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锄不完的野草
当晚她就把时老大叫到跟前,语气笃定地说:“明天你去府城跑一趟,打听打听牙行还能不能买到人。+天¨禧!小,说¨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不管是要多少银子,还是要多少粮食,都给问清楚了,咱得添些人手,别让孩子们再这么熬着了。”
“知道了娘!”时老大应下,第二天一早就赶着驴车,去了之前买过人的牙行。可一打听价格,他当场愣了——一个普通成年汉子居然要三十两银子,比旱灾前还贵出不少。
回去把这事跟时老太一说,家里人都没了买人的心思。最后没办法,时老大只能去找上河村和下河村的村长商量,提出按每亩地五百文的价钱,请村民来地里专门锄草捉虫,首到秋收,其他农活一概不用管。
山河村村长一听就点头:“我看行!谁家愿意多下点辛苦,锄两亩地的草就一年能得一两银子,划算!”下河村村长也跟着应下来:“这办法好!”就这么定了,老时家把红薯地和玉米地的除草活,全包给了两村的村民。,/ˉ5?¤4x看?书}x $?无¨`错±>内?容???
卸下除草的重担,时家人才把精力全扑到花生和葵花籽上。之前土豆、山药加起来只占了一亩地,今年便特意加大花生种植面积,一鼓作气种了一百五十亩;菜地则没改动,往年种什么,今年依旧种什么,足够时小五酒楼用。
剩下的十亩地,全种了甜王西瓜;还特意留了一分地,种上甜瓜和哈密瓜,专给家里孩子们当零嘴吃。
忙活间隙,时雯心里忍不住犯嘀咕:不知道沈管家今年会不会来?在她心里,沈管家就是老时家的贵人,总盼着能再跟他今年还能再来。
而此时的沈家,沈大人己身兼要职,每日被朝堂政务、地方事务缠得焦头烂额,早没了精力去想起乡下那个小小的时家。
沈管家心里还记着当年开瓜铺的事,好几次想在老爷空闲时提一提,可又怕老爷正烦着政务,嫌他多嘴添乱,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一来二去,沈家与时家的联系,就这么断了。
随着雨水渐渐多起来,小河村那条干涸许久的河,终于又有了水流,清清亮亮地顺着河道淌起来。不知从哪儿来的小鱼小虾,也跟着回到了河里,在水里摆着尾巴,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微/(趣!}小?>说/ °\更.?x新±最]全,
村里的半大孩子们见了,哪还按捺得住?哪怕中午该歇晌睡觉,也偷偷溜到河边,脱了鞋就往浅水里泡,捉虾摸鱼,闹得满河都是欢笑声。
村里孩子们的打打闹闹,你追我赶,给这日日与农活为伴的枯燥生活,添了不少鲜活趣味。
时小五见山下草木葱茏、河水潺潺,总算恢复了往日生机,便选了个阴天,让时家汉子帮忙,把山里的鸡群(提前绑好腿)往后山搬——重新迁回了树屋里。崖洞那边也没闲着,大伙把平日里用不到的家什全规整好搬进去;至于先前藏在里头的粮食,这两年早吃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一点红薯干,便暂时存放在崖洞上层,稳妥又干燥。
眼下,时雯正忙着打理她的苹果树苗。去年秋天插在育苗盆里的枝条,如今有一半己经成功生根发芽;今年开春抽空种下的苹果籽,也长出了巴掌大小的幼苗,嫩生生的透着劲儿。
可麻烦的是,一时寻不到合适的地块移栽,时雯只好暂时把这些苹果苗挪进葵花籽的育苗坑里,先让它们在这儿接着长,等找好地方再做打算。
眼瞅着十天过去,花生地里冒出了一丛丛嫩生生的绿,风一吹,晃得人眼亮,这下可把全村人都勾来了。
大伙儿围在田埂上,都好奇地瞅新鲜。有人指着那叶子嘀咕:“这啥玩意儿?从没见过啊!”
离得近的人蹲下来细看,越看越觉得稀奇:“你瞧这叶子,竟跟成对儿似的长!一根细杆儿挑着,两边各排着两三片小叶儿,活像咱村娃娃手拉手站两排!”
旁边人也伸手摸了摸,啧啧道:“这小叶儿也讨喜,不是那扎人的尖模样。”
有个后生忍不住掐了片叶子揉了揉,立马凑到鼻尖闻,“哎,还有股清清爽爽的草香味儿!”
众人七嘴八舌的,终于有人想起问正主:“时老大,你快说说,这地里长的到底是啥?咱活了大半辈子,从没见过这模样的庄稼!”
时老大正蹲在地里锄着草,听见问话首起腰,抹了把汗笑道:“听我娘说,这叫花生!”
“花生?”这话一出口,底下立马炸开了锅。有个穿粗布短褂的汉子往前凑了凑,追问:“这稀罕东西,是从哪儿寻来的种子?咱村里可没人种过!”
时老大往田埂上坐了坐,回忆道:“是我娘当年从蜀国带来的,这一放就好些年。”
“放这么久?那种子不早坏了?”有人皱着眉,满脸不相信。
时老大指了指地里的绿苗,笑得实在:“坏啥呀!你瞧,这不都冒芽长叶了?”他说这话时,眼都不带眨一下,一点都看不出来说的是假话。
村里人听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多还是半信半疑。嘀咕着“再瞧瞧看”,到底会长出来个啥?便慢悠悠地转身,往自家地里锄草去了,只是走的时候,都忍不住回头多瞅了两眼时家这新奇的庄稼。
旁人对着地里的花生犯嘀咕,其实时老大心里也没底。他瞅着那一片嫩生生的绿,私下里也琢磨:这从没见过的物件,将来真能有人要?要是卖不出去,这一季的力气不就白搭了?
可转念一想,他又放了心。这些年过来,不管是对侄女时雯,还是对老娘时老太,他从来都是深信不疑。老娘做事向来有谱,如今让他种这么多花生,定然有她的道理,绝不会瞎指挥。
这么一想,时老大心里的那点疑虑就散了。他本就是个实在人,信奉的就是“老实干活、听指挥”的理儿——既然老娘说了要种,那他就好好把地侍弄好,别的不用多琢磨。当下便拿起锄头锄下那些顽强的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