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大厂当高管躺平摆烂二选一

第642章 绑人

隐形价值:陈默作为华兴核心高管,其个人在科技创投圈的号召力与资源整合能力,已成为其商业版图中难以估量的隐形资产。

瑞子闪电融资与灵境pre-ipo的超高溢价完成,背后均有其深度参与的影子。

报道结尾,是一句意味深长的结语:

“当一家科技巨头的年轻Cio,悄然成为两家估值总和超600亿人民币的明星公司第二大股东,这已不仅仅是个人财富的积累。

它更像一张精心编织的网,连接着华兴的技术底蕴、鹅厂的生态流量、顶级资本的信任以及新消费、新娱乐的浪潮。

陈默,这位年仅28岁的华兴旗手,正在其主航道之外,构建一个隐秘而强大的商业帝国拼图。”

徐平、姚尘风、左梦安三人盯着手机屏幕,手指缓慢地向下滑动,偌大的董事会议室里一时间安静无声。

足足过了两三分钟,姚尘风才长长地“嘶”了一声,抬起头,脸上是混杂着震撼和复杂的神情,他晃了晃手机:

“最近忙着没关注融资市场,我就说最近圈子里怎么老有人拐弯抹角问我陈默是不是真跟我搭档了车Bg副总裁,原来根子在这儿!

瑞子7.5亿刀A轮,灵境小40亿pre-ipo......

这动静,想低调都难啊!”

他咂摸着嘴,“8.5亿美金加94亿人民币......这小子个人的账面财富,快顶上咱们车Bu未来三年的研发预算总和了吧?”

左梦安放下手机,揉了揉眉心,脸上带着惯常的温和笑意: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瑞子那模式,精准踩在移动支付普及、写字楼白领咖啡刚需和数字化运营的风口上。

加上背靠华兴园区的旗舰店模板,爆发是必然。

灵境就更不用说了,《镜像》火成那样,《星渊》的玩法逻辑陈默也跟我闲聊时说起过,确实有划时代的潜力。

这小子眼光毒,下手也狠。”

而徐平的关注点总是在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 —— 灵境互动第二大股东,瑞子咖啡第二大股东。

坏了,这狗登西不会真冲着他屁股下面的华兴集团二把手来的吧?

强行把这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从脑海里删除掉,他端起已经微凉的茶喝了一口。

目光落在报道中关于陈默拒绝高盛对赌、设计灵境wvr架构和sdC机制的描述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最厉害的不是他投中了什么,赚了多少钱。”徐平缓缓开口,声音沉稳。

“是他知道在什么时候,用什么筹码,去争取什么。

拒绝高盛的对赌,是保瑞子健康发展的根基;

灵境的wvr和sdC,是保团队的控制权和战略定力,同时给鹅厂吃定心丸。

每一步都踩在关键点上,既强势,又不失灵活。

这种火候......啧,不像个28岁的人该有的。”

他看向郑非,眼神带着深意:“郑总,我记得当初陈默报备要投瑞子时,和您报备的时候您和他长谈过一次?”

郑非一直安静地听着三人的议论,此刻才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回忆的神色。

“嗯。”他声音不高,却让会议室彻底安静下来。

郑非顿了顿,继续说道:“当初他跟我报备瑞子咖啡这笔投资时,也说了三点逻辑。

第一,咖啡市场在国内远未饱和,年轻人习惯在变,增量巨大,星巴克独大但价格高、不够快,存在缝隙;

第二,他手里有云南的豆子资源,成本有优势,如果能和高效的数字化运营结合,有重构供应链效率的空间;

第三,他看好这种小店快取、线上点单、依赖App的模式。

说这不仅是卖咖啡,更是抓流量入口,高频、刚需、用户粘性强,未来价值不在咖啡本身利润上。

我问他,咖啡生意老牌巨头盘踞,新品牌九死一生,凭什么你能成?

他回了我一句:‘效率重构和流量入口的价值,远大于咖啡因本身。’”

郑非靠回椅背,总结道:

“当时我就觉得,这小子在商业战略上的嗅觉和格局,恐怕不比他搞技术、搞it的本事差。

今天看36氪这篇报道,算是印证了。

我同意徐总的判断,陈默能抓住鹅厂战略投资的机会,在pre-ipo轮引入淡马锡、压住高盛的对赌条款,这份资本运作和手腕不一般。”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

徐平、姚尘风、左梦安都在消化郑非的话。

是啊,无论是瑞子咖啡的异军突起,还是灵境互动的估值惊人,背后都清晰烙印着陈默精准的战略判断和强悍的操盘能力。

这已不仅仅是运气或者简单的财务投资,而是展现出一种令人心悸的商业天赋。

郑非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看向徐平和姚尘风:

“所以,老徐,尘风,车Bu这块,虽然陈默不直接负责你们战略和市场,但他脑子里那套东西,对趋势的把握,对核心要素的拆解,对执行节奏的掌控,我看很值得用起来!别把他当个纯粹搞it搞研发的用!”

随后便拿起自己的手机,指尖在屏幕上操作着,一边说:

“车Bg,是我们华兴未来十年的战略重心之一。

启界m5,是我们叩响智能汽车时代大门的第一块敲门砖。

第一次立项会,”他抬眼瞥了一下徐平,语气带着点不悦,“陈默请假跑了。”

徐平想起年前那次会议,陈默以渡河项目即将开启最终战场为由压根儿就没参与,不由得尴尬地摸了摸鼻子:“是...当时渡河那边确实到了关键节点...”

“我不听理由。”郑非打断他,声音不大。

“下次最终立项会,必须把他给我绑来!

他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智能驾驶是他分管的硬骨头,座舱、车控、车云,哪一块离得开他it和架构的老本行?

更重要的是,”

郑非的目光变得格外深邃,仿佛穿透了会议室的墙壁,看到了更远的未来。

“这小子在商业战略上的眼光和嗅觉,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让他坐在那里,不只是听,更要讲!

要逼他开口,把他的想法,把他从瑞子、从灵境实战中淬炼出来的对市场、对用户、对效率的理解,都给我榨出来!用在启界m5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