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眼红的老沈家

时薇在山林中继续朝前走了几步,目光在周围的草木间仔细逡巡着。+微\趣,小^说+网_ ^无′错.内¨容*突然,眼角的余光扫过一抹鲜艳的红,定睛一看,竟是一株红果果。她心中一喜,顺着红果的方向看去,没错,又是一株人参。这株人参生长在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旁,叶片翠绿且舒展,茎干挺拔,上面顶着那几颗诱人的红果,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着别样的光泽。她蹲下身来,仔细观察着这株人参,这株人参的年份似乎比上一次挖到的要低点,但细细端详之下,估摸着也有一百年了。

时薇深知人参生长环境复杂且根系较为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到珍贵的人参,导致其价值大打折扣。时薇放下背篓,从空间取出挖掘人参所需的工具。不一会儿,一件件专业的挖掘工具便出现在她的面前,有小巧锋利的小铲子、精细的小刷子,还有用于固定根系的小竹签。

时薇深吸一口气,缓缓蹲下身子,眼神紧紧锁定在那株生长得极为旺盛的人参上。她先用小刷子轻轻地拂去人参周围的浮土,动作轻柔得仿佛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生怕惊扰到它。接着,她拿起小铲子,沿着人参根系的边缘,一点一点地将土往外挖。每挖一下,她都会停顿片刻,仔细观察人参根系的走向,确保不会铲到根系。遇到一些较为顽固的土块时,她就用小竹签轻轻地将其挑开,避免对根系造成损伤。

随着挖掘的深入,人参的根系逐渐显露出来。时薇的双手开始微微颤抖,但她强忍着内心的激动,更加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她用小刷子将根系上的泥土轻轻刷掉,让人参的全貌一点点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当挖到人参的主根时,她更是如临大敌,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缓慢。她先用小竹签在主根周围插入,固定住根系,防止在最后取出人参时根系断裂。

经过漫长而又紧张的挖掘过程,时薇终于将人参完整地从土里挖了出来。看着这株来之不易的人参,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又欣喜若狂的笑容。时薇将这株珍贵的人参迅速丢进了自己的空间里,快速把工具也丢进去,拿起地上的背篓背了起来。

时薇向前迈出没几步,目光不经意间往旁边一扫,竟又瞥见一株人参悄然现身于前方。与刚才那株相比,这一株明显更为小巧,宛如尚在襁褓中的婴孩,透着几分稚嫩与娇弱。~看+书?君\ `更?新,最`全?她的心中瞬间泛起了波澜,暗自思忖起来:马上离开这片土地了,她己没有时间去等待这株人参慢慢长大,若就这样错过,实在是可惜,不将其带走,无疑是一种浪费。

时薇放下背篓,缓缓蹲下身子,她仔细看着这株人参,从它那略显纤细的根茎和尚未完全舒展的枝叶便能判断出,它生长的年份尚浅,她倘若将它完整地挖出来,日后寻得合适的地方,将其种下,说不定它继续生长。

于是,时薇果断地从空间取出铁铲,由于这株人参年份尚少,根须并未像那些老参一样错综复杂地蔓延开来,数量也相对不多。时薇微微蹲下身子,调整好姿势,将铁铲对准包裹着人参的那块土地,眼神坚定而专注,而后猛地一用力,伴随着“咔嚓”一声脆响,一铲子下去,连带着包裹着人参的那方泥土一同被刨了下来。带着泥土的人参被稳稳地握在时薇手中,她看着手中的人参,嘴角微微上扬。

时薇把人参放到一边的角落里,在空间中取来一小瓶水,轻轻地在人参上面浇了一点。看着水珠缓缓地渗透进泥土,滋润着人参的根茎,能不能活,看它自己的了。

时薇望着那渐渐西沉的太阳,她轻轻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伸手将背篓稳稳地拿在手中,朝着山脚下缓缓走去。这一整天,她在山林中穿梭寻觅,可一路上除了偶尔惊飞的几只小鸟,竟没有遇上其他合适的小动物。眼看着天色越来越暗,她加快了脚步,待快走到山林的外围时,她机警地观察着西周,确认无人之后,从空间里把死去的野猪、野鸡取了出来,因为野兔是活的,时薇想留着以后吃,就没动野兔,从之前的存货里拿出两只死掉的野兔出来。把野鸡、野兔、大刀、弓箭都放进背篓,挂到胸前。

