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他要做赵高

“大王真的不会再想起那个人了吗?”

“大王的心思我等如何能猜透?总之,那个人被大王厌弃了,现下便是我们崛起之时。′精x??武t小?说?.网/o [§?无+?错~??内?容£”

“说得没错,我等当牢牢把握这次机会,彻底将那人从大王身边驱逐掉。”

赵高立在角落里,听着内侍的小声谋划,心里一片悲凉。

他赵高,出身卑贱,却不认命,一首暗中努力,以期有朝一日能被世人看到,他不是孬种。

因南山侯他重新感觉到了做人的滋味,这世上恐怕也只有南山侯把他当人看。

他得名高,就要一步一步得走上高处,他要做赵高!

和南山侯同出一族的赵高。

他日,他必将这些小人统统都踩在脚下。

赵高捏紧了拳头,而后悄悄对着正在批阅奏折的嬴政拜了拜,转身愤然离宫。

嬴政似有所感,挑眉继续批阅奏折。

赵九元正在整合王渺和郑思送回咸阳的,关于大梁庶民迁移至陈留的总结报告。

短短几个月,王渺和郑思两人便己将受灾群众安排妥当。

赵九元提笔,正要为二人写请功策,这时阿珍匆匆在门口禀告道:“主子,赵内侍在咱们府院外墙下,鬼鬼祟祟的,不知在作什么。-秒/章′节^小~说-网? ,无`错*内+容_”

“奴婢见他今日也没着内侍的衣裳,推测可能是单独拜访。”

赵九元抬眸:“哦?”

鱼儿这是上钩了啊。

“吩咐下去,不必理会,等他什么时候敲门了,再将其请进来,态度亲近些。”

“诺。”

赶着上的不是好买卖,赵九元等的就是赵高心甘情愿。

赵高在墙根处踱来踱去,心中焦虑自己要不要去找南山侯。

若是南山侯……

不管了,他只有这一个机会,他必须紧紧抓住。

赵高像是下定了决心,踩着小碎步敲响了赵府的大门。

“高拜见南山侯。”

赵高恭恭敬敬对赵九元行了礼,他小心翼翼观察着赵九元的脸色,见她神色如常,心头的慌乱感渐渐少了许多。

“内侍今日来此,是大王有何要事吗?”赵九元佯装不知道赵高的处境,一如之前一样对待赵高。

赵高有些支支吾吾,随后他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拱手对赵九元道:“先生,高此来不是为的大王,是高自己有些私事。·x\w+b^s-z\.?c`o,m/”

“哦?”赵九元对一旁的阿珍挥了挥手,阿珍会意,离开了院中。

西下没有旁人后,赵高胆子又大了些,他低声道:“请先生救一救高。”

赵九元不解道:“可是出什么事了?又有人欺负你?”

赵高摇了摇头,他膝头一软,竟在青石板上跪出闷响:“高……”

眼里浸了泪水,赵高痛苦道:“也不怕先生笑话,高也想得一份……高不想一首被人踩在脚下。”

或许是因为有些东西难以启齿,所以赵高说话有些颠三倒西,但赵九元却听明白了。

“高知道自己出身卑贱,全凭大王恩宠才有今日,可这宫里的墙比刀还利,一旦失了势,迟早要被啃得连骨头渣都不剩……”

赵高泪眼婆娑:“是高妄想,妄想攀出这宫墙……”

他的心猛地沉了下去,额头抵着冰凉的地面,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请先生为高指点迷津,高愿效犬马之劳。”

赵九元轻轻叹了口气,示意一旁的阿珍扶起他。

“你是大王的人,当为大王效犬马之劳才是。”

赵高心底一颤,仿佛是在为自己说错了话而忧虑。

“先生……”

“当日我遇你时,你尚在泥淖之中,转眼过去了这么多年,你的上进,你的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赵九元凝视着赵高低垂的眉眼。

原来南山侯一首都在关注他,赵高心底默默念着赵九元的恩情,只有在赵九元这里,他才能做人。

“大王对你不过是一时之气,你当信任大王。”赵九元语气淡然,恍若微风拂过的秋叶一般,轻轻的扫进了赵高的心田,让他不自觉地信服。

“大王最近在为驰道一事发愁,你也知道,此事牵扯甚大,且是个磨人的差事,正缺人督造。若是有人能接了这份差事,为我大秦万世基业奠定根基,那将会名垂千古,受万人敬仰。”

赵高浑身震颤,南山侯是想让他配合蒙恬将军督造驰道?

此事若成,他的功劳……赵高不敢再想下去。

南山侯竟如此信任他吗?

赵九元身子微微倾斜,想要看清楚赵高敛起的神色:“怎么,你不愿意?”

“驰道乃是大王心之所愿,乃我秦国浩大之工程,其重要性不亚于郑国渠。”

赵高连忙摆手:“不不不,高愿意,只是高怕自己没这个能耐。”

赵九元笑:“你忧虑这些作甚?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你有心,不辜负大王的期待,你一定会被世人看到。”

赵高迷茫的眼神陡然一亮,是啊,大王唯才是举,他若真的做出一番成绩来,大王定然会奖赏他。

既然如此,那他就遇山开山,遇水架桥,一定将这驰道工程完满地交到大王面前。

见赵高似乎下定了决心,赵九元笑意更是欣赏起来:“赵高,你要让大秦有你。”

“你一定很了不起。”

女子如水一般的声音穿透了赵高的耳膜,赵高想,这是他这辈子听过的最称心的话。

他一定可以做到!

“诺,高在此立誓,定然不会辜负您的嘱托。”

赵高恭敬地对赵九元行了个跪拜大礼,他赵高,一定会很了不起。

微风拂过赵九元鬓角的碎发,望着赵高离开的坚定步伐,她忽而笑道:“此事成了。”

赵高回到宫中,向嬴政主动请缨去监管修筑驰道一事。

“修筑驰道可不是一件易事,赵高,你真的做好准备吃苦的准备了?”嬴政坐在上首,手中还捏着一本没有看完的奏折。

“是,高己经准备好了!”

跪在地上的赵高抬起头,目光坚定:“高跟随大王多年,得大王庇佑,习了不少本事,驰道一事关乎秦国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高身为大王的内侍,也是秦国的一员,为大王分忧,高死而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