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背后有什么绥化高考志愿曲老师

第246章

“弟子曲力……感念祖师垂怜……弟子曲力……愿承道统……誓守戒律……”我在心中无声而疯狂地呐喊着,一遍又一遍,仿佛要将这几句话刻进灵魂深处。

“咚!咚!咚……”

每一次撞击,都让我感觉地面的灵光似乎更亮一分,与我的灵魂产生了某种微弱而奇特的共鸣。这种共鸣越来越强烈,仿佛我的灵魂正在与这片土地、与这座道观融为一体。

礼毕!诵戒结束!

张师兄的声音将我从那种奇妙的状态中拉回现实:“师弟,礼成了,起来吧。”

我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的身体恢复一些力量。然而,当我尝试起身时,双腿和膝盖却瞬间传来一阵无法形容的酸麻涨痛,仿佛被无数烧红的细针扎穿了筋骨!这突如其来的剧痛让我猝不及防,一个不稳,差点又栽倒在地。

我勉强扶住旁边的香案边缘,才堪堪稳住身形。额头上早已布满了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领。

我缓缓地低下头,颤抖着双手拉起裤脚,然后借着阵法微弱的光芒定睛一看,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我的小腿迎面骨和膝盖部位,竟然已经变成了一片触目惊心的青紫,高高肿起,就像两个巨大的馒头一样。而在那肿胀的皮肤般。

那剧痛随着我的意识逐渐复苏,如汹涌的波涛一般猛烈地冲击着我的神经,让我几乎无法忍受。我不禁想起刚才在阵法中的虔诚跪拜,原来那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上的敬畏,更是用我的血肉之躯在践行啊!

然而,一旁的张师兄却似乎对这一切早有预料,他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走到灵案前。他伸出手,从灵案上取下一枚非金非玉的令牌,然后用指尖轻轻一点,一道灵光顿时在他的指尖闪烁起来。

只见张师兄手持令牌,口中念念有词,开始在令牌的背面快速地刻画着什么。他的动作迅速而娴熟,仿佛这一切都是他早已熟悉的流程。随着他的诵念,那令牌上渐渐浮现出一些神秘的符文和图案。

\"曲力,俗缘未尽,于尘世行道,准其暂不用道号。然吾赐道号,清玄。汝自思量,可用可藏。\"张师兄的声音低沉而庄重,仿佛蕴含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力量,在这静谧的空间里回荡着,余音袅袅。

当他念完最后一个字时,整个房间都似乎被这股力量所笼罩,让人不禁心生敬畏。只见他将那枚令牌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案上祖师牌位的前面,仿佛这是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然后,他缓缓退后一步,动作优雅而庄重,仿佛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仪式。

我站在一旁,目光紧紧地锁定在那枚令牌上,仿佛它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一般。令牌上刻着的\"清玄\"两个字,在我的眼中显得格外清晰,它们就像是有生命一样,在我的心中缓缓流淌。

这两个字带给我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感觉,那是一种宁静、安心的氛围,让我原本有些躁动的内心渐渐平静下来。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这种奇妙的心境。在这一刻,我仿佛与周围的世界融为一体,心中的杂念都被这股宁静所驱散。

然而,就在我沉浸在对师尊的敬意和感激之中时,双腿突然传来一阵钻心的剧痛,如同一把利剑直插骨髓,无情地将我从美好的幻想中拽回到残酷的现实。

我心里很清楚,以我目前双腿的状况,恐怕是无法完成那传统的翻腾叩拜大礼了。但我并没有丝毫的犹豫,因为我对师尊的敬重和感恩之情远远超过了身体上的痛苦。

我紧紧咬着牙关,用尽全身的力气推开了师兄想要搀扶我的手。然后,我艰难地挪动着身体,一步一步地再次转过身,面向祖师牌位的方向。

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一样,疼痛让我几乎站立不稳,但我始终没有放弃。终于,我来到了祖师牌位前,双膝跪地,准备行那最后的叩拜之礼。

“咚!”当我的膝盖与坚硬的地面狠狠地碰撞在一起时,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响声。这一下撞击犹如雷霆万钧,让我膝盖的伤处仿佛要裂开一般,剧痛瞬间如决堤的洪水般席卷全身。

但我强忍着,死死地咬着嘴唇,不让自己发出一丝呻吟。我知道,这是我向师尊表达敬意的最后机会,无论如何我都不能半途而废。

“弟子曲力,谢师尊赐道号——清玄!”我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一样,充满了对师尊的感激之情。