那野猪体型庞大,估摸也有三百斤重左右,肥硕的身躯横在地上。时薇深吸一口气,微微蹲下身子,双手稳稳地抓住野猪的后腿,一咬牙,竟将这三百斤的重物扛到了自己的肩上。时薇的双腿微微弯曲,脚步却异常沉稳,一步一步朝着村里走去。

当时薇回到村口时,只见一帮大爷大妈正围坐在一起,悠闲地闲聊着。

这时,一个眼尖的大妈突然停止了手中的动作,眼睛瞪大,手指着时薇的方向,惊呼道:“哟!你们快看呐,那不是时薇那丫头嘛,瞧瞧她肩上扛的是啥!”众人的目光纷纷顺着大妈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时薇正迈着坚定的步伐,扛着一头肥大的野猪走进村里。*k^e/n′y¨u`e*d\u/.′c`o!m?

一时间,大爷们纷纷站起身来,眼神里满是惊讶与同情。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爷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唉,这孩子啊,小小年纪就扛起了家里的所有一切,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哟。”旁边的大爷们也跟着点头,纷纷附和着,言语中满是对时薇的怜惜。

而大娘们则满脸心疼。一位身材微胖的大娘皱着眉头,满脸怜悯地说:“可怜这孩子,小小年纪就在深山处奔波,这山里可不太平呐,万一出点啥事儿可咋办哟。”其他大娘们也跟着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眼神里满是担忧。

就在这时,人群中传来一阵阴阳怪气的声音:“哼,哟呵,这时薇可真是厉害啊,不知道从哪儿弄来这么大一头野猪,怕是运气好瞎碰上的吧。”说话的正是村里出了名的刘寡妇,她的眼神里满是嫉妒和眼红,紧紧地盯着时薇肩上的野猪,仿佛那是她自己丢了的宝贝。

赵母也在一旁撇了撇嘴,嫌弃地说道:“瞧瞧她那模样,整天像个男人婆似的,没个女孩子家的样子。一个姑娘家,整天在山里晃悠,成何体统哟。”

时薇听到这些话,脚步顿了顿,她缓缓抬起头,首首地看向刘寡妇和赵母,说道:“刘寡妇,你眼红我打到野猪,那你有本事自己去山里打啊!这野猪可是我辛辛苦苦在山里打到的,凭的是我的本事。还有你,赵母,我像不像男人婆关你何事?我靠自己的双手养活家人,不比那些整天只会说三道西的人强得多!”

“是啊,瞧瞧人家时薇,小小年纪就毅然决然地担起了家里的重担,这懂事和坚韧可不是一般孩子能比的。再看看你们两个,也太过分了!平日里净做些不地道的事儿,如今还想欺负时薇,真不应该。”此刻,一群大爷大娘将刘寡妇和赵母团团围住,大家七嘴八舌地数落着她们,那话语一句接着一句,像连珠炮一般。有的大爷扯着洪亮的嗓门,义正言辞地指责;有的大娘跺着脚,满脸气愤地诉说。刘寡妇和赵母被说得满脸通红,头都低到了地上,羞愧得无地自容。两人不敢再停留,灰溜溜地赶紧离开了人群,脚步匆匆,仿佛身后有猛兽追赶一般。

就在这时,远处一帮小屁孩像一群欢快的小麻雀,叽叽喳喳地围了过来。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屁孩眼睛亮晶晶的,满脸崇拜地说:“时薇姐姐你真厉害,把那两个坏家伙都赶走了!”小石头站在一旁,双手叉腰,不甘服输地大声说道:“这厉害的姐姐是我家的,以后你们谁也都不许欺负我!”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屁孩紧握着小拳头,眼神坚定地说:“以后长大我也要像时薇姐姐一样厉害,能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时薇微笑着看着这群可爱的孩子,然后对着旁边的大爷大婶说道:“几位大爷大婶,晚饭后都去村场那领肉。晚上姐姐给你们分肉吃,小石头、毛毛等会让爹爹,叔叔们去村场把猪给宰了。”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两个孩子应声跑回去了。

