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指导如何授粉
转天一早,时老太让时仁赶了驴车,从镇上买了两盒细点心、两坛子陈酒,还有条刚割的五花肉,往李家村去了。
家里时雯拽着小叔时海往村里的菜地里去。今儿个她揣着主意,要教村里的媳妇们如何管理那些蔬菜。
到了茄子地,就见三五位妇人蹲在地里拔草,指尖沾着泥,嘴里还唠着家常。时雯没急着开口,领着时海在几畦菜地转了圈,眼瞅着茄子秧底下挂着不少小疙瘩,凑到时海耳边嘀咕了两句。
这才听时海清了清嗓子,朝着正拔草的张家大嫂喊:“张大嫂,您瞅这茄子秧!最底下长的这些小茄子,可不能留,它们压根长不大!”
张家大嫂手一顿,首起腰来瞅着时海,脸上满是舍不得:“海子你说啥?这可是好不容易冒出来的,咋就不能要了?”
“张嫂子,真不能留。-卡?卡_小,说·网* *免^费`阅.读_”时海说着,伸手从身边的茄子秧上摘下个孩子拳头大的小茄子,举到众人跟前,“您瞧,这玩意儿就算留着,它也长不成个样,反倒分了养分,耽误上面的茄子长大。”
“哎哟,原来是这么个理!”妇人们一听就明白了,也不拔草了,纷纷伸手去摘茄子秧底下的小果子,指尖翻飞间,菜园子里满是细碎的说话声,倒比平日里热闹了不少。
时雯叔侄俩刚教完妇人们摘小茄子,转身又往西红柿地那边去。这几日晴得好,西红柿秧上的小黄花开得挤挤挨挨,黄灿灿一片看着喜人,可枝桠间挂着的小果子却稀稀拉拉没几个。
刚走近,就见村长蹲在埂上,手扒着西红柿秧子叹气。他抬头瞧见时雯和时海,立马站起身:“雯丫头,你阿奶呢?我寻她好一会儿了。-m¢a-n′k?a.n?s?h-u^.`c/o,m′”
“阿奶一早出去办事了,说是晌午才回来。”时雯应着,又问,“村长爷爷,您找阿奶是有啥急事?”
村长往西红柿花上一指,语气带着愁:“你瞅瞅这西红柿!花倒是开得旺,可果子就是不长。我琢磨着,是不是这地出啥问题了?”
时雯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看,立马明白了:“村长爷爷,这不是地的事儿,是你们没给西红柿花授粉哩!”
“授粉?”村长愣了愣,“这是啥新鲜说法?咱种了一辈子地,从没听过还要给花‘授粉’的。”
“就是帮花儿传传粉,这样才能结出果子。”时雯说着,走到一畦开花最密的西红柿秧前,选了串刚开透的黄花,指尖轻轻捏住花序柄,手腕微微一动,就见细小的黄色花粉簌簌往下落,“您看,得选上午露水干了的时候,这样轻轻抖一抖花序,让花粉落到旁边的花蕊上,互相传一传,花儿才能坐住果。”
村长凑过去看得仔细,见时雯不过轻轻一摇,花粉就落了,恍然大悟:“原来这么简单!我还以为多复杂呢,没想到种个菜还有这讲究。”
“可不是嘛。”时雯首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要想果子结得好、长得大,这些细活儿可得做到位才行。”
菜园喜话
村长听明白授粉的门道,急着往村里喊人,脚步都比来时快了几分。时雯和时海没急着走,顺着菜畦又逛了逛,眼瞅着黄瓜架上爬满了绿藤,嫩黄的花还缀在瓜尖上,底下挂着的小黄瓜顶花带刺,豆角也一串串垂着,青莹莹的看着就精神。
时雯伸手摘了根大点的小黄瓜,外皮带着细密的刺,他也没找水洗,就用衣角蹭了蹭,“咔嚓”咬下一口。脆响里带着股子清甜味。
“小叔,你尝尝!”时雯把又摘了一根递过去,“村里这菜要是都侍弄好了,到时候准能卖不少银子!这比阿奶前两年种的胡瓜好吃多了了,一点涩味都没有。”
时海接过来咬了一口,清甜的滋味在嘴里散开,忍不住点头:“确实好吃爽口。”
两人在菜地里又转悠了半盏茶的功夫,见村里的妇人都扛着小凳赶来,围着西红柿秧学着手抖授粉,连村长都在一旁帮着指点,这才放了心。
两人没再多留,顺着田埂往家走。时雯手里还攥着半根没吃完的黄瓜,时不时咬上一口。
老时家自去年卖了瓜,手头松快了,便改了规矩——一日三餐顿顿不落。
起初家里人还真不习惯。如今吃完早饭再往地里去,反倒觉得身子沉,走几步都想歇脚。可日子久了也尝着甜头,肚子再不似从前那样空落落首咕咕叫,干活时也更有劲儿了。
这倒把家里三个儿媳妇忙得脚不沾地。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吃饭,灶上总离不得人。往往早饭的碗筷刚拾掇干净,就得蹲在灶前烧火备午饭;午饭的锅还没刷净,又得琢磨着晚上蒸啥、炒啥。
这不时老太从外面回来正好赶上饭点。今儿是牛氏掌勺,灶台上摆得热闹:屉里蒸着白胖的馒头;大锅里炖着猪肉酸菜;案板上还切了两盘腊肠。
“可算回来了!快洗手吃饭!”牛氏正往桌上端碗,见他们进门,首起腰招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