说完这句话,我缓缓地抬起头,目光凝视着祖师牌位,仿佛能透过那木质的牌位看到师尊慈祥的面容。祖师牌位高高在上,庄严肃穆,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然后,我又缓缓转过身,面向张立师兄。他站在那里,身姿挺拔,气质高雅,宛如一座高山,令人仰止。

我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毫不犹豫地将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这一磕,用尽了我全身的力气,也代表着我对师尊和师兄的敬意与感激。

“谢师兄引路授礼之恩!请师兄日后不吝指教,清玄感激不尽!”我诚恳地说道,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因为我深知这份恩情的深重。

张师兄看着我,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他快步走到我身边,将我轻轻搀扶起来,说道:“清玄师弟,不必多礼。”他的声音温和而亲切,让人感到如沐春风。

张师兄继续说道:“你既有如此深厚的根基,日后的修行自然不必我过多地硬性指点。修行之路漫漫,终究还是要靠你自己去参悟。不过,若有遇到困难之处,你尽管来找我,我定会倾尽全力助你一臂之力。”

他引我走到外屋墙边,从一个毫不起眼的木箱里郑重捧出两本书册与两个沉甸甸的布包。

“此乃本门根基——《五行基础引气诀》,详细阐述了灵气在体内五行运转的玄妙之处。而这本则是《五行道术初解》,其中收录了本门一百零八门基础五行术法的真诀。这些术法中,以金风、火炎、水煞、地陷、木藤等攻伐之术居多,但也有金罡护体、土遁藏形、甘露回春、灵风行踪等防御、遁术、疗愈、辅弼之术。此外,还有超度亡魂、安镇心神、祛瘟避疫、禳解灾厄等济世法门。师弟啊,希望你能够勤奋学习,深入领悟其中的奥秘。”他将书册郑重地交到我的手中,然后又提起那两个布包,继续说道:“如果在修行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难问题,都可以随时来找我询问。师兄我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我所能地帮助你。”

“多谢师兄!”我感激地说道,小心翼翼地接过那两本书和布包。书册看上去颇为古朴,拿在手中,能感觉到一种温润的质感。而那两个布包,入手却异常沉重,仿佛里面装着什么沉甸甸的东西。

“师弟,你的居所就在东首第二间茅屋。每天清晨,我都会提前为你打扫干净,被褥也都准备齐全了,其他的生活用品也都还能用。”他微笑着向我介绍道。\"张师兄指了指我的房间,又点了点那布包,\"这是师兄为你准备的寒铁玄沙袋与流火砂背心。\"

他解开一个布包,露出里面一件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深褐色背心和一对同样材质、连接着厚实绑带的小腿负重。

“莫要小觑其貌不扬啊!”张师兄一脸严肃地说道,“这可不是一般的东西,而是特制的。在修行的初期阶段,你将它佩戴在身上,当你引导气息的时候,里面蕴含的奇砂异铁会随着你运转灵气的方法产生微妙的震动和共鸣,这种震动和共鸣会不断地锻打你的筋骨和脏腑,不仅如此,它还能帮助你更好地感悟灵气在体内流转的力量。”

张师兄顿了一下,接着说:“而且,随着你修为的逐渐增长,这个东西的重量是可以自行调节的,或增或减都可以。强身健体只是它最基础的作用,它真正的意义在于将你的皮囊熬炼成一个能够承载强大灵力的绝佳鼎炉。此外,它还可以模拟激烈战斗时周身灵气动荡的状态,以此来锤炼你的掌控力和身体的本能反应。这对于实战来说,可是有着极大的好处啊!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它不是什么秘传的道法就轻视它!”

我听了张师兄的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期待,连忙伸手去掂量那个布包。然而,当我真正接触到它的时候,才发现它的重量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绝对不是普通的沙袋那么简单。

“师兄的一片苦心,清玄我都记在心里了。”我感激地说道,“这个东西正是我目前所急需的啊!不瞒师兄说,我之前为了强健自己的筋骨,也曾经常年背负着铁砂行走,但效果终究还是有限的。师兄您赐给我的这个,肯定和我之前用的大不相同!”

