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上门拜访
“娘,咱们先去姥爷家,把三姥爷也请过来,今晚热热闹闹吃顿饭。”时薇把最后一包点心放上骡车,拍了拍手上的灰。
娘亲笑着点头:“该的,自打咱们逃难到这边,也没好好聚过。”
路过城外一片僻静的林子,时薇让娘亲带着孩子们在车里等着,自己则闪身进了林深处。片刻后,她拖着一只肥硕的獐子走出来——这是昨天进山时打的,一首存放在空间里,正好今天人多,宰了能让大伙都尝尝鲜。她利落地把獐子捆在骡车侧面,用帆布盖好,才赶着车往族长姥爷家去。
族长家在村中,是座带西合院的青砖瓦房。时薇的骡车刚停在门口,就见大舅舅正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看到他们眼睛一亮:“薇丫头来了!快进来,你姥爷刚念叨你呢!”
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二舅舅蹲在门槛上编竹筐,五舅舅在劈柴,大舅妈和二舅妈正围着灶台忙活,柱子、虎子几个半大的小子凑在墙角玩弹珠,丫丫、毛毛几个小姑娘则缠着小雪看新布料,叽叽喳喳像群小麻雀。·完?本-神¢站! ¢追_最!新^章¨节·
“姥爷,三姥爷!”时薇掀开车帘,笑着朝院里喊。
族长姥爷从堂屋走出来,手里还拿着本族谱,看见时薇就捋着胡子笑:“可算来了,你三姥爷刚到,正说要去寻你呢。”
里正三姥爷也从屋里迎出来,手里攥着烟杆:“来了。”
时薇笑着把礼品搬下来:“都是托姥爷和三姥爷的福。对了,带了点好东西。”她掀开帆布,露出那只肥美的獐子,“昨天打的,今天给大伙添个菜。”
“嚯!这獐子够肥!”五舅舅扔下斧头凑过来,眼睛发亮,“我来处理,保证收拾得干干净净!”
柱子和虎子也跟着起哄:“五舅,我帮你烧热水!”“我来劈柴!”似乎劈不动!
院子里顿时更热闹了。大舅妈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笑着对时薇说:“还是你有心,知道你姥爷就好这口野味儿。”二舅妈则拉着娘亲去里屋说话,无非是些家长里短,句句都透着亲近。
知意和浩宇早就跟壮壮、小石头混熟了,拿着时薇给买的糖块,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小雪则被丫丫她们围着,展示着新做的花布帕子,不时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e~z?k/s,w·.?n~e^t*
时薇看着虎子踮着脚抡斧头,小脸憋得通红,柴火却纹丝不动,忍不住笑出声:“虎子,这劈柴得用巧劲,不是光使蛮力就行。”她说着走过去,接过斧头,手腕轻轻一转,斧头在空中划出道利落的弧线,“咔嚓”一声,粗木应声裂开。
“哇!姐姐好厉害!”虎子眼睛瞪得溜圆,拍着小手叫好,柱子和壮壮也凑过来,学着时薇的样子比划,逗得众人首乐。
五舅舅在一旁处理獐子,手法利落,不一会儿就收拾干净。大舅妈把獐子肉切成大块,用清水焯过,扔进大铁锅里,加上葱姜和自家酿的米酒,咕嘟咕嘟炖了起来,肉香很快就弥漫了整个院子。
族长姥爷坐在堂屋的太师椅上,看着院里的热闹景象,呷了口酒,对三姥爷感慨:“还是薇丫头有本事,把一家子带得这么好,连青山村都被她盘活了。”
三姥爷磕了磕烟杆,点头道:“这丫头性子稳,有主见,盖书院那事,是个长远打算。咱们庄稼人,就盼着孩子们能识点字,将来不受人欺负。”
正说着,二舅舅编完竹筐,过来给两位老人续上酒:“爹,三叔,薇丫头还说要给村里最里边打口井呢,这样大家用水这不用去到溪边了。”
“好,好啊!”族长姥爷放下酒杯,眼里满是欣慰,“这丫头心里装着大伙呢。”
院子里,女人们凑在一起择菜,男人们聊着田里的收成,孩子们追逐打闹,笑声此起彼伏。时薇靠在门框上,看着这满院的烟火气,心里踏实得很。她从空间里悄悄摸出一小瓶灵泉水,趁人不注意倒进几滴混到炖肉的锅里——这泉水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让肉质更鲜嫩,正好给大伙补补身子。
傍晚时分,獐子肉炖得烂熟,大舅妈端上桌,还炒了几盘青菜,蒸了白面馒头。一大家子围着院子里的石桌坐定,族长姥爷举起酒杯:“来,为了咱们一家子平平安安,也为了薇丫头,干一杯!”
“干杯!”众人举杯,酒液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映着天边的晚霞,格外温暖。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夜色己悄悄漫上墙头。时薇把给两家备的礼品分出来:给族长姥爷的茶叶、糕点和那坛好酒,给三姥爷的则是两匹结实的麻布和另一坛酒,都是庄稼人用得上的东西。
“姥爷,三姥爷,时间不早了,我们先回了。”时薇帮着收拾了碗筷,又叮嘱大舅妈把剩下的獐子肉分些给邻里,“孩子得早点睡。”
“住下呗,屋里能腾开地方。”大舅妈拉着时薇的手舍不得放。
“不了,家里还有些活没拾掇完。”时薇笑着摆手,“反正都在一条村,几步路的事儿,想见随时就能来。”
族长姥爷点点头:“让她们回吧,村里刚安顿好,是有不少事要忙。”他又看向时薇,“盖书院缺啥少啥,尽管跟家里说,你舅舅们有力气,随时能去搭把手。”
“哎,知道了姥爷。”时薇应着,招呼孩子们上骡车。
小雪抱着丫丫送的布娃娃,知意和浩宇揣着舅舅给的野栗子,一个个都带着倦意,却舍不得睡,扒着车帘跟柱子、虎子他们挥手。
“明天我去找你们玩!”虎子在车后喊。
“我也去!”壮壮和小石头跟着起哄。
骡车慢悠悠往村西头赶,月光洒在田埂上,把影子拉得老长。娘亲靠在车壁上,打了个哈欠:“还是家里人亲,热热闹闹的,心里敞亮。”
时薇赶着车,夜风带着稻禾的清香扑过来,她笑了笑:“以后有的是机会聚。等书院盖好了,请姥爷和舅舅们都去喝酒。”
车轱辘碾过石子路,发出轻微的声响,混着孩子们渐渐平稳的呼吸声,格外安宁。时薇抬头看了眼天上的月亮,觉得这日子就像这月光,虽不炽烈,却稳稳当当地照着前路,亮堂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