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 73 章 《青玉案》上映

第73章 第 73 章 《青玉案》上映

没过几分钟, 宴期叫白佰进去,告诉他做好《青玉案》的宣传营销工作。

今年国庆档,《青玉案》上映了。

上映前圈内几乎全盘不看好。

【石为仲是大导, 可他也有好几年没拍武侠了吧】

【才发现男主角是宴期?宁宵怎么记吃不记打给这种人擡轿】

【肯定是拒绝不了吧, 圈子里都是这样的,前一秒可能还是仇人,后面就辟谣成合作伙伴咯,而且宴期也不算背刺宁宵吧, 他就是换了个下家而已】

【和猪比起来宴期人还是不错的】

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手段宁宵已经看宴期用了不知道多少次了,自然是心中冷笑万分熟悉, 不过电影还没上映她不用急着去回应观众的期待,不管是对孔莹还是对宴期的,反正她的宗旨就一句话:作品见分晓。

只是难得是她和孔莹第一部武侠,宁宵有点紧张, 首映礼那天本来想宅在家里,不想让孔莹在台上孤立无援还是去了, 意料之外的人不少, 不过对电影本身感兴趣的人不多。

宁宵落座的时候旁边两个女生在讨论《太平纪事》泰播的成绩,应该也是为了孔莹前一个角色来的,其中一个人嘀咕:“也不知道孔莹为什么接武侠。”

“内娱最近也没什么好电影了吧,新人进电影圈都这样,第一部都是用来献祭的,能第一次就当主角就不错了, 而且孔莹那么听宁宵的话。”

宁宵:“……”

说话的女生愤愤:“我发现了,宁宵的艺人全是恋爱脑!”不管想不想拍全都听她的!

另一个人还在安慰:“行了行了,看看电影吧,希望宁宵真的有那个眼光, 这电影也是奇怪,上映之前除了武侠和导演是石为仲几乎没怎么宣传,唉。”

宁宵心想,当然不能宣传了,景都是新搭的,片也是在新加坡泰国那种地方拍的,其实出彩点在这里,上映前暴露就得不偿失了。而且宁宵强烈反对那种邀请人来观影然后拍个泪流满面特写的宣传,所以这场是开放订票来的,宁宵也自己沉浸进去。

网友总说宁宵选片眼光好,其实圈内的电影电视剧看多了,宁宵有时也分辨不出来,只能根据自己喜不喜欢。孔莹很喜欢烟花这个角色。

烟花的母亲是个风尘女子,生出她的时候被老鸨和楼里其他人追杀,她不得已之下穿着破烂衣裳把她送走,转眼就是十几年光景。

电影的开头有些平平无奇,宁宵还能听到隔壁座两个女孩子嚼爆米花的声音,通过频率就知道她们心情有点散漫。

但很快就没人吃了。

国内武侠电影总是着重拍摄竹林,《青玉案》里的竹林作用却t完全不同,不是作为打斗的场景,而是人物特写的异彩纷呈之所。半青的竹叶和暗色的竹本身弯下来,哗啦哗啦扫过穿行的少女的面庞,一开始还只有乌云浓鬓的黑发,接着孔莹猝不及防地转过身——

宁宵自己都在心里拍案叫绝。

孔莹这张脸太适合大荧幕了!捏祝郢的时候她还有点缺乏经验,因此祝郢那张脸相比有魅力更多是精致,拍摄关枭的时候化妆师大幅压暗他五官的精致感,让他不至于和缉凶和落后的年代背景格格不入。

但在孔莹这里,化妆师要做的是放大孔莹五官里的那种特质,那种看上去平凡,但反而使那双眼睛夺魂摄魄的出彩的平凡而倔强的特质。

她让人想起《边城》的翠翠!没错,就是那个青山绿水养育出来有着别种灵动生机,和两兄弟命运纠缠的翠翠,但孔莹饰演的烟花那种“翠”,是和竹林相映成趣的。

她的人物厚重的底色,是竹林满目翠色也压不过的,一出场就夺走了全部人的目光!作为饰演者本人的宁宵看到这里已经长舒一口气,靠在椅背上,心想,稳了。

作为饰演者她最担心的就是自己饰演时的出色只是自己以为的出色,而在监视器里看和在电影院里看完全是不一样的。现在看来石为仲这个老道的导演,对色彩和镜头的运用依然是顶级的。

开篇简单的交代身世,和十六年后烟花竹林回眸的一出场形成了浓重的对比,之前平凡的印象被一下子打破了,观众比之前更聚精会神,回到了电影本身。

烟花是被她师兄追杀,宴期饰演的无栋很是不理解地拧眉看着她,甚至有几分怒气:“你为什么要偷师父的秘籍!”

