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物理降温

时老太先拐进自家厨房,从柜子里摸出个小坛子,里头装的正是烧刀子,酒气隔着陶土坛都能飘出半尺远。,兰¨兰*文.学_ ^追-最*新,章`节¢

还没跨进林阳住的那屋门槛,她就扬着嗓子喊:“林一,林一!”

屋里头林一正端着水杯守在炕边,听见喊声忙应着迎出来:“婶子,您咋又来了?是有啥法子?”

“我给你个土招,你且试试。”时老太举了举手里的酒坛,又从兜里摸出块干净布巾,把布巾往酒坛里浸,转眼就湿了大半。

“你瞅着——”她捏着湿布巾抬起林阳胳膊“就擦这几处:胳肢窝、大腿根,还有脖子两边,擦一阵就给孩子灌口温水,哪怕就抿一小口。”

她又嘱咐道:“还得把他扶起来,你手掌空着,从背这里底下往上拍,速度快些,也得稍使点劲。拍上半袋烟的功夫,再接着擦,就这么来回倒腾。”

“先试试这招,要是还不行,咱再想别的辙。”时老太把布巾递过去。

“知道了婶子,谢谢您!”林一赶紧接了布巾。

“谢啥,孩子最重要”时老太摆摆手,“我先回了,给你们熬锅稀粥,等下孩子醒了,也好有口软和的吃。+6\k.a!n?s¨h\u,._c¢o/m+有事就喊我。”

时老太转身往内院走,步子迈得缓,嘴里碎碎念着:“老天爷可怜可怜这孩子,可别遭这份罪了……保佑他快点退了烧,平平安安的才好啊……”

时老太走到灶房门口,便招呼道:“张氏,你单独给熬罐稀粥,别太稠,熬得烂乎些——林阳那孩子要是醒了,正好能喝口软和的。”

张氏首起腰应道:“知道了婶子,我这就淘米下锅,保准熬得温温软软的。”

林一按着时老太说的法子,拿酒反复擦了十来回。等又一次扶着林阳、掌心空着从下往上拍后背时,就听林阳“咳咳咳——”一阵猛咳,跟着“噗”地吐出一大口黄痰,落在地上黏糊糊的。

咳完那阵,林阳松快了不少,哑着嗓子说:“大叔,我……我舒服多了。”

林一瞧他脸色确实缓过来些,心里松了劲,笑道:“这就有效果了!你先喝点水,我去端粥。”

林阳轻轻点头:“嗯。”

傍晚大家伙儿围在院里吃饭,林一端着碗,脸上带着笑扬声说:“跟大家伙儿说个事,林阳那孩子不烧了!”

这话一出口,院里都静了静,跟着就有人问:“真的?可算好了!”

林一放下碗,转身就对着凑过来的时老太深深磕了个响头:“婶子,真得谢谢您那法子,救了孩子一命!”

时老太忙伸手扶他:“快起来快起来,说这些干啥。??x秒°章>?节?小ˉ-;说?网-|^ t+更~`新?最e¨快±?=”

这时候众人都好奇起来,七嘴八舌地问:“啥法子这么管用啊?”

林一笑着把用烧刀子浸布巾擦胳肢窝、大腿根这些地方,又拍后背的事说了,末了还补充:“婶子说这是让热气顺着毛孔散出去,这叫物理降温,真是管用!”

大伙儿听了都点头,有人念叨:“这招得记下来,往后说不定用得上。”

老时家的院子里,又渐渐有了往日的热乎气。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淌着。

这天时雯在瓜地里转了两圈,蹲下身捏了捏地头一个瓜的皮,首起身对来拉瓜的人说:“今年的瓜就到这时候吧,你瞧这品相,甜度和个头都差些了,质量跟不上,不能再卖给你们了。”

那人顺着她的目光看了看地里的瓜,点头应道:“成,我回去就跟管家说这事儿。”

正说着,时义扛着个空筐从地头过来,问:“小妹,这剩下的瓜还有不老少,是留着让街坊们来摘着吃,还是拉去县城试着卖卖?”

时雯瞥了眼地里剩下的瓜,沉吟道:“先不急,等几天看沈管家那边咋说再说——万一他们还需要些凑数,或是有别的说法呢。”

等了五天,沈管家竟亲自来了。他站在瓜地边,瞅着地里还剩得不少的瓜,眉头皱着犯纠结——是凑合着往外卖,还是干脆终止这趟生意。

他转头看向时雯:“雯丫头,要是这瓜不往京城拉了,我拉去别的府城卖,你觉得成不?”

时雯笑着应:“管家大伯,这瓜要是不跟头一茬比,其实还算好的。可您也知道,吃过了好的,再吃稍差些的,立马就能尝出不一样来。”

沈管家点点头,琢磨着她的话在理:“嗯,你说得对。这么着吧,你再挑些好点的,凑够二十车。我也好跟老主顾们说一声,算有个交代。剩下的,就你自己处置吧。”

“行!那明天就让人来拉最后一趟。等明年天气好,我再多多种些,保准比今年的还要好。”

沈管家连连点头:“嗯嗯,那我就等着明年的好瓜了。”

沈管家的身影拐出村口,时雯就转头拍了拍身旁时义的胳膊,笑着说:“三哥,你瞧见没?去年他们是拿瓜送人,咱说品相不行了,他们二话不说就应了。今年不一样了,他们开了铺子要卖钱,我才说质量跟不上,沈管家竟亲自跑一趟,最后还得凑二十车才肯罢手。”

她顿了顿,掰着手指头算:“这一车差不多装一百五十个西瓜,就这一车,咱差不多能落五百两。你说说,他们能落多少,这可不就是银子的功劳?”

时义应了声,又追问:“那剩下这些瓜,咋处置?”

时雯皱着眉琢磨半天,眼睛一亮——想起前世小时候,有农户拿麦子去换瓜的事。

她拍了下手:“有了!家里人多,买粮食阿奶总心疼。不如就用粮食换瓜,定价低些,普通人家哪怕拿点杂粮来,也能给娃换个尝尝鲜,这样咱不亏。”

时义听了点点头:“你说得是对,但这事儿得跟家里人商量一下。

“哎,知道了!”时雯应着。“这次我来挑瓜,三哥你划记号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