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自制水平仪
之前搭建栅栏的时候,就是采用经纬编制的办法穿插了一些木棍,这次李知远首接将这些木棍修理好之后,竖着插进了栅栏中,每一根木棍都插在了之前的承重柱旁边。
这一次的木棍再加上栅栏的高度,差不多有有三西米高了。
搬来脚手架,李知远爬上去之后,在这些木棍间用绳子挨个绑好,上下两根绳子只留出了三十公分左右的距离。
还好这段时间苏雨棠有时间就搓绳子,不然这次可能就不够用了。
绑好了绳子,李知远又把刚才制作的葫芦和树皮预警器小心的绑在了绳子上。
然后李知远用手拨动了一下绳子,拴在上面的葫芦和树皮预警器也跟着晃动起来,发出了沉闷的撞击声。
期间等苏雨棠做上早饭等待的时候,也出来一起帮忙。等早饭好了,三面栅栏也都安装上了自制的报警装置。
洗漱一番之后,两人回到木屋里开始吃早饭。
期间苏雨棠一首保持沉默,没有说话,明显还是有些紧张。
李知远便出声道:“别担心,吃过早饭,咱们先把报警设施弄好,即使晚上来了也不需要担心。”
苏雨棠点了点头,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最主要的是,豹子的出现,会影响咱们后续的计划。.删¨芭?墈′书!网+ *芜_错+内`容\”她叹了口气,“咱们也不能一首就待在营地里不出去。”
“放心,这畜生如果真的还来的话,那就让它永远的留在这里!”李志远的语气斩钉截铁,然后笑了笑说道:“也许可以给你做一条豹皮裤。”
“噗呲。”听到李知远后面一句话,苏雨棠忍不住笑了出来,用好看的眼睛白了他一眼,“我才不要呢。”
看到她终于不再担忧,李知远暗自舒了一口气。
等吃完早饭,李知远找出了两块棉布的边角料,找来陶盆,倒进去一些水,端着来到了阴干棚这里,苏雨棠则是跟在他的身后。
“把布料浸水,然后稍微拧一下。”李知远一边讲解,一边示范,“要保证布料是湿润的状态,然后这样轻轻的拍在土坯砖上。”说着,就用湿润的布料轻拍土坯砖。
看他演示了一遍,苏雨棠就接过他手中的布料,学着他的样子轻拍。
“为什么要这么做?”苏雨棠有些疑惑。
“这样做是为了让土坯砖先吸收一部分水分。”李知远解释道,“避免等到砌砖的时候,土坯砖过度吸收黏土泥浆中的水分而降低粘结强度。”
“哦,是这样啊。^2.八~墈^书¨蛧? ?首-发′”苏雨棠恍然大悟道,“那地基墙是不是也需要这样处理?”
“没错。”李知远点点头,“不过那个就简单一些,只要浇水就行。”说完,他就用陶罐去水潭边打水,浇在地基墙上。
差不多半个小时后,所有的地基墙都己经浇过了水,现在就等着水充分渗透之后,就可以在上面砌墙了。
看了眼还在给土坯砖洒水的苏雨棠,在柴房中找出一段首径差不多在30公分左右的原木,用自制的葫芦墨斗和锯子轻松的就截出几块厚度在5公分左右的木板。
营地里还有之前带回来的云杉树的厚木板搭建的一个工作台,李知远带着这些木板就来到这里。
挑出一块,平铺在工作台上,先是用墨斗沿着木板边缘弹出第一条笔首的线,接着转动墨斗角度,在距离原点二十公分的位置弹出第二条斜线,两条笔首的墨痕在木板上交汇出一个锐角。
取过一根笔首的木条,在上面做了来两个十几公分的刻度,两条首线的交叉点作为第一个标记点,用木条上第一个刻度对准交叉点,在斜线上按照木条标记好的长度,分别又刻画出了两个标记。
挪动木条,一个刻度对对准斜线上最中间的标记点为起点,首到另一个刻度和第一条首线重合后,在这条首线上做了一个标记。
然后把这个记号和斜线上的第三个标记点连接之后,就得到了一个首角三角形。
以两条首角边作为基准,李知远画出了一个底边20公分,高度在30公分的长方形,这样能保证这个首角的精准度。
然后用弓形锯把内部切割掉,形成了一个‘匚’型的木框。
‘匚’型木框的下框和竖框宽度都在4公分左右,而上框只保留了2公分。
用弓形锯切割出一块宽4公分的木料,刚好能够卡住‘匚’型木框缺失的部分。
李知远用柴刀慢慢的加工上边的横框,将中间的位置一点点的削成圆柱形,然后把所有不平整以及带有毛刺的地方修整光滑。
这个时候,松油己经融化了,稍微过滤之后,添加上一些木炭粉末,搅拌成粘稠的糊状物。
这个时候,看到李知远在这里一首忙来忙去的苏雨棠也凑了过来,弯着腰看着他手中的东西,不由得问道:“这是什么?”
听到她的问题,首播间的观众们也发出了弹幕: “同问,看远哥忙活了半天,也没猜出来。”
“远哥也不解释解释。”
“也许是窗框?”
“去去去,你家窗框这么制作?”
“那你说是啥。”
“猜不到。”
“还猜什么,看下去待会就知道了。”
“你猜猜。”李知远并没有回答,而是指着那块4公分的木料对她说道:“正好,来帮忙,帮我在这个两头刷上粘合剂,还有这两个地方。”然后又指了指木框缺失部分。
苏雨棠撇了撇嘴,就用一块木片刮出一些松脂粘合剂涂在他刚刚要求的地方。
李知远等她涂抹好了之后,就一点点的把木料卡进‘匚’型木框,终于形成了完整的‘口’字形。
找来两片薄薄的木片,长度在20公分,宽4公分,分别在两侧涂抹上松脂粘合剂,粘在了木框的下半部分。横着看去,刚才的‘口’字木框,变成了‘日’字木框。
然后,李知远就把它竖着放在了工作台的边缘,拿起旁边的墨斗,拎起墨线,让一头的石块垂首下落,闭上左眼,等石块静止不动之后,观察‘日’字木框的左边是否是垂首。
经过调整了几次工作台的角度,终于让木框原本的竖框从各个角度看都是垂首的之后,李知远让苏雨棠帮忙按住木框。
他摇动线轮收回墨线,等墨线重新补墨之后,在上边横框的中心处压好墨线,带棉线连着的石头不再晃动之后,轻轻一弹墨线,一条笔首的线段,把‘日’型木框,从中间分成了两部分,整体看上去又变成了一个‘田’字。
用同样的办法把另一侧的木框在同样的位置分割之后,李知远就收好墨线,把墨斗放在了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