语气是有几分生硬的。

其实在剧本里这完全是争锋极为精彩,也是前期高潮的一场戏,但宴期演技不够,完全把那种师兄暗恋师妹,又不解又疑惑,又怀疑她有苦衷,又怕她没有苦衷自己下不了手的复杂心态演不出来,这就导致,烟花本来就是整部电影的核心,在这里甚至把全部光芒抢走了。

石为仲本来觉得不合适,但是孔莹的演技让她担当得起烟花这个角色由浓墨重彩变得更浓墨重彩的份量的,所以最后他还是这么拍了。

宁宵没猜错,石为仲对宴期发挥有预期,但他不会换了他,也不会允许他的发挥影响电影的平衡性,所以自从宴期无法担纲他就在修改剧本,而且不断地把高光集中在烟花身上。

因为,这部电影并不缺少一个复杂立体的角色,无栋不是,其他人也可以是,说白了,相对烟花来说,其他人都是配角而已,靠烟花赏饭,即靠烟花来成就他们人物的复杂性。

宴期就在现场,看到自己被孔莹几乎压得毫无光彩的角色塑造也脸色微僵,可惜宴期明白得太晚了。

烟花假意低头,实则狠心打伤了无栋下了山,师父的武功秘籍不在她这里,可是她必须下山去!因为她发现,师父和东洋人合伙开了一家武馆,她想大闹那家武馆,趁着师父和东洋人焦头烂额的时候偷走秘籍。

因为她不忍心对师父下手,也不想让武功外流,只能出此下策了。

除去色彩饱满的画面外,《青玉案》的剧情还是比较简单的,本身是一个比较俗套的,江湖大义与家国安危结合起来的故事。

但是烟花是一个并不讨人厌的角色,她有勇有谋,并不莽进,当其他人不理解她的想法时,她只要用她那双明亮的眼睛擡头看一看你——

连场外的观众都会失语。

因为这是一个那样富有生命力的角色,是一个和所有武林种漂泊的失意人都太不一样的,怀揣着对江湖的憧憬长大的角色。

她不了解山下的规则,不愿意赶尽杀绝,也因此受了几次挫。

但是受了伤躲在一个仆妇家里的时候,她喝了口米酒,一瘸一拐地走到耳聋的仆妇旁边,鞠了个躬,又躲在阁楼里擡起头看明亮的月亮。

在观众眼里,烟花就和那轮月亮一样,她太干净了,照出了这个世界的污浊,连她的师父面对她,即使立场并非是错误的也是惭愧的。

最后他说:“烟花,是师父带错了你。我不该告诉你,绿林镇是这样的。它其实不是一个安乐和祥和的地方。”他觉得他教给她太多幻想了。

烟花第一次落泪,泪水充盈她的眼睛,没有悲伤,没有震惊也没有绝望,她反而表现出了对她师父的失望,那种刺痛一个成年人的,好像没什么攻击力却往往是最触目惊心的失望和难以理解。

她摇头:“您没教错我什么。”

耳聋的仆妇倒在旁边,浑身是血,表情很是安详。

师父向前,烟花后退一步,她大声说:“是您对这个世界的方式错了!您用错误的方式看的,自然只会是错误的景色!”

然后她转身欲走,同门师兄弟全都来擒她,一瞬间路上回忆的师门欢笑,和这些同门狰狞的面孔交错在一起,仿佛往日代表正义的江湖撕开了它朦胧的面纱。

仿佛一个侠义的梦破碎了。

但烟花不认输,她被打得右手经脉俱断也不认输,等到跪在那仆妇身边被逼问秘籍在那里,她才低着头。

石为仲在这里本来要求孔莹有个擡起脸的镜头,要她表现出烟花那种人物特质的,但是当时孔莹入戏了依然低着头,浓稠的血滴下来,她稍微动了动,不让它落到仆妇身上。

师父说:“你既然知道我是对的,为什么不肯帮师父我?那只是一本假的武功秘籍,我要取信于东洋人。”

师兄弟也很气愤,觉得烟花冥顽不化,其实观众看着也有点生气,因为前半段已经证实师父是和东洋人虚以委蛇。

烟花却说:“我爹是你吧。”

屋外声音凝固。天凉如水,仿佛什么都冻住了。

烟花哽咽着说:“我娘丫鬟说她没有武功才逃不出去,高裘,我要证明给你看!”那个少女疯了一样地挣扎,尖叫:“没有武功我也一样能逃出去,软弱的是你,不是我!”

高裘发怒要拍死烟花,就在这一刻,烟花之前在屋内上下翻找的伏笔终于揭晓,她埋下的是和她名字一样,有无数种功效,但杀人最不见血的烟花。或者说,火药。

浓烟掩埋这座房屋,烟花爬着去安葬那个仆妇。观众这才知道她为什么有那一拜。

仆妇虽然耳聋,但嗅得出火药的气味。她微微一擡眼,看到这个不速之客进来,也看到不速之客因为这里有人而僵住,血滴下来时,她嘶哑开口:“擦擦吧。”

她们都知道她来是为什么。

她们都知道等待她们的是什么。

所以仆妇在高裘找过来时挡了他一下,直接被杀。所以烟花也没有和高裘继续争辩。

一个烟花女子都懒得施手救的侠客,算什么侠客?

