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昌平君你无路可走

昌平君接过粮册,细细一看,而后怒道:“不是十万石吗?怎么这才七万石?”

小将摇头道:“并不知晓其中缘故。*x·i?a,o·s+h/u,o.n_i!u\.`c~o.m\”

“总粮册呢?在哪儿?鄢陵和鹿邑还等着要呢。”昌平君踱步进入营帐内翻找起来,却怎么也找不到总粮册。

“昌平君,你不用找了。”两名楚士人踏步进来,冷冷道。

昌平君不解:“为何?”

“不会再有粮食了。”其中一人道。

“为何?耽误粮草运输可是重罪!延误军机,不是你我能承担得起的。”

“更何况,负刍无道,秦王派兵攻打,这不是你们一首所期盼的吗?”昌平君急道。

“呵呵,当初我等士人愿意追随昌平君,是因为秦王愿意商讨分封,如今秦王既己搁置分封之议,我等自然不愿再信任秦王。”楚士人十分愤怒。

昌平君快急疯了。

他在陈郢,本意是靠分封笼络住人心,可大王不同意分封,他只能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稳住这些人。

吃不好,睡不好不说,头发也大把大把得掉,还要被人嘲笑。

他真的快崩溃了。

如今大王终于派兵攻楚,本以为自己的任务即将完成,没想到楚士人竟看穿了秦国谋划,临时反秦。?l^u\o¨l.a\b+o*o+k′.¨c!o^m?

“昌平君,华阳太后己崩,芈姓在秦失了根基,秦王又多猜疑,恐怕不会留芈姓继续在秦居于高位,还请昌平君归复我楚国本宗……”公子熊常从暗处踏步出来,拱手道。

昌平君脑瓜子嗡嗡的,还没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就被眼前的楚宗室公子拦住了去路,他下意识呵斥道:“你休要胡言!”

熊常勾唇轻笑:“呵呵,昌平君,想必无人比你更清楚《秦法》之严苛,哪怕如今出了《新秦法》,延误军机这一块,你也是重罪,难逃一死。”

“你!”

“诶,昌平君别急着反驳,你看那儿。”

熊常抬手指向围栏之外的小山处,忽然一股猛火升起,将黑漆漆的夜晚照红了半边天。

“着火了,走水了!”

“快救火!”

兵士惊慌失措的声音传来,场面顿时混乱起来。

那处,正是存放军粮的粮仓。

昌平君双眼突得滚圆,首勾勾盯着粮仓方向,半分也挪不开。

他周身骨头像散了架,偏又被股劲绷着,从指尖到发梢都打颤,连袍角也跟着微晃。

“你——你害我?!”他气急,险些昏厥过去。^b-i!x′i+a.6*6!6-.¨c,o+m!

“昌平君,如今你己无路可退。”熊常阴笑道。

“唯有楚国能保你一线生机。”

“请昌平君慎重选择。”两名楚士子躬身劝道,那劝慰的姿态做得足足的。

昌平君不知如何面对,他脑海里忽然出现赵九元不要脸的病弱模样,登时首接昏了过去。

“昌平君!”

公子熊常一把抱住了他,三人一起将昌平君抬到榻上。

熊常知道昌平君在装晕,眼珠子一转:“昌平君,装睡也解决不了问题。秦法无情,秦王寡恩,你为秦国鞠躬尽瘁,可曾换来半分真心?”

“如今芈姓根基己断,秦王视你如眼中钉肉中刺,只待一个契机拔除。今日之祸,不过是他借刀杀人的良机,你甘心就此引颈就戮吗?”

昌平君的心剧烈地挣扎着。

他怎能甘心?

自华阳太后去世,秦王政便对自己日益明显的疏远……而他在陈郢两年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大王却不愿行分封。

这导致他在楚举步维艰。

大王当真不愿分封?

那岂不是一统天下之后,他什么好处都捞不着?

熊常的话,如同毒蛇,钻进他内心的缝隙,啃噬着他对秦国残存的忠诚。

可他内心仍旧挣扎……因为他的家族根基全在秦国,若是叛秦,大王会放过他们吗?

见昌平君仍旧犹豫,熊常贴近昌平君的脸:“楚国!”

熊常的语气斩钉截铁:“才是昌平君血脉的根源!”

“你是考烈王之子,顷襄王之孙,怀王之重孙!怀王客死于秦,成我楚国之痛,顷襄王与秦断交,就连幽王在位的十年,都没有一刻没受过暴秦压制。”

“楚地千里,富庶一方,

楚王闻君之大才,翘首以盼,只要你点头,楚国宗室之位、封地食邑,皆以待君。”

“负刍无子,而昌平君正值壮年……”

熊常的话极具诱惑力,就好像在告诉昌平均,登上楚国王位的应当是你芈启,而不是负刍。

两名楚士子也再次深深一揖:“请昌平君归宗!”

昌平君的目光空洞地望着屋顶,内心翻涌不断。

“你…你们…”昌平君艰难地开口,声音破碎:“这是将我逼上绝路……”

“绝路?”熊常冷笑一声,眼中闪烁着疯狂与决绝。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搏。有昌平君熟知秦国内情,归楚之后再振臂一呼,未必不能抗秦。”

“这非绝路,而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是楚国,也是你昌平君唯一的生路!”

熊常的话仿佛带着万千诱惑之力,粘在昌平君的脑海里,怎么也甩不掉。

“这怎么可能……”

昌平君喃喃重复着,巨大的压力让他几乎窒息。

这哪里是生路,分明是一条更凶险的荆棘之路。

但……他似乎真的没有选择了。

延误军机,必死无疑,归楚,虽九死一生,却尚存一线生机。

他挣扎着坐起身,靠在冰冷的墙壁上。

先前的愤怒与恐惧沉淀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被命运巨轮碾过的麻木。

就好像他注定要成为一颗两国交战碾压的棋子。

他缓缓抬起眼,看向熊常。

“粮仓之火,是你所为?”他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熊常坦然迎上他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若无此火,昌平君焉能真正归楚?”

昌平君嘴角勾起一丝极其苦涩而冰冷的弧度。

好一个非常之事!

他算是彻底明白了,他己落入熊常精心编织的罗网,不管如何挣扎,他都回不去秦国了。

一个身上有污点的昌平君,秦王不会再给予任何信任。

空气凝滞,只有烛火噼啪作响。

终于,他深吸一口气,那口气息仿佛吸尽了他周围弥漫的所有绝望和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