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难念的经

郭平面儿上看着与常人无异。

喝了口汤后,还冲着里屋谢谢里李水仙:“嫂子手艺不错,我哥有福气!”

转头就着这个借口跟杨远信碰了三杯。

林老师叹生民多艰,郭平酒大赞红党执政为民。

一时间郭平在酒桌上大杀四方。

屋里刘翠芬疑惑道:“郭叔这,看着也没事儿啊?”

李水仙摇头,看着俩小孙子一人一个鸡腿啃了一脸油,从身上掏出个手绢儿略微擦下。

小声的跟媳妇嘀咕:“那可是要进门的准媳妇,说没就没了。

哪有那么容易放下。

这么大事儿,越是看着正常的人,心里越存事儿!”

刘翠芬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还没等她想明白。

红妞就告状:“娘,小锁跟小柱儿把油手告你身上了!

刘翠芬低头一看,今天都混上坐儿的俩熊孩子,正咧嘴笑呐!

刘翠芬牙痒痒手痒痒,只可惜大过年的不让打孩子!

只好轻轻的揪了下耳朵,这下好了,一忙起来就忘了郭平的事儿。

李水仙也没继续提,今儿下了血本的一桌子菜,一半儿是为了郭平,一半儿也是为了这第一个春节。

于是招呼着福安跟石头:“别看啦,赶紧下筷子,咱们这桌除了菜量上稍微少点儿,可比着外间儿是一样不少。再想下一回,那一年半载的是不能够了!”

福安大口大口吃的很是香甜,还把自个儿觉着好吃的分享给石头:“今儿的排骨特别香,不是炖的是炸的!”

石头吃了一块儿,又吃了一块儿,连连点头:“娘,你尝尝奶奶做的排骨,可香可香啦!”

刘翠芬笑着接过儿子的孝心:“你奶奶霍霍了半锅油炸东西,能不香嘛!”

这一顿年夜饭,食材先不说,油费的是不少。

凉菜两个,酱牛肉跟凉拌海带丝。

热菜六个,椒盐排骨,葱烧海参,蜜汁火方,红烧肘子,四喜丸子,门墩儿鱼。

汤也是两个,火腿炖老母鸡汤,冬瓜老鸭汤。

也不是单炸排骨跟丸子,婆婆就着油锅又炸了一堆豆腐啊,小酥肉,鱼块鸡块之类的炸货,刘翠芬看着半锅油肉眼可见的往下降,就咂舌不已。

过一次年用了半年的油。

可看见这一桌子十全十美的菜,又觉着,真香!

厨房里还有一盖帘的饺子等着跳进热水里给大家溜溜缝。

里屋除了李水仙还在惦记郭平,其他人早都吃的满嘴流油了。

酒过三巡,外间的菜刚破层皮儿,林老师摇摇欲坠的要告辞:“不行啦,我再喝下去,今儿得住到你们家,还得回去守岁呐,你们吃着,我先走一步。”

杨远信请来的外援毫不留恋的走啦!

扭头看看刘老爷子,这位倒是没喝多,可今儿也不是为着把郭平喝躺下。

杨远信动了动自个儿快麻痹的大脑,郭平劝酒这么凶,总不是为着堵嘴吧。

要这么说,自个儿可真是好心办了个坏事儿。

一念至此,面儿上就带了三分愧疚看着自己这个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郭平看见大哥明白了过来,拎着酒杯说了句:“大哥,什么也别说了,全在酒里。”

杨远信只好为难下自个儿的胃,又挪出来点儿位置给新来的酒。

郭平夹了块儿排骨,又夸了句李水仙:“我嫂子实在,一桌子不见素菜,生怕我吃的不顺口!”

然后又举起了酒杯。

杨远信见状,脑子指挥手的速度有点儿慢,没等他摸上酒杯。

郭平就自个儿往嘴里一倒:“大过年的,也别说那些个伤心事儿啦,大家伙儿都高高兴兴的。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过就是我家的这本儿经,比较难念罢了!”

说完,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麻溜的往嘴里一倒。

杨远信还没想好怎么劝。

只听噗通一声,这家伙趴下了!

刘老爷子也惊呆了:“他娘的,这架势,我还以为能给咱们几个都撂倒呐,感情也是到劲儿了!”

杨福平赶紧把人给扶起来,朝里屋喊道:“福安,福安,过来搭把手,把郭叔扶到炕上去!”

杨远信试了试,自个儿左右腿这会儿都有些不协调,于是放手让小辈儿去忙去。

刘老爷子坏笑:“老杨啊,还能喝点儿不?”

杨远信连忙摆手:“刚刚那两杯要是我陪着喝,我估计啊,得一起倒下!咱们吃菜吧,看郭平这样儿,愿意说出来,估计睡一觉,明儿就差不多了。

剩下的只能靠天长日久,慢慢自己消化了!”

说完郭平,杨远信估计是酒精麻痹了些许的精明,转头问福平的小舅子刘耀武:\"耀武啊,你这正当岁,也没成家,要不要让你大娘帮帮忙?”

唯一一个吃个半饱的刘耀武,顿时傻眼了。

于是赶紧扯开话题:“我这事儿不急,刚没敢问,郭平叔,他那个快结婚的媳妇怎么没的?”

杨福平把人扶到炕上盖好被子,一进堂屋就听到这句话。

赶紧坐下等着杨远信解答。

杨远信先喝了碗老鸭汤解解酒,这才慢吞吞的说了两句:“说是追捕特务的时候,受了枪伤,抢救无效,没了!”

刘耀武沉默了,端起酒杯往旁边地上一洒,跟着杨福平和刘老爷子也洒了一杯。

杨远信见状,用筷子敲着酒杯,沉声道:“一杯烈酒倾黄土,万丈英魂化碧涛。”

说完,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当浮一大白!”

话音刚落,雄起不到三秒钟,杨远信也趴下了。

好家伙,杨福平刚酝酿起的情绪,一下子被打破了。

只好又费劲巴拉的把他爹弄到炕上去。

刘老爷子听着外面儿的鞭炮声声,也起身告辞。

刘翠芬苦劝不成,老爷子挺讲究:“蹭顿饭没事儿,你弟弟都回来了,咱们家该烧香也得烧香,祖宗也得过年呐!”

于是提着闺女给准备好的贡品,踩着雪,伴着鞭炮声,跟儿子一起回家。

李水仙看着两桌子剩下的菜,想叹气,又忍下了,换个笑脸:“这下好,吃到初五也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