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野猪胡霍玉米

再说那几亩菜地,赵老头心里打着算盘:贼老三他们都走了,这地原本就是老赵家的,菜自然也该归他。^微·趣`小?说~ -无?错-内+容\于是带着家里人钻进菜地,正忙着摘茄子、摘西红柿,没走的那几家汉子这时候走了过来。

“我说赵老头,谁让你们动这菜的?”为首的汉子抱着胳膊,眼神冷冷的。

赵家大孙子年轻气盛,梗着脖子回嘴:“你们头都走了,这地当然还得归还我家!”

“嘿,这叫什么道理?”另一个汉子笑了,“老大走了,不还有我们在这儿吗?轮天轮地,也轮不到你家来占!”

赵家大孙子还想争辩,被赵老头一把拉住。他连忙陪着笑:“是我们错了,我们这就走,这就走。”

“等等——”汉子抬手拦住,“谁让你们走了?既然来了,就把这菜摘干净了再走,省得我们动手。”

赵老头哪敢说个不字,连忙点头哈腰:“好的好的,马上摘,马上摘!”说着赶紧招呼家人加快手脚,心里却把这帮人骂了千百遍,手上的活计却不敢怠慢半分。

三国停战协议一签,燕国成了赵国的附属国,每年得向赵国进贡。`7*k′a¢n-s¨h!u*w,u+.!c¢o.m¨程大将军被撤去职位,贬为平民。时义等亲兵听了,个个气得攥紧拳头:“我们拼了命保家卫国,上面竟这么对将军!还有没有天理?要不我们……”

后面的话没说完,就被程将军抬手打断:“什么都别说了。陛下自有道理。我如今成了平民,你们是留军中,还是回家,自己选吧。”

有人留在了军里,也有像时义这样,收拾好行囊准备回乡。

停战的消息就跟长了腿似的,三两天就蹿遍了燕国的角角落落。官府的告示贴得哪儿都是,白纸黑字写着,不管先前躲在哪儿的,都得回自个儿原籍去,迟了按流民论处,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其实不用官府催,好些人早就熬不住了。离乡背井的日子哪有家里舒坦?先前住在赵老头院子里那拨人,这天找过来时,脸上竟堆着笑。

“赵叔,”领头的那人搓着手,语气里带着点讨好,“您看这仗停了,咱也该回村里去了。家里的地还荒着……这阵子在您这儿叨扰,真是多谢了。

赵老头挺首腰板:“嗯,是该回去了,哪儿都不如自家舒坦。”

“叔,求您个事。?x,w!q¢x^s,.!c,o`m\”

“啥事?说吧。”

“麻烦您给找些蔬菜种子。”

“这好办。”赵老头应着,“你们啥时候走?”

“叔啥时候找着种子,我们就啥时候走。”

“好,你们赶紧收拾,早一天回早一天踏实。晚上之前,我把菜种给你们送去。”

第二天,那几家人拉着板车,车上装着种子、家伙什,还有各样蔬菜——他们打算边走边卖,多赚一文是一文,连韭菜都挖了好些,种在木桶里。

赵老头送走他们,才觉得这村子又成了自己熟悉的世界。

各县县令收到文书,加紧收税。这次因要赔偿赵国,没按朝中老臣提议的按人头收,改按亩数收。

小河村接到县衙通知时,村民们个个脸都快哭了——刚交完份子粮,这又要交税。可没办法,该交还得交。县里派来的税官,对村里每家按“十税二”征收,也就是再交出两成粮食。

农民们苦不堪言,可等税粮收完,上面竟发现比太平年月收的还多,实在不可思议。燕帝察觉到些什么,却没说出口。

深山里的老时家哪有心思管外头的事。进了九月,山里的玉米眼看着就熟了,一个个棒子长得敦实,剥开外皮,里头的颗粒饱满得像镶了金珠子。

时雯摘了二十来个,递给张氏:“张婶,把玉米皮剥了,煮一锅,等会儿午饭让大伙儿都尝尝这味道。”

张氏接过来,凑鼻尖闻了闻,一股清清爽爽的甜气钻进来,她笑着点头:“好好好,这东西瞧着就让人欢喜,肯定好吃。”

时家那几亩玉米长的颗颗饱满,黄澄澄的首冒成熟了气息。不光是人见了首咽口水,连山里的畜生都闻着味儿来了。

先是小鹿,仨一群俩一伙地往地头凑,想叼两口嫩棒子。亏得那两条大狗机灵,见了就汪汪猛吠,把它们撵得撒腿就跑,倒也没讨着啥便宜。

可猴子就不一样了。这帮机灵鬼瞅着大狗不注意,噌地跳上玉米秸,伸手就掰走俩棒子,抱着窜上树啃去了。大狗急得原地打转,却够不着它们。没法子,时家人只得扛着弓箭守着,弦一拉,猴子就不敢造次了。谁曾想,它们竟转了心思,偷偷摸进草丛掏鸡蛋,害得时小五最近收的蛋都少了大半。

时老大心里不踏实,总惦记着远处那块玉米地。他牵上牛、拉上马,招呼着周年他们:“走,先把那边的棒子收回来,别再遭了祸害。”

几人赶到地头一瞅,好家伙!前几日还好好的玉米秸,如今东倒西歪躺了一地,十来头野猪正埋着头猛啃,吃得哼哼唧唧,压根没瞧见人来。周年朝众人使个眼色,大伙儿一齐拉弓放箭。中了箭的野猪嗷地一声嚎叫起来,剩下的也慌了神,西处乱窜。众人紧跟着又是一波箭雨,又有几头倒了霉。

其中那头最大的头猪,身上插着两支箭,红着眼朝人群猛冲过来。周年眼疾手快,扔下弓箭抄起大刀,迎着野猪就砍了过去。只听噗嗤一声,刀刃狠狠扎进了野猪脖子,那畜生哼都没哼完就倒了。

收拾战场时才发现,有的当场就没了气,有的带着箭跑了没多远也倒了,十来头野猪总共杀死了八头。周年抹了把汗笑道:“虽说玉米糟践了些,可这八头野猪,也够咱们吃阵子了。”

大伙儿把野猪往牛背上抬,老牛不乐意地哞哞叫,却也没犟着不动,乖乖驮着往回走。

众人先把野猪送回崖洞,家里其他人忙着烧水杀猪,又赶回玉米地,把没被啃完的棒子一颗颗掰回来。这一天忙下来,虽说累得腰酸背痛,可看着堆在院里的野猪和玉米,谁脸上都带着笑——毕竟,这都是实打实的收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