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7 章 楚江河的应对措施
李毅飞约谈多水县两位主要领导庄嘉官和韩国豪的消息不胫而走,更有风声说两人已经交代了不少问题。
这消息让市纪委书记楚江河一系的人坐立难安。
市委大楼旁一家不起眼的茶馆包间里,三四个人正压低声音交谈。楚书记这次怕是遇到硬茬了。
一个略微发福的中年男子抿了口茶,李毅飞这次是有备而来,听说手里掌握了不少东西。
另一个戴眼镜的干部接话:咱们是不是该早做打算?我手里有些东西或许该找个机会交给督查组。
再观望一下吧。中年男子摇摇头,楚书记在安阴经营这么多年,什么风浪没见过。这场较量谁输谁赢,还不好说。
与此同时,在市纪委办公室内,楚江河正与组织部长杨梅密谈。杨梅早已没了往日的风情万种,妆容精致的脸上难掩焦虑。
楚江河站在窗前,背影挺拔如松,但紧握的拳头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我知道。他的声音低沉,省里那边我也打听过了,这次是动真格的。苗副书记那边暗示我们自求多福。
楚江河转身,目光如炬:坐以待毙?我楚江河在安阴这么多年,什么风浪没见过。
不过,调查的进度和方向,总得经过市纪委的配合。?k!e~k`a+n/s\h?u~.·c¢o`m?我这个纪委书记,还是有这个权力的。
哪些材料可以先提供,哪些需要时间整理,这都是学问。
楚江河和杨梅交换了一个眼神。让档案室按程序办理,务必全力配合督查组工作。
秘书离开后,楚江河立即拨通了一个电话:&34;老刘,督查组要调城北开发区的档案,你知道该怎么做……对,按之前准备的提供。
然而,楚江河表面上镇定自若,内心却远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平静。
当晚,他独自一人留在办公室,从保险柜深处取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一页页仔细翻阅。
上面记录着他这些年来经手的诸多事项,其中一些若是曝光,足以掀起惊涛骇浪。
他的目光在其中一页停留良久,那里记录着三年前与某位省领导的一次会面,涉及一宗土地审批事项。
楚江河沉思片刻,最终拿起笔,在页边做了几个只有自己能看懂的标记。
第二天,楚江河做出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他主动约见了李毅飞。
市招待所会议室内,两人相对而坐,气氛微妙。楚书记主动约见,是有什么情况要通报吗?李毅飞语气平静,目光如炬。
毕竟我也是纪检系统的老人了,对督查组的工作理应全力支持。·完/本`神,站^ -更_新!最*全?
督查组这次重点调查多水县的问题,但据我所知,卫氏李案已经判决,相关材料也都归档。不知李组长是否发现了新的线索?
楚江河面色不变,心中却是一沉。李毅飞的滴水不漏,让他感到棘手。
我理解。楚江河转变话题,其实今天来,是想向督查组提供一些可能有助于调查的材料。
李毅飞接过文件袋,却没有立即打开:&34;楚书记为何突然要提供这些材料?
送走楚江河后,李毅飞立即召集团队成员开会。楚江河突然来这么一出,大家怎么看?李毅飞问道。
他在纪委系统工作多年,对我们的调查手段一清二楚。我怀疑他这是以退为进,说不定这些材料里埋了什么陷阱。
李毅飞赞许地点头:老张说得对。楚江河这招很高明,既表现出了配合态度,又能试探我们掌握了多少情况。
李毅飞拿起文件袋,这些材料我们要认真研究,但要保持警惕,不能被牵着鼻子走。
接下来的几天,督查组与市纪委展开了一场暗流涌动的博弈。
李毅飞则不动声色,表面上按照楚江河设定的节奏开展工作,暗地里却另辟蹊径,从其他渠道搜集证据。
一天深夜,李毅飞独自在办公室研究楚江河提供的材料,突然发现一个不起眼的细节——一份关于开发区项目审批的文件编号与存档时间存在矛盾。
第二天,小王顺利拿到了记录。经过仔细比对,李毅飞发现了一系列文件编号异常的情况,明显有人为篡改的痕迹。
就在此时,老张那边也取得了突破。通过分析银行流水,他们发现数笔巨额资金在特定时间点流入流出,与几个政府项目的审批时间高度吻合,而这些资金最终流向了一个海外账户,账户持有人与杨梅有亲属关系。
他沉思片刻,布置任务:小张,你带两个人以常规干部监察为名,去规划局和环保局核查开发区项目的审批流程,特别注意内部请示件和会议纪要。
老刘,你负责梳理杨梅的社会关系网,特别是她的海外关系。小王,你继续跟进银行那边的线索,务必查清资金流向。
任务分配完毕,众人分头行动。李毅飞则坐在办公室,继续研究那些材料,试图找出更多线索。
与此同时,楚江河也嗅到了危险的气息。督查组看似按部就班的工作节奏下,他能感觉到暗流的涌动。
特别是李毅飞不再要求调阅那些他已经&34;准备好&34;的材料,转而从其他角度切入调查,这让他感到不安。
一周后的一个清晨,督查组突然采取行动,同时对市规划局、环保局等多个部门进行突击检查,调取了大量原始档案和电子数据。
楚江河得知消息后,意识到李毅飞已经绕开了他设置的障碍,直接深入核心领域调查。
接下来的几天,楚江河明显感受到压力的增大。
他安插在各个部门的眼线接连被调离关键岗位,督查组的调查越来越深入,已经接触到了几个他最不愿意被触及的领域。
更让楚江河心惊的是,省里几个一直与他保持联系的重要人物,最近都突然变得&34;联系不上&34;了。
就连一直暗中支持他的苗副书记,也在最近一次通话中暗示他&34;好自为之&34;。
楚江河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孤立,甚至可能已经被抛弃。他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后路。
一天深夜,楚江河独自一人来到办公室,从保险柜最深处取出一个加密u盘。些年来收集的一些&34;保命材料&34;,涉及省里一些重要人物的把柄。
他原本打算在最后关头用这些材料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
然而,就在他准备采取行动时,一个意外的电话让他改变了主意。
电话是他在中央党校学习时的老同学打来的,现在在京城某部委工作。
两人寒暄几句后,老同学意味深长地说:&34;老楚啊,我听说你们安阴最近很热闹。有些事情,宜早不宜迟啊。
这通电话让楚江河一夜没有休息,就这么安静的坐着,回想着这么多年自己所作所为,后悔吗!或许吧,但这些只能怪自己不走运,如果运气好自己也不会走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