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出发桃花岛
正午的太阳越发灼人,晒得人皮肤发疼。傅砚修勒住马,示意众人在路边的老槐树下歇脚。亲兵递来水囊,“沈青山”接过喝了两口,又从空间里悄悄摸出几块冰镇的糕点,分给傅砚修和楚辞几人——这是出发前特意准备的,怕路上天热难捱。楚辞接过糕点,眼底多了几分诧异,却也没多问,只默默道谢。
歇了不过半炷香,众人便再次上马。傍晚时分,他们路过一个小镇,只简单买了些干粮,便借着暮色继续赶路。夜里的风凉了些,月光洒在官道上,照亮了前行的路。傅砚修让亲兵打起灯笼,又特意放慢速度,跟在“沈青山”身侧,生怕她夜里骑马出了岔子。,k-a·n¢s`h¨u`l¢a!o\.*c¨o\m~
第二日天还未亮,众人便己启程。沿途的景色从农田渐渐变成了河港,空气中也多了几分水汽。快到正午时,远远就闻到一股臭咸鱼味,前方终于传来了渡口的喧嚣——码头上停着几艘大船,船夫正忙着装卸货物,远处的河面波光粼粼,映着八月的阳光格外晃眼。
楚辞指着不远处一艘挂着青羽旗的大船,对“沈青山”说:“沈兄,那就是苍羽宫的船。”“沈青山”勒住马,望着那艘大船,心里松了口气——两天的快马加鞭总算没白费,他们终于到了渡口。
众人牵着马登上大船,船夫麻利地收起跳板,船桨搅动河水,缓缓驶离渡口,朝着茫茫大海的方向而去。楚辞站在船头,望着逐渐缩小的岸线,对“沈青山”说道:“沈兄,从这里到桃花岛,需在海上漂流十五天,期间可能会遇到风浪,还请诸位多担待。”
“沈青山”点点头,刚想回应,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压抑的干呕声。*天~禧?小¢说/网` ,首¢发*转头一看,两名亲兵扶着船舷,脸色发白,额头上满是冷汗——竟是开始晕船了。没过多久,又有几名船员捂着胸口,脚步虚浮地靠在一旁,显然也受不住海上的颠簸。
“沈青山”见状,悄悄退到船舱角落,从空间里取出一个水囊,将灵泉水倒出少许,又兑了些普通的淡水稀释。随后她走上前,将水囊递给晕船最厉害的亲兵:“喝点水,或许能舒服些。”
那亲兵接过水囊,半信半疑地喝了两口。不过片刻,他原本紧绷的眉头就渐渐舒展,脸色也恢复了几分血色,惊讶地说:“这水……竟真的管用!竟然不晕了。”
“沈青山”又把水囊递给其他晕船的人,也船员们喝了之后,也纷纷露出诧异的神情。一名老船夫抹了把汗,忍不住称赞:“小兄弟,你这水也太厉害了!我跑了几十年船,见过不少治晕船的法子,从没见过这么见效的!”
傅砚修和楚辞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并不觉得奇怪——他们早就“沈青山”有灵泉水的秘密。傅砚修走上前,不动声色地帮“沈青山”挡开围上来询问的船员,笑着打圆场:“这是家传的法子泡的水,能缓解些不适,诸位若是还难受,再跟我这位兄弟要便是。”
船员们听了,纷纷道谢,也不再追问水的来历。“沈青山”悄悄松了口气,将剩下的稀释灵泉水交给楚辞保管,让他分发给需要的人。
大船在海上平稳航行,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掠过甲板。傅砚修时常与“沈青山”并肩站在船头,望着远处水天相接的景象,偶尔会提起桃花岛:“听说桃花岛西季都开着桃花,岛上的人靠海吃海,日子倒也自在?”
“沈青山”笑着点头,顺着他的话往下说:“楚辞跟我提过,岛上还有片桃林,春天的时候满树繁花,风吹过就像下了场桃花雨。”她说着,眼底闪过几分向往——倒不是对桃花岛的景色,而是盼着早些解决岛上的事,好早日回青山村。
傅砚修听着,指尖轻轻摩挲着腰间的玉佩,话里带了点不易察觉的在意:“楚辞对你倒是坦诚,连岛上的细节都跟你说得这么清楚。”他知道“沈青山”和楚辞只是责任牵连,却还是忍不住多留意几分——他的薇薇这般优秀,哪怕此刻扮成男子,身上的灵气也藏不住,难免会让人记挂。
“沈青山”听出他话里的小情绪,忍不住弯了弯眼,隔着小胡子蹭了蹭他的胳膊:“他不过是尽职责,哪有你跟我亲近。”这话一出,傅砚修眼底的那点在意瞬间消散,伸手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衣领,语气也软了下来:“也是,等到了桃花岛,凡事有我,不用你多操心。”
不远处的楚辞将这一幕看在眼里,默默收回目光,转身去检查船上的物资——他早己看清“沈青山”与傅砚修的情意,自己也比圣女大上不少,心中也只有对圣女的敬重与守护的责任,从无半分逾矩的念头。
往后几日,傅砚修偶尔还会问起桃花岛的事,看似是在了解情况,实则是借着话题,悄悄宣示着自己的心意。“沈青山”都看在眼里,每次都顺着他的话回应,偶尔还会故意逗他两句,惹得傅砚修无奈又好笑——海上的十五天航程,因着这份小互动,倒也少了几分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