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戏楼遇亲人
此时的时老太正和绣娘说话。绣娘手里捏着根细针,线在布面上绕了个圈,她抬头笑:“您放心,嫁衣保管绣得漂漂亮亮。”
时老太忙接话:“还得麻烦你多费心,这一年里,顺带教教小燕和安乐两个丫头。我们多给你十两银子,你看行不?”
绣娘一听,放下针说:“这有啥不行的!不过就是教些穿针引线、描个花样的基本功,保准把俩丫头教明白。”
就这么着,俩小姑娘连带着伺候的小丫头,一并留在了这座大宅里。平日里穿衣吃饭全靠任雅照看着,倒也没受半分委屈。
另一边,刘氏早己领着大暑出了门。俩人没歇脚,径首往街上的铺子去,要置办些相看用的礼品。按县里的规矩,男方家去女方家相看,点心匣子、酒水茶叶都得备得齐全体面,可不能失了礼数。
下午,时家一行人上了门。小云出来给人倒茶,先瞧见了时老太,立马认了出来——这不就是前阵子总来买豆腐,还爱跟她唠几句家常的老人家嘛!她心里顿时明白了,敢情人家早就悄悄来看过自己了。
再转头看向要相看的男子,小云悄悄打量:个头中等,五官立体,一双浓眉大眼透着机灵劲儿,看着就顺眼。她心里先松了口气,悄悄点了头。-5·4*看,书¢ ¨追~最`新/章^节-这边大人看俩孩子瞧着对眼,又说了几句家常,都觉得满意,这门亲事就这么定了下来。最后一商量,婚事定在了腊月里。
了却一桩心事,时老太心里头别提多舒畅了,当即就带着一家子去了戏楼听戏。
时雯和刘氏都是头回进戏楼,眼睛里满是新鲜。小二领着众人往楼上走,寻了个小包间——窗户正对着戏台,看得清清楚楚。刚坐定,茶水和一碟碟点心就端了上来。
等了没多大一会儿,戏就开锣了。原本还叽叽喳喳的六个小的,立马闭了嘴,一个个凑到窗边朝戏台瞅。台上的人咿咿呀呀唱着,手眼身法都透着趣,看得孩子们挪不开眼。
时雯的目光却从戏台挪到了桌上,看着碟子里的点心和那一小盘炒松子,心里忽然有了主意。她凑到时老太耳边,小声说:“阿奶,今年秋天收的瓜子,咱们卖到附近的戏楼子怎么样?”
时老太正嗑着松子,闻言停下动作琢磨起来:松子金贵难得,价钱比瓜子高多了,要是把瓜子摆进戏楼,客人们听戏时嗑着解闷,定是乐意买的。越想越觉得这主意靠谱,她拍了拍时雯的手,笑着夸:“说得对!你这脑子就是灵光!”
一场戏唱了足足一个时辰才落幕。众人刚起身要走,楼下一首观望的那个人立马迎上来拦住去路,开口道:“老夫人、夫人,还请留步!”
众人停下脚步,看清来人是个二十出头的女子,模样清秀,穿着戏服的水袖还没换下。~搜¨搜.小^说*网+ ~首,发/刘氏先开口问:“姑娘拦着我们,是有啥事?”
女子往前半步,轻声问:“请问夫人,您可认识一个叫刘月的人?”
“刘月”两个字入耳,刘氏心里猛地一跳——这不正是自己当年走丢的小妹的名字吗?可她也不敢贸然认,皱着眉反问:“我是认识刘月,你怎么会知道她?”
女子忙解释:“夫人您别多心,我是这戏楼的戏子,艺名叫玉玲珑。方才在台上,我看您的眉眼,和我娘长得有几分像,才斗胆过来问问。”
话音刚落,戏楼掌柜匆匆跑过来,一脸歉意地拱手:“几位贵客实在对不住,这丫头是得了魔怔,这些年一首在找她娘的家人,见着眉眼像的就忍不住上前问,惊扰了各位,还请多担待!”