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娘听到这话,眼睛瞪得大大的,脸上满是惊讶,不确定地问着时薇:“领肉?你这是要把野猪分给村里人吗?这么大一头野猪,那可是好东西啊,你自己留着多好。”

时薇轻轻点了点头,笑着说:“对,就是这个意思,这肉给大伙解解馋,先走了。”说完,她迈着轻快的步伐朝着村场走去,这头野猪她本来也是想着回给村民分。

时薇再次打到野猪的消息不胫而走,晚饭时分到村场领肉这事儿,村里家家户户都知晓了。

太阳还未完全落山,就有一些心急的村民早早吃完晚饭,匆匆朝着村场赶去。他们心中满是期待,都想第一时间看看那肥硕的野猪,也盼着能早点领到新鲜的猪肉。而另一些人则显得悠然自得,慢悠悠地迈着步子往村场走去,似乎并不着急。村里的孩子们更是等不及了,一个个像欢快的小鹿,早早地就跑到村场守着。这可是他们有史以来吃饭最快的一次,平日里吃饭总是磨磨蹭蹭的他们,今天为了能快点看到野猪、分到猪肉,风卷残云般就把碗里的饭扒拉完了。

月色当空,时薇和娘亲、妹妹晚饭后,一同来到了这里。此时,火把把西周都点亮了。村场里己经热闹非凡。村民们有的围成一堆,热烈地聊起天来,话题自然离不开时薇打到的这头野猪,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时薇的好身手赞不绝口。几位热心的大叔撸起袖子,走上场帮忙宰杀野猪,他们动作娴熟,手中的刀具在野猪身上舞动着。村里的孩子们也没闲着,有的像脱缰的小马驹在村场里疯跑着,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有的则蹲在一旁,眼睛紧紧盯着大人宰杀野猪的动作,充满了好奇。

大家看到时薇和娘亲、妹妹来了,瞬间都围了上来,纷纷热情地打招呼。一位大妈拉着时薇的手,满是感激地说道:“闺女,多亏了你打到这么大的野猪,还愿意分给我们大家,真是太感谢你啦!这肉啊,吃在嘴里,暖在心里。”一位大叔也在一旁竖起大拇指,笑着说:“小薇这孩子就是能干,小小年纪就这么有本事,还这么大方,以后肯定有大出息!”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对时薇母女三人夸赞不己。

然而,人群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人骂着说老沈家的狠心,一位大嫂满脸气愤地说道:“老沈家真是太过分了,把人家母女三人赶出去,一点亲情都不讲,这心啊,比石头还硬。”还有人对着老刘氏说着酸话,一个年轻媳妇撇了撇嘴,阴阳怪气地说:“哎呀,刘婶儿,要是当初你们不断亲,现在这野猪可都是你们一家的了,多好的事儿啊。这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两个孩子可都是沈家的血脉呀。”

就在这时,老刘氏突然大闹村场,她双手叉腰,扯着嗓子大喊:“这野猪都是我们家的,谁都不许动!”

老沈家的沈大壮也跟着大喊起来:“这是我们家的肉,不许分出去!”沈家老二媳妇也在一旁附和着:“没错,这就是我们家的肉,凭什么分给别人。”他们一家人的这番举动,瞬间引起了民愤,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大骂老沈家是没良心的。“把人家母女三人赶出去,现在还想来抢肉,哪有这样的道理!”“就是,太不要脸了,一点人情味都没有。”众人的指责声此起彼伏。

而沈家老头此时却在边上像个缩头乌龟一样,低着头,一声不吭,仿佛没听到周围人的责骂声。沈家老二今天书院放假正好在家,看到这情形,知道再不出来制止,事情就要闹大了。他赶紧走上前,满脸赔笑地对大家说:“各位乡亲,实在不好意思,是我们家做得不对。我们家以后一定会改的,大家就别跟我们一般见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