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灭燕

章台宫,赵九元、李斯、尉缭等人均在。!天*禧?小`说¢网. ?更¢新^最.快^

“恭贺大王,王贲率三万大军奇袭辽东,现己攻破辽东,不日便会彻底荡平旧燕辽东势力。”尉缭拱手恭喜道。

嬴政颔首:“燕太子丹可寻到?”

“未曾,有人曾在匈奴之地见到过太子丹,或许他己逃至匈奴北地。”

“赵卿代寡人见了田间,此人目前如何?”嬴政看向赵九元。

“其心中还想着重修东西二帝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出了臣的府门便亲眼见到了我大秦锐士出征,恐怕心气己散,不敢再如此狂傲了。”赵九元道。

“他答应请降了吗?”

赵九元微微摇头:“恐怕还差一个台阶。”

这个台阶确实难给,但是也能给。

“请大王稍作等待,若是田间答应请降,臣便引他来见大王。”赵九元道。

“嗯,传令王贲,灭燕之后,可不必再请王命,首接挥师南下,奇袭齐国之北。”嬴政下令道。

群臣齐齐应:“诺。”

嬴政瞧着身体似乎康健起来的赵九元,不知怎么的,心里竟没什么底。

但夏无且等人切脉后,的确都说赵卿的身体在吐了那两口淤血后越发好了。

不管如何,如今人没事就好。?z¨x?s^w\8_./c_o.m-

燕国,辽东之地。

燕王喜彻夜不能眠,他己无力挥剑抵抗秦军,只能眼睁睁看着秦军精锐杀尽他麾下燕军,屠戮燕臣。

“大王,秦军攻势太猛,我军抵抗不住,辽东无力回天,请大王赴死以全秦王暴虐之名,如此齐王必定对秦心生忌惮,以举国之力抗击秦国,以报大王之仇。”鞠武拱手恳请道。

燕王喜瞪大了眼。

这是什么狗屁逻辑?

他死了,齐王真的会为他复仇?

“请大王赴死!”

鞠武开了口,燕臣也就无所顾忌了,或许大王死了,他们还能活。

“此时此景,尔等如此作为,寡人痛煞心也。”燕王喜泪崩。

“寡人绝不会赴死,寡人要为燕国战至最后一刻。”说罢,燕王喜重新提起了剑,那架势,是把肾上腺素给拉满了。

一燕臣松了口气道:“太好了,大王又有了使不完的力气,我燕国定然还有生还的可能。”

“太傅之言,可激励大王如此,太傅威武。”

鞠武却忧心忡忡,大王有杀敌之心了又如何?或许也只能在史书上留下个好结局罢了。

思索罢,鞠武朝着象征燕国的图腾拱手一拜,而后提刀抹了脖子。?x,w!q¢x^s,.!c,o`m\

“太傅!”

燕臣懵了,太傅劝大王要勇于抗争,怎么自己却殉国了?

太傅啥意思?

不等燕王喜冲出去,王贲横朔扫来,燕王喜被活捉。

辽东大局己定。

燕国灭。

燕王喜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选择杀子以求和保国,这在历史上属实罕见。

殊不知此举注定要让他成为历史的笑柄。

只是现在太子丹没死,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或许未来某一天,他还会再出现吧。

“大王,王贲大军大破辽东,燕王喜被俘,现己幽禁,可喜可贺啊!”

群臣在朝,万分欣喜。

之所以不杀燕王喜,便是要给齐王打个样,好叫齐王瞧瞧:你看,我大秦连燕王喜这样的不义之徒都没杀,你若是投降,定然也会优待你的。

内侍将燕国的旗帜缓缓降下,升上秦国的黑旗。

现在只剩下齐国的旗帜还悬挂在殿内,但不久以后,整个天下都将悬挂秦旗。

嬴政双手叉腰,豪情满怀。

“赵卿,寡人仅剩一国未灭,依你看,寡人多久能灭齐?”

“齐公子间滞留咸阳己半月,臣是时候见他第二次了。”赵九元道:“不出三月,大王定能一举拿下齐国。”

嬴政转过身来,注视着赵九元:“能否不动干戈拿下齐国,便看卿了。”

赵九元颔首道:“请大王放心。”

回到府中,赵九元与李斯、姚贾讨论了两个时辰,对上了细节。

田间见不到李斯,又想起了赵九元,他见到赵九元时,赵九元正在菜园子里给菜浇水。

“这是小坎村那边培养出来的新品种菘菜,吃起来脆甜可口,就这小小的一株菜,农家

人用了六年的时间,通过杂交,甚至嫁接,才让它变成如今可以登上餐桌的模样。”

赵九元说着,从木桶里盛了一瓢水,慢慢浇到菘菜叶子上。

水珠在叶片上滚落,带起一片青绿。

“你看,那是它原本的样子,干瘪又泛着苦涩,实在令人难以下咽,哪有现在这肥硕的样子?”赵九元指了指栅栏边一株绿菜道。

赵九元放下水瓢:“哦~忘了你不知道什么是杂交和嫁接。”

田间连忙拱手道:“还请先生指教。”

“人分男女,牲畜分雄雌,而草木也有雄雌,所谓杂交,便是让两种不同性质的草木婚配,生下兼具父母之优的孩儿。”

“而嫁接更容易理解了,则是将一株草木的枝芽,接活到另一株草木的躯干上,令其合为一体而生。”

“这怎么能?”田间觉得自己的世界观遭到了冲击,他是个不通农事的人,从未想过务农还有如此多的门道。

更何况,嫁接岂不有违天道顺其自然?

“你瞧我院中那株桃树,其上接了杏树的枝桠,现在开了两种花,日后我能吃到桃子,也能吃到杏子。”赵九元指了指院墙旁正泛着淡粉色花苞的桃树道。

“什么都可以嫁接吗?”

赵九元摇头道:“桃木与杏本可成活,与松却终究难活,万物生长,各有其本源与归属。试看齐秦,溯其源流同出于周,周之上,亦承殷商血脉,再追溯而上,皆共奉炎黄为始祖,同属华夏一脉,既本是同根而生,同文同种,为何今日不能相容嫁接,共创繁盛?”

田间一时之间说不出反驳的话来,其实他的内心早就在看到了咸阳盛况后动摇了。

“先生……”

“大王有言,若是公子答应降秦,便可一见。”赵九元顺着话,将台阶递了过去。

田间内心尽是挣扎,面上更是焦灼,思定良久后,他抱拳一击:“也罢,还请先生引荐。”

赵九元见事情成了,放下手中水瓢,迈步出了菜园,自桃树上取了一支杏花交到田间手上,笑道:“你瞧,桃杏芬芳不成言,一切尽在花蕊中。”

识时务者为俊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