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老头,你别得寸进尺

嬴政送到赵九元手里的两个孩子,赵九元都没教过他们经史子集,她又不是文科生,更偏理科那一套,自然就教自己擅长的了。^狐_恋′文!学. ?无·错,内′容,

不过她虽然是理科生,但她文学造诣也不差就是了。

至于孩子们学成什么样,会依靠自己所学把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那是他们自己的事,和她这个老师可没什么关系。

谁让嬴政一定要她带孩子呢?

那就准备接受数理化的摧残吧!

相比之下,扶苏对数学更感兴趣,而阳滋教他物理,他学起来似乎有壁垒。

按理说不应该这样啊。

阳滋因为喜欢机关术的缘故,物理学起来比数学轻松多了。

赵九元笑看这兄妹二人讨论物理的画面。

谁能想到始皇的儿女学上了数学和物理呢?

赵九元想,若是回到现代,她也能吹上一番了。

府中多了两个孩子,便多了些喧闹声,赵九元心情明朗了许多。

猫儿勾着尾巴爬上她的肩膀,用脑袋蹭着赵九元的脸,时不时发出咕噜声。

“猫儿又吃醋了?”

赵九元摸着它的脑袋,毛茸茸的触感在赵九元的手心里:“放心吧,你才是我的心肝宝贝。”

“(≧^.^≦)喵~”

猫儿跳下肩膀,几步跑进了假山里,在里面捣鼓了一阵,再出来时,嘴巴里叼着一朵粉嫩嫩的鲜花。′x-i\n_t/i·a!n~x`i?x_s-..c_o!m?

一朵粉色鲜花别在赵九元的衣襟上,猫儿这才满意地窝进了她怀中。

“先生,先生,哥哥学不懂物理,还是阳滋厉害。”阳滋举着一把卡尺,跑到赵九元面前告扶苏的状。

扶苏一张初显俊俏的脸红了个彻底。

“先生……扶苏确实学不好物理。”

赵九元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己,你不必妄自菲薄,数学也是一门越学越深奥的学科,你己经很好了。”

阳滋嘿嘿笑道:“哥哥就是如此老实,经不住阳滋稍稍一说。”

“不,是妹妹比阿兄厉害。”扶苏毫不吝啬地夸赞阳滋。

要是赵九元知晓扶苏是如何对待弟弟的,定要说他双标。

对待弟弟妹妹完全是两个态度。

其实,按照扶苏的认知来讲,他觉得弟弟就是用来打的,而妹妹是用来疼的。

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傍晚,扶苏碍于自家阿父的淫威,还是选择了回宫休息,明日再来接阳滋一起去同文学府。

听说张良跨越万水千山,终于寻到了黄石公的一点踪迹。+8`6*z?h_o′n¨g·.-c!o*m,

我们一起去看看。

张良一身粗褐短打,浑身上下布满补丁,袖口也磨损得厉害。

他手里本来就没什么钱,这次来到下邳,路上花光了盘缠,无奈只能乞讨。

想要放弃时,他就将赵九元交给他的两张兵法残页摸出来看。残书上头的字其实并不好看,内容他业己烂熟于心,只是这些残文断字,每每读来都有新的收获。

又想到弟弟张勋还在秦国大狱,瞬间又支棱起来了。

想到赵九元留给他的话。

“若是黄石公不从,便将这几句话念出来,届时随机应变,必要时,也可首接绑人。”

张良总算知道李牧是怎么被策反的了。

赵九元的手段相当的脏。

张良自认玩儿不过赵九元,因为她压根儿没有信誉可言。想到赵九元那张俊俏的脸,张良的耳尖有些发红。

可是他一介弱身,能走到黄石公面前都谢天谢地了,更遑论将其绑走。

下邳属于楚地,张良走这一路,发现楚地贵族都在疯狂生产蚕丝,据说是要卖给秦人。

他最落魄潦倒时,一个叫莫垣的秦商拉了他一把,还给了他十金。

他用这十金一改自己乞丐的模样,恢复了自己的身份包装,靠着一张脸和自己的背景,在下邳贵族家里一边蹭吃蹭喝,一边寻找黄石公。

张良几乎走遍了下邳的每一个角落,都没找到白眉白发的老头。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转眼入了秋,张良的心也跟着入了秋,他觉得自己快枯萎了,甚至怀疑有没有这个人。

张良心情郁闷,像丢了魂似的在沂水旁游荡,忽然一个头发黑多白少的老者叫住了他。

“喂,小伙子,老头子的鞋子掉下去了,你给我捡起来!”老者坐在桥边的石头墩子上,指着张良,语气十分不客气。

张良此刻正郁闷呢,骤然听到如此没有礼貌的话,暴脾气顿时就涌上来了。

“你这老头,好生无礼!”

张良嘴巴回怼着,甚至想冲上去打人,又见是个可怜兮兮的老头,生生压下了这股邪闷之气。

算了,看你可怜,我张良勉为其难给你捡起来吧。

张良翻下木桥,小心翼翼趴到石头堆上,把那只草鞋给捡了起来。

回到桥上,张良准备丢下鞋就走,没曾想这老头竟然恬不知耻地把脚伸出来,让他把鞋给他穿上。

张良咬牙切齿:“老头,你别得寸进尺!”

“尊老爱幼乃君子之德,年轻人,你不行啊。”老者语态似在挑衅。

张良单手握拳。

他虽然体弱,但君子六艺也曾学过,略懂一些拳脚。

抬头又看到老头可怜兮兮的模样,张良卸了气。

算了,看你可怜,给你穿上。

于是乎,张良单膝跪地给老者穿上了草鞋。

鞋子穿好后,老者缓缓起身,将手上的拐杖扔在一旁,活动了几下身子,头也没回的离开了桥边。

张良险些破防。

你个无耻老头,分明是个身体康健的家伙,却要坑人给你捡鞋穿鞋!

别叫我再遇见你!

张良气到脸红。

他一屁股坐在刚才老头坐过的地方,捡起那根丢下的拐杖。

说是拐杖,不如说是随地折的一根树枝。

约莫过了两刻钟,那老者又回到了桥边,一把拿起自己丢下的拐杖,而后笑道:“年轻人,可教也,五日后一早来此等我。”

张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他本能感觉这个老者有点东西。

就是头发和胡须都不是白的,看起来不像是赵九元所描述的黄石公。

于是张良不再将老者往黄石公身上想。

五天后,张良选择了来桥边,发现老者浑身散发着怒气。

“你一个年轻人,拜访老者,竟然让老者等候,真是无礼,你五天后再来吧。”说完,老者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