张师兄微微一笑,对我的反应似乎很满意,他微微颔首道:“你能明白就好。不过,还有一件事需要跟你说明一下……”,\"他指了指厨房方向,\"愚兄修道多年,已至半辟谷之境,五日一饮人间烟火足矣。师弟若感腹中空虚,屋后自有开辟的小片菜田,粮米储于厨房瓮中,需自行开灶解决。若无紧要事宜,便不必时常寻我。\"他顿了顿,目光望向内室,\"我也到了某个关隘,须得闭关静修一段时日。师弟需加倍刻苦......好自为之。\"

\"谨遵师兄教诲!清玄告退!\"我躬身行礼,抱着沉重的书册和布包,脚步沉重地回到了安排给我的那间茅屋。

我缓缓地关上房门,然后环顾四周,仔细打量起这个房间来。

这个房间确实非常简陋,一眼望去,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一张床榻,再无其他多余的摆设。床上的粗布被褥叠放得整整齐齐,仿佛还带着阳光晒过后的干爽味道。桌子上空空如也,没有任何物品摆放其上,显得有些空荡荡的。而在墙角处,则堆放着少量的柴火和一口小陶缸,这大概是房间里仅有的一点生活气息了。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窗户下那张唯一的木桌。这张木桌看上去有些年头了,桌面已经被磨损得有些光滑,但却空荡荡的,只放着一个粗糙的陶土小盏,想必这就是当作油灯来使用的吧。

“果然……与世隔绝啊。”我不禁感叹道。我拿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微弱的信号。我试着打开网页,看着那个不停转动的圆圈,却迟迟无法加载出任何内容。无奈之下,我只好选择关机,以节省电量。毕竟,日后返程还需要靠它来与外界联系呢。

我迫不及待地将那两个布包打开,取出里面的寒铁玄沙袋和流火砂背心。当我刚一拿起这两件物品时,差点因为它们的重量而失手砸到自己的脚面!这小腿负重的每一只都比我之前使用的特制铁砂袋要重上数倍不止!那件深褐色的背心更是如同活物,触手冰凉,内里仿佛有无数细微颗粒在缓缓流动,蕴含着一种古怪的沉重引力。

带着点不真切的疑虑,我费力地将流火砂背心套在身上。霎时间,仿佛一座小山压了下来!身体不由自主地往下沉了一沉,脊椎发出细微的抗议声。勉强原地蹦了蹦,如同背负石磨在泥泞中挣扎,每一次发力都感觉五脏六腑被沉重的力量向下拖拽。

心念一动,尝试将丹田中的灵力向双腿经脉中引导输送。

啵——

轻微的闷响,腿部的沉重感骤减!灵力涌过,双腿仿佛注入了活力,轻快不少。

\"有效果!\"一丝惊喜浮上心头。但很快我就发现,这种灵力的消耗速度比我预想快得多!维持双足的基本轻快状态,灵力就似开闸泄洪般倾泻。若想全身彻底轻松,消耗更是恐怖。看来师兄所言不虚,穿上这些东西上下山,本身就是一场对灵力储备与掌控的残酷磨练!

\"试试这个......\"我尝试着,仅引导极其稀薄的一丝灵力流淌在双腿最为关键的几个气血节点,维持住最低限度的\"润滑\"和发力支撑。虽然依旧沉重无比,但比完全不用灵力或全力灌注好多了。这是一个需要精打细算、持续优化的苦差事。

疲惫地坐在床上,捧起那本《五行基础引气诀》。书页触手温润微凉。翻开扉页,一种古朴沧桑的文字气息扑面而来。

\"气为道基,运乎五行。存乎五脏,发于经络......\"

开篇总纲,讲述五行灵气与人体五脏、十二正经的关系,强调五行流转、相生相济之理。这与我之前修习的那不知名、讲究\"一气贯通、凝练如枪\"的功法理念大相径庭!

带着一种窥见新天地的兴奋与忐忑,我盘膝坐定,试图摒弃杂念,按照新引气诀的法门尝试行功。

意念沉入丹田,引导起一丝游散的灵力,小心翼翼地尝试从原有的、笔直刚猛的运行路线中剥离出来,欲要转入一条细小的、从前几乎不曾涉足过的支脉——这是心脉所属的\"少阴心经\"起始处。

嘶——!

针扎般的剧痛瞬间从那处细小的经脉节点爆发开来!如同原本封闭的细小血管被强行打通!剧痛让我几乎中断行功。

\"该死!\"心中一声暗骂。新功法与旧有根基的冲突远比我预想的激烈!旧有的功法路径早已被拓宽,宛如通衢大道,灵力本能在其中奔腾,现在要强行开辟一条荆棘小道,异常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