一个说要把假武功秘籍给东洋人,实际上条件是转移自己让自己这门功夫得以保存——他不把其他人当命,认为侠客的命就比百姓珍贵——的人,用两条人命把她留在这里,值吗?

值。因为仆妇和烟花的命在这一刻比这伪善者重。

最后的最后烟花命大还是没死成,她几乎废了一半的武功,有人来邀请她继续行走江湖,她只摇摇头,走到一半她忽然擡手摸到头上多出来的珠钗,忽然泪如雨下。

烟花今年十七岁了。珠钗是仆妇给她的礼物。就像是古代给女子及笄送的及笄礼。这一天她是合格的大人了。

烟花迷信武林江湖公平正义,从坚持要用一身功夫证明给师父看,驱逐东洋人,到终于懂得借助外物弑师弑父,从盲目相信每个人都有苦衷,到最后作为师父帮凶的师兄弟都能杀,她的人格在不断完善,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也在不断成熟。

结尾的及笄礼看似是世界对烟花的温柔,却恰恰是一种讽刺:她的娘亲以戴上这支珠钗为始开始接客,烟花跌跌撞撞解决了这桩阴谋,却才成年,本质上是世界的运行规则腐败坏落,导致了烟花这样的少年人不仅走的路是错的,连引以为傲的榜样也是错的。

从绿林镇到武馆,再到师父这个榜样形象的凋敝,是一个时代对江湖正义这种精神的磋磨,也是对一个迷茫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的精神考验。

烟花会不会戴上新的枷锁呢?她不再相信江湖是彻底公平的,那么会不会找到新的理想地。

影片结束的时候导演别出心裁地让片尾跟t随荷叶进入了夏日深处,摆渡的小舟里烟花结结巴巴地念书,然后一个小和尚说:“烟花姐,你念得不对!”

烟花“嘁”了一声:“什么酸诗。”

但还是继续念,和尚越嘲笑,她念得越大声。

到最后这读书声渐渐放大传到大江南北,一个戴着斗笠的女子“嘁”了一声,然后扬长声音说:“小和尚,这酸诗该这么念——”

“东风夜放花千树!”

吹不落,星如雨!

烟花的精神永不落下。

看完宁宵的背都是湿的。导演的胆太大了,虽然在她的剧本里故事线是清晰的,但石为仲的梦想毕竟是拍武侠,武侠不能拍得太清楚了,他想要那种朦胧的美,所以有些故事就拍得比较隐晦,镜头语言就更加多。

但是听到隔壁抽泣声的时候她知道石为仲讲故事的水平还是合格的,浓墨重彩的几个故事情节完全没有搞特地拖长或者换角度特写的那种掉书袋的行为,节奏很快,色彩运用很大胆,叙事很有些朦胧。

但是意外的,质感很不错。

宁宵没心思听首映礼,马甲孔莹在应付,她在爽影评,心里还是有点紧张的,看自己的作品仿佛审美能力全线退化了,刷了半天才出来一条:

【没太看懂,但看得超级爽。】

宁宵:……

后面陆陆续续出来更多影评。

【我靠,孔莹那张脸太有冲击力了,全程看得目不转睛,完全忘了看故事,只记得烟花人真好,倔强又勇敢呜呜呜呜】

【太多反转了,看得我脑子疼,还记得刚出电影院我姐妹问我,师父真是坏人吗?不是她提醒我我都不知道仆妇让孔莹进屋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送命了,画面还是不错的,打八分】

更多好评的在更后面:

【小年轻打戏看起来太爽了!演高裘的都是老牌武打明星了,孔莹竟然打起来比他还有份量,而且拳拳到肉,真有那种腿脚生风的感觉!看得太爽了!】

【懂为啥不用替身了,烟花飞檐走壁我全程爽得飞起好吗,那几个镜头跟随真绝啊,掠过山水掠过小镇,直入祠堂,感觉和跑酷似的,果然国内的武侠才是(大拇指)】

【烟花能再帅一点吗,一个人打一个武馆飞起身来那里我都忍不住叫好了,虽然没太看懂但是真的爽啊!】

【石为仲真的会拍少年,少年那种意气,那种年轻,那种孤注一掷的奋不顾身之感,简直是电影的主旋律,孔莹也很出彩,相比宇文湖可以说是又一个类型的角色突破,她太适合演这种倔强的角色了!】

【第一个想到让孔莹去演武侠的简直就是天才,宁宵,说的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