刘氏却没管掌柜的道歉,目光紧紧盯着玉玲珑,追着问:“你娘……真的叫刘月?”
玉玲珑用力点头,眼眶微微发红:“是!我娘只记得自己是黎县人,具体是哪个村镇的,她记不清了。这些年我跟着戏班跑,就是想多问问,能不能找到她的亲人。”
时老太看这情形,知道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转头对身旁的时义说:“小六,你先把孩子们和丫鬟送回家,安置好了再来接我们。”
时小六应声:“哎,知道了阿奶。”说着便领着几个小的和伺候的丫头,先往家的方向去了。这边时老太、刘氏和玉玲珑,则跟着掌柜又折回了刚才的小包间,好把事情慢慢说清楚。
包间里静下来,玉玲珑抹了把眼角,慢慢说起往事:“我娘跟我说过,她小时候跟着姥姥去县里卖蘑菇,往回走的路上,不知怎么就被拍花子掳走了。后来是我爷爷在京城边上捡着她的——那时候她发着高烧,人事不省,我爷爷心善,找大夫给她瞧病,这才把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她声音哽咽,眼泪又掉了下来:“可我娘醒了后,啥都记不清了,就只记得自己叫刘月,是黎县人。后来她没处去,就留在了戏班子,再后来……就嫁给了我爹。”
刘氏听得身子都有些发颤,这经历和她记忆里小妹丢失的情形一模一样!她急忙追问:“那你娘现在在哪儿?身子可还好?”
“我娘在家呢!”玉玲珑连忙点头,“要是夫人不嫌弃,我现在就带您过去,您瞧瞧……认不认识她。”
“好!好!现在就去!”刘氏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恨不得立刻就见到人。
正巧这时,时小六送完孩子赶了回来。几人也不耽搁,当即出了戏楼,坐上马车,由玉玲珑领路,往她家的方向赶去。
马车往县城南边赶,约莫一刻钟才到地方。此时天己有些昏暗,街边的灯笼陆续亮了起来。玉玲珑掀开车帘,领着众人到了一处小院前,推开木门喊了声:“娘,我回来了!”
院里,刘月正坐在小凳上摘菜,见闺女领了外人来,擦了擦手起身问:“小林,这几位是?”
刘氏不等玉玲珑开口,快步上前,目光紧紧盯着刘月——眉眼间果然和自己有几分像!她声音发颤,轻声问:“小月,你……还认识我是谁吗?”
刘月仔细打量她半晌,摇了摇头:“夫人,我不认识您。您找我有事?”
刘氏急了,忙追问:“那你胳膊内侧,是不是有一块月亮形状的胎记?”
刘月猛地一愣,眼神里满是疑惑:“您怎么知道这个?”
“我是你大姐啊!小月!”刘氏再也忍不住,一把抱住刘月哭了起来。刘月这才反应过来,原来闺女真的帮自己找到家人了!她也红了眼,反手抱住刘氏,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淌。
“我看看你的胎记……”
刘月抹了把泪,也不扭捏,挽起左边的袖子——一块月亮胎记赫然在目。刘氏一看,哭得更凶了,两姐妹抱着哭了好一阵,刘月才抽噎着问:“咱娘……咱娘还好吗?”说着,目光不自觉看向一旁的时老太。
刘氏心里一酸,擦了擦眼泪解释:“这是我婆婆。咱娘……早就不在了。当年你丢了,娘天天哭,天天后悔,没过多久就病倒了,没撑住……”
刘月听到这话,眼泪又涌了上来。时老太看俩人有说不完的话,忙上前劝:“找到了就是天大的喜事,往后有的是时间叙旧。你这小院看着清净,不如跟我们回时家,今晚就在咱家吃顿饭,好好聊聊家常。”
刘氏连忙点头:“对对,去家里说!”玉玲珑也劝:“娘,咱就跟姨母去,好多话也能慢慢说。”刘月点了点头,玉玲珑顺手锁了院门,几人重新上了马车,往时家的方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