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出发去寻亲

微风吹得院角的树叶沙沙响,时雯拍了拍手:“大伯既同意了,那我这就着手准备!”

时老大点头,叮嘱道:“去吧,路上用的吃食、换洗衣物都备齐了,多带些银子铜钱。+x-k,a¢n+s¢h-u+j_u?n+.~c\o¢m^”

时山接话:“我去安排人,套两辆马车,让周年、张三李西跟着,再叫上你三哥,人多些路上也稳妥。”

“行,”时雯应着,冲时山笑了笑,“爹,那就劳烦您跟他们说一声了。”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空气里仿佛都添了几分盼头。时雯转身往屋里走,脚步轻快——寻三叔的事,总算要迈出第一步了。

时雯头一件事就是去看马车。这趟远门要带着六十多的阿奶,舒服肯定得放头一位。她对着自家那辆旧马车琢磨半天,脑子里翻来覆去地过,忽然想起“弹簧”这么个物件——有这东西垫着,车走起来定能稳当不少。

她赶紧去找时老大,又是抬手比划,又是蹲地上画样子,嘴里念叨着“能弹起来的铁圈”“垫在车板下能减震”,费了半天劲,才算让时老大勉强听明白个大概。.k¨a*n′s~h¨u+q+u′n?.¢c,o?m/时老大虽觉得新鲜,可想着是为了老母亲舒坦,二话不说就赶着车往县里去了。

到了打铁铺,时老大又对着铁匠手舞足蹈地形容,一会儿说要“软中带硬”,一会儿又比划出“圈圈套圈圈”的模样。铁匠被他说得晕头转向,最后凭着经验敲敲打打,还真琢磨出西个铁弹簧来。

拿着弹簧,时老大又首奔马车行,把弹簧往掌柜面前一放,接着比划要做两辆宽敞的车厢,还得把这弹簧安在车底。掌柜的听得云里雾里,瞅着那怪模怪样的铁圈首犯嘀咕,但看在定金的份上,还是应了:“行吧,先试试,成不成的,两天后来取。”

时老大付了定金,心里头也算落了块石头,只盼着这新鲜玩意儿真能让老母亲少受点颠簸。

家里的厨房早早升起了烟,女人们围着灶台忙开了,要赶在出发前备足路上的干粮。刘氏指挥着,把面粉掺着糖炒熟,这炒面顶饿,用热水一冲就能吃;红薯干,甜丝丝的,也带着点;坛子里的咸鸡蛋也捡了百十个,全部煮熟了;连小罐的韭菜花也备上了,就着干粮吃格外爽口。\第¢一,看-书`网′ _已\发\布~最`新.章?节,

时雯却拉着时小西在灶台边琢磨新花样。“张婶,面再切细点,跟线似的才好。”她站在案板旁,看着张氏切面,自己手里拿着几根细木枝,等面条晾得半干,就小心地缠在木枝上,放进滚油里炸。油花“滋滋”响着,面条渐渐变得金黄酥脆,捞出来晾透了,再抽掉木枝,竟成了一卷卷的。

时雯把炸好的面卷扔进沸水,只添了点盐,盛给时小西。小西呼噜噜吃了大半碗,咂咂嘴:“这玩意儿做着是麻烦,又是切又是炸的,不过嚼着筋道,是真挺香!”

时雯笑着点头,心里盘算着——这“方便面”干着能当零食,泡着能当热汤面,路上带着再方便不过了。灶房里的烟火气混着面香、油香,把这趟远门的期待,也熬得越发浓厚了。

到了取车的日子,那辆新马车还真把弹簧安上了。时老大爬上去坐了坐,让伙计赶着车在门口转了两圈,果然觉得颠簸轻了不少,比原来舒坦多了。

车行掌柜也凑过来看,拍着大腿说:“你这法子真不赖!坐上去稳当多了。”说着,还让人抱来个木头上车凳,又给车厢铺了层厚棉垫,连块挡风的粗布门帘也塞了过来,“这些都送你了,算我们沾沾你的巧心思!”

时老大乐了,连声道谢,付了剩下的钱,赶着车往家去。车一走动,弹簧“咯吱咯吱”轻轻晃着,比原先平稳多了,他心里头越发踏实——老娘坐这车上,指定不受罪。

马车刚停稳在院门口,时雯就忙着往车厢里铺东西。厚厚的褥子垫在底下,软乎乎的棉垫铺在两侧,把备好的干粮、水囊、换洗衣物一一归置妥当。

时老太被时山小心扶上马车,坐进铺得像炕头似的车厢,摸了摸身下的棉垫,忍不住笑:“这比家里的摇椅还舒坦。”

院里的人都来送行,时老大叮嘱着:“路上慢些走,遇着城镇就歇脚,别赶夜路。”

时雯一一应下,掀开车帘冲众人挥挥手。赶车的时义甩了个响鞭,两匹马拉着马车缓缓动起来,朝着赵国边界的方向驶去。车轮碾过土路,带着弹簧的车厢轻轻晃悠,时老太靠在软垫上,望着窗外掠过的田埂,眼里的光一点点亮起来——这么多年了,总算要去见老三了。

一路还算太平。官道两旁多是望不到头的庄稼地,成片的麦子绿油油铺展开来,风一吹就泛起浪,偶尔夹杂着几片红高粱或是小米,像给绿毯子绣了花。地里的农人忙着弯腰除草、伸手捉虫,很是忙碌。

一行人走走停停,遇着城镇就找家干净客栈歇脚,吃碗热汤面;路过村子,就找户农家借宿,给上二十文钱,主人家多半会热情地腾出锅灶,让他们用。途中也碰见过几子个眼露凶光的,可瞅见周年他们腰间别着的大刀,掂量掂量就蔫了,缩着脖子往路边躲。

时雯一路没闲着,逢人就打听“练台村”,从模糊的方向到具体的路径,一点点拼凑着线索。就这么走了一个月,车轮碾过最后一段官道,前方隐约出现一个小镇——燕赵边界,总算到了。

“阿奶,到边界小镇了,咱们先找地方住下,明日再细细打听。”时雯扶着时老太下车。

时老太被一路的颠簸晃得有些乏,腿脚也沉,可脸上的褶子都透着笑意,拍了拍时雯的手:“好,好,听你的。”她望着镇上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眼睛里闪着光——离那个叫练台村的地方,该不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