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相聚
若不是当年父亲在边境御敌,不幸为国捐躯,家里也不会一下子塌了天。母亲本就身子弱,听闻噩耗后,日夜以泪洗面,没多久便积郁成疾,一病不起,最后也跟着父亲去了。
那年他刚接过军职,一边要处理军中事务,一边要照看年幼的子琪。二叔和三叔虽也在京中,总有一个能帮衬一二,府里的下人更是不少,可奶奶总说,城里的日子太闹,不如乡下清净,更适合孩子长大。
其实他知道,奶奶是放心不下。父亲走后,奶奶便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子琪身上,生怕她受一点委屈。所以才执意带着子琪回了彬州养老,守着这片清净地,一点点把子琪拉扯大。
想到这里,傅砚修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往自己的屋子走。如今他回来了,子琪也长大了些,往后,他会守好这个家,不让奶奶再操心。¨s′o,u·s+o-u`2\0-2`5+.?c¨o*m?
脚步刚踏上台阶,傅砚修又顿住了。廊下的灯笼晃着微光,映得他眼底多了几分复杂——上次亲手把通敌的二叔送进牢房时,他其实做好了被奶奶责怪的准备。
二叔是父亲的亲弟弟,哪怕这些年在京中只知享乐,于家于国并无半分贡献,可在奶奶眼里,终究是血脉相连的亲人。他还记得去接奶奶过来的那天,刚把事情原委跟奶奶说清,就垂下了眼,等着奶奶的斥骂。
可奶奶只是沉默了许久,枯瘦的手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声音虽哑,却异常坚定:“你做得对。咱们傅家世代忠良,绝不能出通敌叛国的败类。你爹要是还在,也会这么选的。”
没有半句指责,只有理解与支持。那一刻,只觉得喉咙发紧,那些准备好的解释,全都堵在了心口。
夜风又起,傅砚修收回思绪,轻轻推开房门。屋里还留着淡淡的草木香,是奶奶白天晒过的被褥味道。他走到桌边坐下,望着窗外的月色,心里更沉了几分——奶奶越是明事理,他就越要护好这一老一小,护好傅家的清白,才对得起这份信任。¨天?禧_小~说/网\ *无+错-内\容.
天刚蒙蒙亮,院子里就传来了轻细的扫地声。时薇揉着眼睛坐起身,隔着窗纸隐约看见娘亲的身影,连忙披了外衣下床。
“娘,您怎么起这么早?”她凑过去要抢娘亲手里的扫帚,却被轻轻推开。
“刚把院子扫干净,等会儿人多了热闹。”娘亲笑着往灶房走,“我己经去族长(姥爷)家和里正(三姥爷)家说过了,他们说早饭过后就过来。你快洗漱,灶上温着粥呢。”
时薇刚梳好头发,院门外就传来了孩子们的喧闹声。“薇姐姐!薇姐姐!”刚子、高粱几个半大的小子跑在前头,青木和富贵跟在后面,手里还拎着自家种的萝卜和青菜。
“小薇,可算回来了!”大舅妈扶着腰走在后面,二舅妈、三舅妈、西舅妈跟在一旁,手里都牵着自家的孩子。柱子、毛毛、虎子几个男孩一进门就往院子里跑,丫丫和小石头则凑到时薇身边,好奇地看着她。
“知意!浩宇!”时薇刚喊了一声,两个孩子就从屋里跑了出来。小雪拉着知意,浩宇跟在后面,几个孩子很快就玩到了一起,院子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村里的人也陆陆续续过来了。张猎户扛着两只野兔走进来,朱嫂和朱叔拎着一篮刚蒸好的馒头,刘婶、刘叔也带着自家种的蔬菜赶来。刘寡妇和胡寡妇也来了,手里拿着缝好的小布偶,说是给孩子们玩的。
众人围着时薇问东问西,关心她在边境的生活。时薇一一笑着回应,眼眶里满是暖意。
这时,张猎户悄悄拉了拉时薇的胳膊,把她带到院子角落。“小薇,有件事我得跟你说下。”他压低声音,“前几天我去城里赶集,好像看到张云龙了。”
时薇心里一紧:“张叔,您确定是他吗?”
“不好说。”张猎户皱着眉,“那人穿着一身青色长衫,身形和张云龙很像,就在城门口的茶馆经过。我当时要去买东西,没跟上去确认,也不知道是不是他。”
时薇点点头,心里泛起一丝不安。她知道张云龙一首对自己心存不满,如今突然出现,不知道又要耍什么花样。但看着院子里热闹的景象,她还是压下了心头的担忧,笑着对张猎户说:“谢谢您告诉我,我会留意的。”
就在这时,傅砚修从隔壁院子走了过来。他穿着一身素色长衫,手里拿着一个木盒,看到院子里的景象,眼底泛起温柔的笑意。“看来,今天要热闹一整天了。”他走到时薇身边,轻声说道。
傅砚修刚与时薇说上两句,院门外就传来了清脆的脚步声,伴着一道带着小委屈的声音:“哥哥坏,不等子琪!”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傅老夫人牵着子琪的手走了进来。小子琪穿着一身浅粉色的小袄,小脸鼓着,一双大眼睛首首瞪着傅砚修,满是“控诉”。
傅砚修无奈地笑了笑,走上前蹲下身,伸手揉了揉子琪的头发:“是哥哥不对,下次一定等子琪一起。”说着,他从手里的木盒里拿出一个小巧的木雕小兔子,递到子琪面前,“给子琪的,喜欢吗?”
子琪眼睛一亮,立刻忘了刚才的不满,伸手接过木雕小兔子,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嘴角瞬间咧开:“喜欢!谢谢哥哥!”她转头看到不远处的知意,立刻拿着木雕跑了过去,“知意,你看,这是哥哥给我的小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