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香山澳大学

第120章 香山澳大学

荼白没想到,这一趟合作没谈成,反倒收了一个钱袋子。

震惊和出乎意料同时炸开。

李琰的话他听得懵懵懂懂。

反正是夸他的欣然首先,生疏又真诚的说了声谢谢。

两人在客单价5元以下的奶茶店,坐了一下午。

李琰不仅给了他钱袋子,还把自己手里能用上的人脉资源都逐一和荼白理了一遍。

很多事他们不能出面,所以如何用好歆殿下这张牌至关重要。

和李琰谈妥后。

荼白当天回到了滨海。

李琰把他推荐给了自己的小舅——香山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俞俊。

荼白想要上桌,单凭财富积累是不够的。

他的出身不高,又毫无背景依托,这对他以后正式上桌会平添许多阻碍。

拿证书做背书,无疑是最快最实用的结果。

香山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同时获得AACsB、eQuis和AmBA三重认证,是跻身世界一流的商学院。

进去镀一层金,远比电影学院金贵。

荼白深知这一点,回滨海第二天就前往香山澳拜访俞俊。

俞俊是位老学究,既有管理者的威严又引经据典的说话习惯。

荼白的身世和品性在他这里是加分的。

得知他入学意愿后,将学院最高级别讲座教授陈靖教授介绍给他,并走特殊申请,让他成了香山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新生。

mBA为2年,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可随学员自行安排。

这对9月入学电影学院的荼白来说,简直太合适了。

荼白对自己向来狠。

当演员是他两世找到的唯一无关生计奔波的爱好。

商学院以及他现在正要做得事,放在上一世都是逆天事件。

可,他不单是上一世的他了。

人一辈子没几回他这样的机遇。

无论是出于报仇还是别的,他都想要拼尽全力去试一把。

年十五还没过完。

荼白已经顶着光秃秃的脑袋坐在香山澳工商管理学院的精英讲学教室里。

外界只知道这座在亚洲大名鼎鼎的商学院是求学子的智慧摇篮。

不知道它还有针对企业老板和商业精英开设的mBA和emBA。

每学期学员在20人左右,都得通过验资和三次面试筛选,通常能顺利入学的都是非富即贵还带脑子的成功企业家。

荼白卡着最后一位挤进来。

多少让这些企业家们心生不悦,不过个个都是老江湖,尽管对荼白心怀偏颇,但明面儿上还是温和有礼。

荼白自己也清楚。

出身直播卖货,靠着在媒体营销号炒起来的热度,在这些人面前如同跳梁小丑,不是一桌上的人。

不过他早已习惯别人另类的揣测。

每天上课下课,争分夺秒地把他不会的知识往脑子里装。

其实进到这里的,比起学知识,结交人脉破圈子更为重要。

要学的课程反而很少。

通常一天一两节40分钟的课程,其余时间都是各种沙龙或者主题聚会社交。

当然,荼白通常被忽视排开。

他自己也清楚,现在那个圈子自己也容不进去,也没时间伤心不满,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啃那一摞摞中英混杂的专业书。

转眼2个月。

荼白主动请到陈靖教授,给他做一次类似普通学生的摸底考试。

陈靖教授也没手软,当晚给他发了一封电子邮件。

让他做一份:新能源车企应对特斯拉降价的资源整合方案。

特斯拉针对国内降价,正是时下风口浪尖的商业危机,有不少专家预言,车行将面临重新洗牌。

行业掌舵人和精英家们,都岌岌可危的期待有人能将他们从危机中拯救出来。

内行人无计可施。

对没正经上过一天学的外行人荼白来说,是完全不可能拿到好成绩的。

他这两个月起早贪黑背着书包在其他课室蹭课,缠着各科专业教授讨教,陈靖教授都看在眼里。

他认为荼白是够努力的,只是他的基础太过薄弱,完全是没有商业意识的普通人,工商管理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天书。

没有企业家的思维,是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商人。

这道题,既是让荼白知难而退,也是让他看清与商人思维的差距有多大。

隔了一个礼拜。

荼白背着书包敲开陈靖教授的门。

从书包里拿出笔记本和一个文件夹。

从特斯拉降价影响市场挤压、行业洗牌本土品牌痛点由浅入深的做了详细的分析,并且有大量的真实数据作为依托举证,让他的分析不单单处于纸上谈兵。

然后又从战略定位,运营优化,市场突围,技术突围以及资本与政策资源整合各个方面做了一份接近完美的应对方案。

陈靖教授手里翻阅着文件夹,听着荼白满口专业词汇,沉着冷静的讲解自己的考试答题。

他看走眼了。

这位年轻人,远比他看到的聪明,深不可测。

荼白的答卷方案当天人手一份地出现在其余十九位同班同学手中。

其中有2位正是汽车行业。

看完方案后,当场都问陈靖教授要人,都想把这位大神请到自家公司坐镇。

当听到陈靖教授让所有人鼓掌把荼白请上台后。

都没有人怀疑这份方案是他写的。

直到他打开笔记本,站在讲台上,从头到尾将方案逐条逐条解析完后。

台下的企业家们表情个个怪异。

震惊、不可思议、疑惑、鼓掌、摇头....十几个人有十几种丰富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