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仁财主上门

婚期定在了来年二月,离着还有两三个月,任家那边先传了话来:两个新闺女院里的家具,都由任家出钱打制。?2/咸¥`x鱼/|看`书£网??? |首,发$时老太一听,虽说不太高兴,但也没有说什么:“这有啥不依的?任家有心了。”

转头就叫人把时义屋里原先那套家具挪出来,给时小五的小院先用着。没过几日,任家请来的木匠就带着徒弟上门了,拿着尺子在时义、时小西的院里里外外量了个遍,连窗台高低、墙角宽窄都记在了册子上。

木匠手艺是真地道,没日没夜地赶工,眼瞅着年底前,两套崭新的家具就齐齐整整地安在了院里。全是上好的红木料,打磨得油光锃亮,大到衣柜,小到摆在床头的梳妆台,甚至连门口的脸盆架子,都雕着缠枝莲纹样,摸上去滑溜溜的,透着股子贵气。

时老太去看了两回,摸着那家具首咂嘴:“这木头,这手艺,真是没话说。任家这陪嫁,是把脸面给足了。”

时雯在一旁伸手轻轻摸了摸梳妆台的雕花,小声附和道:“阿奶你看,这才是富贵人家的样子,咱家跟人家比,真是差着一大截呢。”

时老太瞥了她一眼,慢悠悠道:“富贵有富贵的活法,咱寻常人家有寻常人家的日子。.看,书,屋· ~无!错!内^容′咱不求大富大贵,一家子人平平安安,和和气气的,比啥都强。”

二月里,时家的婚事如期办了。不算大张旗鼓,却也样样按礼数来,吹吹打打的喜乐声在村里飘了大半天,任家的双胞胎闺女穿着红嫁衣,被花轿抬进了时家大门,身后还跟着两个陪嫁的小丫鬟,一个叫春桃,一个叫夏荷。

说起来也巧,时义性子爽朗,带点莽撞,娶的是是任家那个性子活泼、爱说爱笑的姐姐任静,两人凑在一块儿,时常能听见院里传来他俩拌嘴又和好的热闹声;时小西话不多,做事稳当,娶的正是那个性子沉稳、心思细腻的妹妹任雅,小两口平日里话虽少,却总在细微处透着默契,任雅把院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时小西看她的眼神也总是带着股温和劲儿。

王媒婆当初没说错,这两对倒像是老天爷特意配好的,各有各的相处法子,倒也都和睦。时老太看在眼里,私下里跟牛氏念叨:“缘分这东西真没处说,你看这两对,脾性合得正好,往后日子准能安稳。”

这么一来,时家院里的人一下子就多了好几口。

人多了,事就杂。?齐¥盛??小?1°说`%<网a ?}无*错?内e容(%时老太琢磨着得立些规矩才好,便拍板让周年当了管家。家里大小事,从柴米油盐到田产收种,都由他来调度安排。

先前家里的下人们都挤在一块儿吃饭,如今时老太发话,让外院另开了个厨房,由招弟负责,下人们就去外院吃。虽说分了两处,伙食却跟内院一个样。

内院的灶房还由张氏和李氏掌勺,时家这几个媳妇——牛氏、刘氏,还有郑氏闲了也常去搭把手,摘菜、烧火,倒也井井有条。

时老太看着院里里外外按规矩转起来,心里踏实了不少,坐在炕头喝着茶,跟雯丫头念叨:“家大了就得有个章法,这样日子才能过安稳喽。”

三月里,天气刚回暖,任财主就亲自上门了。一进院就热络地喊:“亲家婶子,我过来跟您商量点事。”

时老太正坐在廊下晒暖,见他来,笑着招手:“有啥话尽管说,都是自家人,客气啥。”

任财主在对面凳上坐下,开门见山道:“听人说,您家在这地界种过水稻?”

“是啊,种了两年,咱这水土养出来的米,味道可不比南方的差。”

“那亩产大概有多少?”任财主追问。

“记不太清了,好像有六石左右吧。”时老太想了想回道,“怎么,您家也想试试?”

任财主笑了:“正是这个意思,我那有片临河的地,想试着种点水稻。麻烦您家今年育苗时,多育出十亩的量,到时候我来取?”

“这有啥麻烦的,”时老太一口应下,“不过种水稻得比麦子晚一个月,后期想在地里套种蔬菜,就得赶快点,不然怕来不及。”

“多谢亲家婶子提醒,能种出水稻我就知足了。”任财主拱手道谢。

时老太又想起一事:“对了,我家去年在山里得了种叫玉米的粮食,产量高,吃着也香,煮粥、做饼子都好。您要不要也种上几亩试试?”

任财主眼睛一亮:“还有这好东西?要是有多余的种子,就给我留十亩的量,我拿银子买。”

“说啥买不买的,”时老太摆摆手,“都是亲戚,到时候给您送去就是。”

送走任财主,时老太把这事跟时雯说了。时雯听了,点头应下帮忙准备,却忍不住嘀咕:“阿奶,您说……任财主是不是为了要水稻苗,才把两个嫂子嫁过来的啊?”

时老太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这话也就跟我说说,往后可不能再提,更不能让你两个嫂子听见,知道不?”

“知道啦,我这不就跟您念叨念叨嘛。”

开春一到,老时家就没了闲日。山里收集的鸡粪不能扔,张三李西几个拉着老牛往回运,撒到大地里。

时山这边也没闲着,正忙着给时小五在后山搭离地两米高的树屋。

为了让鸡能自在往后山去,家里特意在后院墙开了个窄窄的后门。刚开始,鸡们还怯生生的,探头探脑半天才敢迈出去,慢慢就野了性子,白天在山里刨虫啄草,傍晚自己溜回鸡窝得,也有飞上树屋的,倒省了不少功夫。

可总有那么几只笨的,在山里溜达着就迷了路,要么钻进密林找不着北,要么被野物叼了去。时小五每天傍晚都蹲在树屋底下数,数着数着就急了——这两天丢的鸡竟有七八只。

“阿奶,鸡丢得厉害!”

时老太想了想,让时义把家里那两条大狗牵到后山,让它们在鸡常去的林子边上守着。

说也奇,自打两条狗在后山转悠,那些野物就不敢再来捣乱,鸡们也像是有了依仗,溜达再远,到了时辰也乖乖回窝。时小五再数,一只都不少,这才咧开嘴笑了,天天跑去给狗添食,跟护鸡的功臣似的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