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菜苗子种地里

时雯在一旁听着,心里也替莲儿堵得慌。′萝`拉/小~说, *追¨最!新*章·节¨她也气——全村那么多姑娘,偏莲儿遭了这罪,虽然不是她自己愿意的。

村里那些被糟蹋了的媳妇,大多是过日子的实在人,谁会揪着这种事不放?压根没人往心里去。

偏就莲儿,遇上这糟心事,反倒成了旁人眼里“配不上”的由头。时雯瞅着时仁低头闷着的样子,又想起莲儿平时安安静静侍弄花草、帮着三姑太干活的模样,轻轻叹了口气——这世道对姑娘家,有时也太苛刻了。

时仁到末了,也没把莲儿娶进门。

这事儿是阿奶坐在门槛上,晒着日头跟念叨的。她叹口气说:"造孽哟,你三姑太那狠心肠的,硬把莲儿塞给了个老官夫。"

时雯愣了愣,追问那老官夫是哪户的。阿奶啐了口:"还能哪户?就是离咱这里远远的,头发都白了半截,年纪快赶上莲儿她爹!"

说起来也寒碜,莲儿嫁过去那天,连点动静都没有。没放鞭炮,没请亲戚,就趁着天擦黑,用辆旧板车拉过去的。三姑太呢?听说板车刚出村口,她就让人背了一袋麦子回家,脸上半点波澜都没有,倒像是刚换了袋米似的。¨k`e/n`k′a*n*s+h·u′.¢c¢o^m/

阿奶说到这儿,眼睛有点出神,不知想到了什么?

育苗盆里的瓜苗早蹿出了西片真叶,嫩生生支棱着,老时家便又脚不沾地地忙开了。

东边那片大地里,规划着一片种甜王,挨着的那片,留着栽麒麟,再接着是绿宝甜瓜,院后头那片沙质土最合哈密瓜性子,就把哈密瓜苗往那儿挪。

当天把苗都稳稳栽进土里,浇定根水时,往水里掺了枯草芽孢杆菌。“这可是保活的头一步,”她一边搅和一边说,菌剂融在水里渗进土,时老大几个看到也啥都没问。

瓜刚种下去那天,时老大还是搬进了小木屋,那条叫乌金的黑大狗也跟着。他不是不信村里人,就是觉得多份小心总没错,这样心里踏实。

这边村长打发蓝宝过来,站在院门口喊:“时家奶奶,雯姐姐,阿爷让你们过去一趟呢!问您育的菜苗,这时候能下地了不?”

“走,阿奶,咱过去瞧瞧。”时雯应着,顺手挽住时老太的胳膊往外走。

路上她没闲着,把菜苗栽种的讲究一五一十说给阿奶听:哪种菜株距得留一尺,哪种行距要隔两拃;刚栽下得浇透定根水,往后见干再浇别涝着……说得条理分明,连时老太都不住点头:“知道了,我说的不对的地方你在说。~x/w+b!b′o¢o?k_..c/o`m,”

到了村长家,一进院就见大大小小的木盆、陶盆摆了一个院子,里头的菜苗绿生生的,茎秆挺拔,看着就精神。时雯悄悄拽了拽时老太的胳膊,时老太瞧了圈,冲村长说:“村长啊,这苗成了,都能往大地里挪了。”

村长一听,当即喊来七八个婆娘汉子,让他们端着苗往地里去。

到了地头一看——土地翻得松快,一垄一垄码得齐整,看着就舒坦。时老太先拿起茄子苗,说:“这个得种疏些,它长起来棵大,结的紫圆果子才瓷实。”众人听着,按她定的距离栽起来,有几处间距没拿捏好,时雯在旁边轻声提醒两句,立马就周正了。

接着种西红柿,时老太又交代:“这苗得勤着打芽,旁枝剪了,养分才都往果子上走,结得才多。”

最后轮到黄瓜,她特意叮嘱:“移这苗千万轻着点,别伤了根,不然结出来的瓜是苦的!等它长到爬蔓时,就得跟种豆角似的搭架子,还有啊,它喝水多,这块离引水的渠近,种在这儿正好。”

众人听着都应着,手里的活计没停,转眼间,一垄垄菜苗就稳稳站在了土里。

时雯瞅着时老太跟村长唠得正欢,早把栽菜苗的后续忘在脑后,赶紧凑过去,凑到她耳朵边嘀咕了两句。

时老太一拍大腿,笑着骂自己:“你看我,光顾着高兴唠闲嗑,正经事倒忘了!”转头就冲地里喊:“快!赶紧浇定根水!这步万万不能省,不然苗栽了也是白栽!”

众人听了都笑起来,纷纷拿起水桶、瓢勺往水渠边去,你一桶我一瓢地往菜苗根下浇,水声混着说笑,地里顿时热闹起来。

再说狗蛋,今年育的瓜苗也成了,数数足有一百来棵,嫩茎上还挂着透亮的小水珠,瞧着就精神。他眼瞅着时雯家的瓜都移到大地里了,心里也犯了嘀咕:自家这瓜苗,该往哪儿栽呢?

赵家拢共就五亩地,种麦子时赵寡妇咬了咬牙,愣是从口粮地里匀出半亩来给狗蛋。

狗蛋可乐坏了,特意在学堂请了假,这会儿正跟他娘在地里忙——狗蛋正小心地把瓜苗从育苗盆里挪出来,根须上还带着湿润的原土。

“娘,你说今年这瓜能结多少?”狗蛋首起腰擦了把汗。

寡妇首了首酸疼的腰,笑着拍他胳膊:“好好侍弄着,总能结些。卖了银钱,先给你扯块新布做衣裳。”娘俩手里忙着,心里都盼着,今年能靠这半亩瓜,多添些进项。

可有个道理,村里人都不晓得。他们总以为头年结了大瓜,留些种子第二年接着种就行,哪知道那是第二代种子——多半长不大,结出来的,十有八九是歪瓜裂枣,有的表皮还坑坑洼洼,看着就不成器。

今年老天爷也真给面,风调雨顺的,既没闹旱灾,也没涝着。地里的庄稼、瓜果像是揣了股劲儿,铆着劲地往上蹿,青的叶、嫩的藤,一天一个样,瞧着就喜人。

瓜地里的事,时老大早料理得熨帖。打枝、浇水、授粉,看藤蔓长势,样样不用旁人操心。时雯倒不常来,也就是偶尔绕到地头逛逛,瞅着哪儿不对,随口提点两句。

也就是抓肥料的时候,她会交代几句:“把那几袋复合肥带上,让他们夜里给撒上。”

就他家那肥料的猫腻,偏巧每次追肥都选在夜里。这么些日子下来,除了时老大和时海,村里旁人竟没一个察觉。这俩人嘴也严实,半句没往外漏,倒让这事儿藏得悄无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