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老大有的老三也要有
时雯见天儿在旁边念叨:“别贪嘴多吃啊,这东西吃多了烧心,还胀气。”
偏那时天明是个嘴馋的,哪把这话放在心上。从学堂回来,兜里总揣着一把红薯干,边走边嚼,晚上睡前还得摸两把塞嘴里。
没出两天,天明就捂着肚子来找时老太,小脸皱成个包子:“阿奶,我肚子疼,还胀得慌……”
时老太瞅他那蔫样,心里大概有了数,问道:“这两天嘴没闲着吧?都吃啥了?”
天明耷拉着脑袋,小声嘟囔:“就……就多吃了些红薯干,它实在太好吃了嘛……”
时老太又气又笑,点着他的脑门:“你大姐没跟你说不能多吃?偏不听!”
“可是真的好吃呀……”天明还在嘟囔。
时老太没法子,叹口气,拍了拍他的背:“去,叫你小叔到地里拔个大点的白萝卜回来,洗干净生吃一根,保管就舒坦了。-0¨0_s?h¨u?./n?e~t.”
“知道了阿奶。”天明捂着肚子,蔫蔫地去找小叔了,心里头暗暗记下,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一口气吃太多了。
看着天明那蔫乎乎的背影,时老太这才咂摸过味儿来——老三自打回了这个家,虽说跟家里不愁吃喝,可手里头怕是没有银钱,寻常人家想买点物件、给娃买点心,没银子哪行?
她转身回屋,从怀里摸出一把钥匙,打开炕头那个上了锁的老木箱。箱子底下码着些银票和现银。她数了数,抽出十张张百两银票,又捡了一百两现银,用布包好。再看看剩下的银票,拢共也就一万多两,心里不由得嘀咕:这银子看着多,真要办起事来可不禁花。明年开春,地里还得多种些瓜,娘城里贩一贩,不然坐吃山空,全家真要喝西北风了。
把箱子锁好,钥匙重新揣回怀里,时老太拎着布包往时老三的院子走。刚进院门,就见时老三蹲在石板上搓衣裳,大盆里的水溅得裤脚都湿了。
“老三啊。”
时老三抬头见是娘,赶紧丢下棒槌,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快步上前扶着她:“娘,您咋过来了?快进屋。£?微2趣:小[?说#_? $免.费(\{阅±[读′°”说着就把时老太搀进了屋。
刚坐下,时老太瞅着院里泡着的衣裳,首皱眉头:“老三啊,你一个大男人,总干这浆洗缝补的女人活计哪成?娘琢磨着,再给你寻个媳妇,知冷知热的,家里也能帮衬一把,咋样?”
时老三听了,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娘,可别费这心了。天明他们都大了,我这当爹的再娶,怕孩子们心里不舒坦,日子安生就好。”
“这有啥不舒坦的?”时老太不以为然,“我回头问问孩子们的意思,他们懂事,指定明白。”说着把手里的布包往他跟前一推,“先不说这个,这是一千三百两银子,你收着。”
时老三瞅着那布包,脸都白了,忙推回去:“娘,这太多了,我不能要!家里吃喝都靠着您,哪还能再拿这么多银子?”
“你听我说,这不是白给的,是前两年卖瓜的进项。早先就咱家全靠那稀罕瓜,市面上没有,价格卖得高,确实挣了些。当时家里就定了规矩,每年一家分一千两,小娃子每人一百两,头一年也确实发了。后来都跟着种,瓜价跌得厉害,也就没再分过。”
她顿了顿,语气更沉了些:“你也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也是这时家的一份子,你大哥他们有的,你也得补上,一分都不能少。”
时老三红着眼圈摆手:“娘,我能回这个家,能跟你们守在一块儿,就比啥都强了,真不用跟大哥他们比……”
“那不行!”时老太把脸一板,“手心手背都是肉,哪能不一样?别跟娘客气,赶紧把银子收进柜里。我还有事,你接着洗衣服吧。”
“嗯,知道了娘。”时老三没法再推辞,低着头应了。
他把时老太送到院门口的月亮门,看着娘的背影走远了,才转身回屋。抱着那包沉甸甸的银子,他坐在炕沿上,打开布包又看了看——
活了大半辈子,头一回手里有银子。想起这些年的难处,再想想娘刚才的话,眼泪“啪嗒啪嗒”就掉了下来,他抽了抽鼻子,抹了把脸,心里头又酸又暖——还是亲娘疼自己啊。
时老太出了老三的院子,脚不停歇又往时仁的院里去。刚进院门就扬声喊:“青青!”
“哎,阿奶,我在呢!”李青青听见声音,赶紧从屋里迎出来,手里还抱着小妞妞。
她快步上前搀住时老太,往屋里让:“阿奶快进屋。这是有啥吩咐?”
时老太没急着进屋,先从李青青怀里接过小妞妞,逗了逗孩子粉嫩的脸蛋,才开口道:“这两天你抽空,让小二陪你回趟娘家。回去找那个王媒婆,托她给你三叔寻个合适的姑娘。有信儿,就让她来跟我说。”
李青青点头应着:“知道了阿奶,我这就记着。”
时老太又拍了拍她的手,叮嘱道:“你爹如今就一个人过,家里冷清,你得常回去瞧瞧。回去时别空着手,把院里的瓜果、红薯干、棒子啥的多带些,都是家里现成的,新鲜。”
“嗯,我晓得的阿奶。”李青青应着,声音轻轻的。
时老太放下小妞妞,冲她笑:“走,跟太奶外头晒太阳去,让你娘歇会儿。”一老一小慢悠悠往院门口的暖阳里去。
李青青站在屋门口望着,眼眶忽然就热了。阿奶心里装着家里每个人,连她娘家爹都惦记着,这份心,让她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