了就存起来,他也跟阮白泠学习,将银子换成银票,手里头一大堆银票,虽然面额都是五两十两的,他也存下来不少。
除了银票,也就几身衣裳。
红姐拖家带口,行李比较多,正好她想着自己走还挺危险的,生怕在半路上碰到拦路抢劫的,现在好了,跟着公公的队伍一起回去,公公身边跟了不少的护卫,保护他们的安全,她就什么都不怕了。
最开始红姐收到顾安知的信,家里人还反对,尤其是她的公爹婆母反对的声音最大,现在红姐做了店铺掌柜之后,就压他们家儿子一头,要是去了京城,还能看得上他们家儿子吗?
最开始红姐的男人也反对,但是他也只是反对了一小下,就被红姐说服了。
红姐问他:“你想不想咱们的孩子有出息了?咱们带着孩子去京城读书,那边的私塾肯定比咱们这边教的好,以后咱们孩子长大了,也考个官当,你就是官老爷他爹了。”
红姐看他动摇了,继续诱惑他:“你想不想当官老爷他爹?”
男人点点头,一想到日后的好生活,嘴角都压不住了:“想。”
“大声点,你想不想?”红姐又问他。
“想当!”男人大声的说。
“想当就去说服你爹娘,还有顾大人这个人脉,咱们得把握住啊,说不准咱们去了京城,他就能给咱们的孩子介绍个好的老师,咱们家的命运都把握在你手里了,你想清楚了。”红姐跟他说完,男人就马不停蹄的去找了爹娘。
据说当天晚上男人还跟爹娘吵了一架,一哭二闹三上吊,总算是说服了爹娘,他们走的时候,爹娘还跟男人说:“这可是你选择的路,以后她不要你了,你可别后悔,别怪我们没提醒你。”
男人高兴的嘴都要笑歪了,满脑子想的都是当官老爷的爹多风光了,哪里还听得进去爹娘的话:“不会。你看我跟阿红成亲这么多年,咱们家的日子越过越好,许多事你们不敢让我争取,她却敢想敢干,我要是听你们的,还当干苦力呢,哪里有现在的日子,所以我相信阿红,谁厉害就听谁的,管她是不是女人,能让我过上好日子,我就听她的。”
爹娘被他气的要死,跟他说走了就别回来了。
男人的弟弟弟弟媳也嫉妒的牙根痒痒:“爹娘都是为了你好,你要是不听爹娘的,迟早有你后悔的一天,我就没见过哪个大男人这么听老婆的话,女人都短视,听弟弟一句劝,留在县城吧,现在的日子就够好了,咱们图的不就是一个安稳么。”
男人跟他们摆摆手:“你们觉得县城好久多待几十年,我去京城享福了。”
他边说边笑,他一笑牙龈都漏出来,他觉得这几天笑的太开心,把牙龈都晒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