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小助理上线了
“感觉怎么样?”杨明宇笑眯眯地问。
“王编辑……人很好。”陈静由衷地说。
“她当然人好,因为她知道,接下来她能不能轻松一点,全得仰仗你了。”杨明宇开了个玩笑,随即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好了,‘吏部’的任命下来了,接下来,该给你分派粮草和兵器了。”
说着,他站起身,走到办公室角落里一个上了锁的铁皮柜前,用一把小钥匙打开了柜门。
“吱呀——”一声,柜门打开的瞬间,陈静好奇地凑过去看,然后……她的小嘴就再也没能合上。
如果说别人的办公室角落是角落,那杨明宇这个铁皮柜,简首就是一个黑洞。
柜子里塞得满满当当,各种东西挤在一起。最上面是一摞摞用牛皮筋捆着边缘己经卷起的学生周记本,散发着淡淡的陈旧霉味;旁边斜插着几卷用圆筒装着的海报,露出的边角上能看到“学习标兵”之类的字样;中间层则是一堆堆厚薄不一的文件夹,有的标签上写着“高一(14)班月考成绩分析”,有的则写着“林天同学心理成长轨迹观察记录”;最下面,甚至还有几个己经很少见的3.5英寸软盘,上面贴着小纸条,写着“游戏与编程思维关联性初探”。_天-禧′小_说?蛧· ′埂,新`最′筷·
这哪里是资料柜,这分明是一个装满了故事和时光的宝藏箱!
杨明宇伸手进去,嘴里念念有词:“这个,是赵敏同学的家庭情况调查笔记……嗯,这个,是王昊那份‘幼稚’的商业报告初稿……哦,还有这个,你的‘官方笔记’1.0版,我可都给你留着呢!”
他一样一样地往外掏,很快,那张办公桌就被这些古董给堆成了一座小山。纸张淹没了桌面,这让陈静感觉有些眩晕,但更多的是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这些,还只是一部分。”杨明宇拍了拍手上的灰,指着那座纸山,对己经看呆了的陈静说,“加上王编辑今天采访我的录音磁带,以及她回去后整理的文字稿……这些,就是你未来一段时间的战场了。”
陈静看着眼前的“战场”,艰难地咽了口唾沫。这工作量比她想象的还要庞大十倍!
“老师……这……这么多?”
“多吗?”杨明宇故作惊讶地挑了挑眉,“不多不多,这才哪到哪儿啊。这只是高一的,将来还有高二、高三呢。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他从墙角拿来一个巨大的帆布袋开始和陈静一起将桌上的资料小心翼翼地装进去。
“你的任务,主要有三个。”杨明宇一边装,一边给她布置具体的工作,“第一,听录音,把王编辑的采访内容,全部整理成文字稿;第二,将所有的书面材料,按照时间线和人物线进行交叉分类;第三,根据分类,建立一个总体的电子索引目录,方便我们后续写作时能第一时间找到需要的素材。¨3*叶-屋? !埂*鑫`最?哙¨”
他停下来看着陈静补充了一句:“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跟你整理课堂笔记的流程差不多?”
陈静想了想,确实是这样。虽然内容天差地别,但核心逻辑是相通的。这么一想她心里顿时有了底,不再像刚才那么慌乱了。
“老师,我家里没有电脑。”陈静小声地提出了一个实际困难。
“我早就想到了。”杨明宇从抽屉里拿出一把钥匙,递给她,“这是学校微机室的钥匙。放学后和周末,你可以随时去用。我己经跟负责的老师打好招呼了。”
所有的后顾之忧都被杨老师提前想到了。陈静接过那把沉甸甸的钥匙,感觉自己接过的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
终于,那座纸山被全部装进了帆布袋。杨明宇拎了拎分量着实不轻。
“走吧,我先帮你把这些宝贝扛回家。”杨明宇笑着说,“今天,咱们的‘特约助理’,就算正式上任了!”
当陈静背着自己的小书包,看着杨老师费劲地将那个巨大的帆布袋甩到肩上陪着她一起走出校门时,她的心里五味杂陈。
她第一次以一个“社会人”、一个“项目参与者”的身份走在回家的路上。这条走了无数遍的路今天感觉格外不同。
回到家里,陈静的父母看到女儿跟着杨老师,还扛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巨大袋子回来都吓了一跳。
“杨老师,这……这是?”陈静的父亲陈有福放下手里的账本,惊讶地问。
“陈大哥,孙大姐,”杨明宇热情地打着招呼,将帆布袋小心地放在墙角,“是这样,我最近在搞一个教育课题研究,需要整理大量资料。咱们陈静,逻辑清晰、做事细心,是我特聘的‘研究助理’。这些都是研究资料得麻烦她在家里整理一下。”
杨明宇巧妙地将“出书”换成了“课题研究”,将“出版社助理”换成了自己的“研究助理”,这样既方便家长理解,又不会给陈静带来额外的压力。
一听是给杨老师当“研究助理”,陈静的父母顿时肃然起敬。在他们朴素的观念里,能参与“课题研究”,那可是大学生、科学家才能干的事!自己的女儿居然有这个本事?
“哎哟,那可太好了!能帮上杨老师的忙,是这孩子的福气!”陈静的母亲孙丽华连忙给杨明宇倒水,脸上笑开了花,“静静,你可得好好干,别给杨老师添麻烦!”
陈静看着父母那与有荣焉的骄傲表情,心里既有点小小的窘迫,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自豪。
送走了杨明宇,陈静将那个巨大的帆布袋,一点点地拖进了自己那间狭小但整洁的卧室。她把袋子打开,将里面的“宝藏”小心翼翼地全部倒在了自己的地板上。
她坐在书桌前,看着眼前这片“海洋”,深吸了一口气。窗外,夜幕己经降临,远处传来邻居家炒菜的香味和电视机的声音充满了人间烟火气。而在这个小小的房间里,一个属于她,也属于整个14班的宏大工程即将悄然启动。
她拿起最上面的一本周记,翻开第一页,上面是林天龙飞凤舞的字迹,写着开学第一天对14班的绝望和对未来的迷茫。
她又拿起一份打印的表格,上面是赵敏第一次月考惨不忍睹的成绩,和杨老师在旁边用红笔写下的详细分析和鼓励。
她仿佛一个时光的旅人,在这些故纸堆里重温着过去一年发生的点点滴滴。那些欢笑、泪水、争吵、和解……所有的一切,都浓缩在这些泛黄的纸页里。
她忽然觉得这项工作或许并不像王编辑说的那样枯燥。
她从书包里拿出自己的笔记本和几支不同颜色的水笔,将头发用一根皮筋利落地束在脑后,露出了光洁的额头。
她打开台灯,在那片被资料淹没的资料上清理出了一块属于自己的阵地。
然后,她拿起第一份文件认真地在笔记本上写下了第一个分类标题:
【第一卷:开学之初,学渣集结】
窗外月光如水。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江城一中高一(14)班最特别的“实习助理”正式开始了她的工作。